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浸泡阶段偶联超声波处理对催化国产威士忌新酒陈酿的影响
1
作者 许彬 吴雨 +3 位作者 吕旭晨 仝奋飞 李慧星 罗建成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0,共6页
为研究威士忌浸泡阶段偶联超声波处理对催化威士忌新酒陈酿的影响,将威士忌新酒投加橡木片后进行超声波处理,在冰浴条件下采用超声功率720 W、超声频率20 kHZ、超声处理4 min-停歇6 min的间歇处理方式,每天处理60 min,连续处理7 d。以... 为研究威士忌浸泡阶段偶联超声波处理对催化威士忌新酒陈酿的影响,将威士忌新酒投加橡木片后进行超声波处理,在冰浴条件下采用超声功率720 W、超声频率20 kHZ、超声处理4 min-停歇6 min的间歇处理方式,每天处理60 min,连续处理7 d。以未超声波处理酒样作为对照,测定陈酿过程中酒样色度、澄清度、团簇平均粒径、总酚、橡木浸出物、总酯和高级醇含量的变化,并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及快速感官分析比较陈酿90 d酒样与新酒、成品酒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未超声处理酒样比较,超声处理酒样色度提高了6.4%,澄清度降低了8.9%。超声波作用使得酒中团簇平均粒径的增加提前出现,并提高了酒样中丁香酸、香草酸、松柏醛、芥子醛及高级醇含量,降低了总酯含量。超声处理酒样在香气上相比于未超声处理酒样更接近成品酒。因此,在新酒的浸泡阶段偶联超声波处理能够起到催化威士忌新酒陈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士忌 新酒 超声波处理 浸泡阶段 催化陈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径向进气腔室的轴流透平导叶周向非均匀分布研究
2
作者 许彬 朱阳历 +4 位作者 王星 熊军 潘现超 徐玉杰 陈海生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8,共16页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透平径向进气腔室结构的存在会造成透平入口进气周向不均匀,导致透平性能下降。因此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耦合径向进气腔室的单级轴流透平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导叶周向非均匀分布对透平等熵效率及其内部流场的影响机理。...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透平径向进气腔室结构的存在会造成透平入口进气周向不均匀,导致透平性能下降。因此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耦合径向进气腔室的单级轴流透平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导叶周向非均匀分布对透平等熵效率及其内部流场的影响机理。以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获得大量样本方案,通过参数化处理及软件交互实现三维模型、网格的动态更新及模拟,实现采用正弦调制函数周向布置的非均匀导叶全过程自动化模拟。结果表明,导叶周向非均匀度小于10%时,透平等熵效率、膨胀比及质量流量等总体性能参数与初始均匀分布方案相比变化小于0.1%;导叶周向非均匀度超过15%时,会对透平内部流场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造成导叶段压损增大,透平总体膨胀比下降,质量流量增大,等熵效率呈下降趋势,最高下降约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轴流透平 径向进气腔室 非均匀导叶 自动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围压影响的间断级配散粒土潜蚀规律试验研究
3
作者 梁越 李越 +4 位作者 许彬 杨牛虎 张斌 潘剑 尹朝恒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6,共7页
利用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系统,选用间断级配散粒土材料开展了潜蚀试验,探索了30、60、90 kPa围压条件下土体潜蚀规律,分析了不同围压下细颗粒流失、体积变化及临界水力梯度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小围压下,细颗粒易于流失... 利用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系统,选用间断级配散粒土材料开展了潜蚀试验,探索了30、60、90 kPa围压条件下土体潜蚀规律,分析了不同围压下细颗粒流失、体积变化及临界水力梯度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小围压下,细颗粒易于流失,导致土体孔隙连通性增强,渗流流速显著提高;而较大围压则压缩了土体孔隙,降低了渗透路径通畅性,使得渗透系数明显降低。在低水力梯度时渗流流速与水力梯度呈现非线性变化,但随水力梯度增大逐渐趋向线性,基本符合达西定律;围压增大导致土体潜蚀启动的临界水力梯度提高,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围压对不同阶段细颗粒流失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对细颗粒流失总量的影响不显著。较大围压下土体内部颗粒结合更紧密,试样的变形程度更小,而在30 kPa的低围压条件下,试样体积变化曲线呈明显的阶梯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级配散粒土 围压 潜蚀 累计涌砂量 体积变化量 临界水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颗粒含量影响渗流侵蚀规律的细观机理研究
4
作者 梁越 冉裕星 +2 位作者 许彬 张鑫强 何慧汝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9-1106,共8页
开展细颗粒的运移特性探究对于明确渗流侵蚀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细颗粒含量将直接影响土体的抗侵蚀性能。基于自研的粒子图像测速(PIV)/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渗流侵蚀试验系统,分析了初始细颗粒含量对于渗流侵蚀过程中的临界水力... 开展细颗粒的运移特性探究对于明确渗流侵蚀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细颗粒含量将直接影响土体的抗侵蚀性能。基于自研的粒子图像测速(PIV)/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渗流侵蚀试验系统,分析了初始细颗粒含量对于渗流侵蚀过程中的临界水力梯度及流速变化影响。研究表明:根据流速演变规律,渗流侵蚀过程可基本分为稳定、局部破坏、整体破坏3个阶段,从而定义了局部破坏、整体破坏临界水力梯度,两种临界水力梯度均随初始细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初始细颗粒含量低于20%时,试样处于欠填状态,具有明显整体破坏现象;整体破坏后,试样实测平均流速随水力梯度的增加而加速上升。当初始细颗粒含量高于30%时,试样基本处于满填状态,具备极高抗侵蚀性能;试样整体实测平均流速偏低。局部破坏阶段中,试样实测平均流速变化速率随初始细颗粒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可知,初始细颗粒含量对于试样的渗流侵蚀细观机理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含量 透明土技术 粒子图像测速(PIV)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 渗流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围压下间断级配散粒土内部侵蚀机理研究
5
作者 梁越 罗安志 +2 位作者 杨牛虎 许彬 代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32,共9页
管涌侵蚀一直是水力学研究的重点,其是指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体内部细颗粒发生迁移并形成渗漏通道的一种渗漏现象,且在围压条件下土体内部侵蚀过程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对不同级配的散粒土在... 管涌侵蚀一直是水力学研究的重点,其是指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体内部细颗粒发生迁移并形成渗漏通道的一种渗漏现象,且在围压条件下土体内部侵蚀过程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对不同级配的散粒土在恒定围压条件下的侵蚀过程进行研究。设置三组不同的间断级配试样,对渗流过程中的渗流量、细颗粒流失量和渗透变形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试验前期渗流速度v和水力梯度i呈线性正相关,但围压作用使得i-v曲线后期明显变缓不再符合达西定律;土体中间级配缺的越多,颗粒起动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且土体的不均匀系数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存在某一上限值。渗流过程中细颗粒的流失存在因堵塞而引起的自滤自稳定现象,该现象在骨架颗粒级配较为均匀时更易出现。土体在恒定围压条件下细颗粒流失导致体积收缩,而由于土体内部颗粒间的作用力突变,土体渗透变形呈现阶梯状变化,且在土体颗粒级配间断跨度大、内部细颗粒粒径小且单一的情况下阶梯状变化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级配散粒土 恒定围压 渗透系数 体积变化量 细颗粒流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柔性立管的涡激振动发生机理及其振动响应研究综述
6
作者 许彬 谷风 +1 位作者 沈熙 张德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7-557,共11页
针对海洋柔性立管的涡激振动发生机理及其振动响应,从理论、试验和数值计算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总结.在海洋柔性立管涡激振动的基本特征方面,详细评述了深水平台的立管系统、涡激振动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参数;在海洋柔性立管涡激振动的研究进... 针对海洋柔性立管的涡激振动发生机理及其振动响应,从理论、试验和数值计算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总结.在海洋柔性立管涡激振动的基本特征方面,详细评述了深水平台的立管系统、涡激振动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参数;在海洋柔性立管涡激振动的研究进展方面,详细阐述了涡激振动数值分析方法以及试验分析方法;在海洋柔性立管涡激振动的热点研究问题方面,详细分析了水上浮体、动力设备与水下柔性立管的耦合、管内颗粒流与水下柔性立管的耦合、海洋柔性立管内外流的耦合作用以及涡激振动的抑制方法和优化方案这4大研究热点;最后,基于海洋柔性立管的涡激振动研究的发展趋势,指出立管外部风浪联合作用、上部浮体运动作用、内外流共同作用以及多立管耦合作用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立管 涡激振动 振动响应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技术在粮食仓储管理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彬 张晓珂 +2 位作者 李东阳 铁生 孙玉田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通过引入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粮食仓储的效率、质量控制以及成本管理得到了显著提升。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也进一步加快了粮食储存和运输环节的智能化进程。然而,信息化技术的复杂性、资金的投入... 通过引入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粮食仓储的效率、质量控制以及成本管理得到了显著提升。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也进一步加快了粮食储存和运输环节的智能化进程。然而,信息化技术的复杂性、资金的投入以及后期维护等问题仍然需要持续关注。未来的信息化技术将继续推动粮食仓储向更高效、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也面临着技术难题与资金困境的双重压力。本文探讨了信息化技术在粮食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行业提供深度分析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粮食仓储 智能化管理 物联网 大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国兴 杨雅茹 +3 位作者 许彬 李磊 马静 匡俊宇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期154-158,共5页
【目的】构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解释结构模型,识别安全风险因素,提出安全风险防控措施,从而减少或者避免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方法】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现状,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间... 【目的】构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解释结构模型,识别安全风险因素,提出安全风险防控措施,从而减少或者避免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方法】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现状,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最深层因素是管理人员协调能力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结论】建议加强管理人员培训,以增强管理人员的协调能力;施工企业应加大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投入,当安全事故发生时将损失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 安全 解释结构模型(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综合优化对油菜-水稻复种田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张立进 巢思琴 +6 位作者 许彬 董保华 黄国勤 张建标 吴小飞 刘懿枢 朱灵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8-1137,共10页
为探究长江中游油菜-水稻复种田肥料综合优化对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选取常规施肥(CK)、减量施肥(KF)和综合优化施肥(BMP)3个处理,采用生态化学计量方法,探究优化施肥对油菜-水稻轮作田土壤氮、磷、钾含量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为探究长江中游油菜-水稻复种田肥料综合优化对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选取常规施肥(CK)、减量施肥(KF)和综合优化施肥(BMP)3个处理,采用生态化学计量方法,探究优化施肥对油菜-水稻轮作田土壤氮、磷、钾含量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2018—2022年,与CK处理相比,BMP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提高5.77%~16.81%、1.73%~6.36%(除2019年)和6.84%~19.44%(P<0.05)。不同处理下土壤C∶N为10.12~22.21,C∶P为12.47~22.45,N∶P为1.01~1.39;与CK处理相比,BMP处理土壤C∶N有所提高,N∶P有所降低,KF处理降低了土壤C∶N(除2021年)和N∶P(除2018年和2022年);BMP处理的C∶N最高,且随着时间推移其与CK处理的差异呈减小趋势。2018—2022年,与CK处理相比,BMP处理的油菜产量增加4.49%~26.78%,且BMP处理油菜产量随还田年限增加呈增加趋势,CK和KF处理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2018—2022年,CK和BMP处理水稻产量呈增加趋势,2020—2021年KF处理水稻产量出现小幅下降。随着时间推移,各处理油菜和水稻的氮、磷、钾边际产量均呈增加趋势,且油菜增产效果优于水稻。相关性分析表明:油菜和水稻产量与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土壤养分与化学计量特征大部分呈显著相关,年均气温与土壤养分和化学计量特征呈显著相关。综上所述,有机肥还田提高了土壤保肥、供肥和缓冲能力,可以持续供给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不仅改善了土壤结构,还提高了作物产量,综合优化施肥是优化油菜-水稻轮作农田养分管理的最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水稻复种 施肥模式 土壤养分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基因多态性与HBV携带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帅莉 杨帅 +7 位作者 叶峻杰 杨景成 付晓野 许彬 刘红伟 周律 康细林 高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样本50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二对半,根据HBV二对半检测结果分为HB...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样本50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二对半,根据HBV二对半检测结果分为HBV携带组和既往感染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组,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HLA-A抗原的基因型,将HBV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HBV既往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的HLA-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HLA-A2阳性数占比47.49%,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31.29%;健康对照组基因分布频率总体与中华骨髓库发布的中国常见及确认的HLA-A等位基因表一致。HBV携带组HLA-A2阳性数占比63.04%,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42.23%,携带者的HLA-A2阳性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既往感染组HLA-A2阳性数占比56.14%,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35.97%,既往感染组的HLA-A2阳性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A2基因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HBV携带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基因多态性 HLA-A2 乙型肝炎病毒(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序列图像小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综述 被引量:27
11
作者 许彬 郑链 +1 位作者 王永学 宋承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2-487,共6页
指出了小目标检测与跟踪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综合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按照检测与跟踪的先后次序,将算法分为DBT和TBD两大类,并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和各自的主流方法;对两大类算法的执行性能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该领域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检测 跟踪 形态学 小波 匹配滤波 小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庚烷热释放速率测量与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许彬 张永明 +2 位作者 方俊 马绥华 刘勇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6年第3期304-307,共4页
以欧洲标准火之一的正庚烷火(TF5)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符合ISO9705标准的ISO ROOM全尺寸实验装置内对正庚烷火热释放速率进行测量与研究。通过在多组不同实验条件下,对正庚烷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等数据分析,发现相同质量的正庚烷在不同尺... 以欧洲标准火之一的正庚烷火(TF5)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符合ISO9705标准的ISO ROOM全尺寸实验装置内对正庚烷火热释放速率进行测量与研究。通过在多组不同实验条件下,对正庚烷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等数据分析,发现相同质量的正庚烷在不同尺寸油盘中燃烧,油盘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但同时油盘尺寸的增大也会带来影响燃烧的消极因素。研究结果还表明相同尺寸的油盘中不同质量正庚烷的燃烧,燃料质量的增加会使燃烧前期发展较缓慢,但是燃烧后期会更加剧烈,其促进燃烧的效应往往会弥补甚至超出前期的发展缓慢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庚烷 ISO ROOM 热释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其在几类重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许彬 王海龙 +2 位作者 魏开华 张学敏 杨松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8-132,共5页
代谢组学正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各种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各有优缺点,配有低温探头的核磁共振、混合型串联傅里叶变换质谱以及多种联用技术将成为代谢组学研究的关键技术。目前,大量多维代谢组学数据的分析方法和专用软件急待开... 代谢组学正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各种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各有优缺点,配有低温探头的核磁共振、混合型串联傅里叶变换质谱以及多种联用技术将成为代谢组学研究的关键技术。目前,大量多维代谢组学数据的分析方法和专用软件急待开发完善。代谢组学在肿瘤、老年痴呆症、心血管疾病、肝肾脏类疾病等研究中的应用取得一定进展,疾病代谢组学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疾病诊断 生物标志物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与五种褐变抑制剂的交互作用对马铃薯护色的影响 被引量:32
14
作者 许彬 李慧星 赵婷婷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3-169,共7页
以鲜切马铃薯为护色对象,研究柠檬酸分别与五种褐变抑制剂(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苹果酸、抗坏血酸、氯化钠)在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上的交互作用。采用两因子两水平析因实验设计,结果以方差分析和交互作用效应图表示。结果表明:柠檬... 以鲜切马铃薯为护色对象,研究柠檬酸分别与五种褐变抑制剂(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苹果酸、抗坏血酸、氯化钠)在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上的交互作用。采用两因子两水平析因实验设计,结果以方差分析和交互作用效应图表示。结果表明:柠檬酸与氯化钠、抗坏血酸和L-半胱氨酸之间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且柠檬酸对氯化钠、抗坏血酸和L-半胱甘酸的护色效果有增效作用,而柠檬酸与亚硫酸氢钠和苹果酸之间没有交互作用,柠檬酸浓度的改变不影响这两种褐变抑制剂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交互作用 褐变抑制剂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奇异性分析的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彬 郑链 +1 位作者 王克勇 宋承天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49,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号奇异性分析的小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将图像中的小目标看作是图像信号中的奇异点(突变点),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点同信号奇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信号奇异性与模极大值在多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实现噪声抑制和信号...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号奇异性分析的小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将图像中的小目标看作是图像信号中的奇异点(突变点),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点同信号奇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信号奇异性与模极大值在多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实现噪声抑制和信号增强,然后通过区域分析,检测图像小波变换模极大值,进而实现小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性分析 检测方法 小波变换模极大值 信号奇异性 小目标检测 图像信号 对应关系 极大值点 变化规律 信号增强 噪声抑制 区域分析 检测图像 奇异点 突变点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氮源对山药-食药用真菌“双向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彬 尹圣化 +3 位作者 王振泉 李慧星 李斌 郭书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113,共6页
以含有活性成分的山药为培养基质,接种食药用真菌菌种(灵芝、蛹虫草、银耳和香菇)进行“双向发酵”,使山药原有成分转化形成新成分。以菌丝布满基质时间、基质消耗率、菌质折干率、菌质的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有机氮源(黄豆... 以含有活性成分的山药为培养基质,接种食药用真菌菌种(灵芝、蛹虫草、银耳和香菇)进行“双向发酵”,使山药原有成分转化形成新成分。以菌丝布满基质时间、基质消耗率、菌质折干率、菌质的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有机氮源(黄豆粉、玉米蛋白粉、花生蛋白粉、谷朊粉和酵母浸粉)对各山药-食药用真菌“双向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氮源对菌丝布满基质的时间、菌质折干率影响不显著(P>0.05),对基质消耗率和自由基清除率影响均显著(P<0.05)。添加酵母浸粉对山药-灵芝适应性提高最多(11.02分);蛹虫草和银耳添加有机氮源后适应性分别降低为18.81分和16.45分;添加有机氮源对山药-香菇适应性均可提高,玉米蛋白粉提高最多(28.6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药用真菌 山药基质 有机氮源 双向发酵 加权评分法 基质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域灰度概率分布的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许彬 郑链 +1 位作者 王克勇 宋承天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7-189,共3页
文章将红外图像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差转换为局部范围内的灰度概率差,在局域概率分布图像上实现小目标的检测,然后通过多帧累加判决的方式将真实目标从噪声点和伪目标中检测出来,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像素占1~3个的小目标,同时... 文章将红外图像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差转换为局部范围内的灰度概率差,在局域概率分布图像上实现小目标的检测,然后通过多帧累加判决的方式将真实目标从噪声点和伪目标中检测出来,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像素占1~3个的小目标,同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 灰度概率 小目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许彬 张应华 范眸天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13-615,共3页
研究了浸种时间、播种密度、温度、播种到采收时间等因素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25℃下播种,第8d采收,豌豆芽苗菜的产量最高;播种密度为2.4kg/m2时,生物产量和生物产率都比较理想。
关键词 豌豆 芽苗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消落带岩体劣化影响的典型危岩岸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新荣 王浩 +3 位作者 郭雪岩 罗新飏 周小涵 许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3-576,共14页
三峡库区周期性水位升降引起的消落带岩体劣化对典型危岩岸坡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基于野外调研及地勘资料,采用通用离散单元法程序(universal distinct element code,简称UDEC)研究了消落带劣化区形态对近水平层状高陡危岩岸坡的稳定... 三峡库区周期性水位升降引起的消落带岩体劣化对典型危岩岸坡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基于野外调研及地勘资料,采用通用离散单元法程序(universal distinct element code,简称UDEC)研究了消落带劣化区形态对近水平层状高陡危岩岸坡的稳定性影响。研究表明:目前三峡库区巫山段的近水平层状危岩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严重,在不同消落带劣化区存在紧密层状、松散碎裂状、溶蚀凹腔状、含挤压碎裂带等典型消落带劣化区形态;含有第1种消落带劣化区形态的危岩岸坡稳定性较好,危岩体位移较小,失稳模式为滑移破坏;含有第2种消落带劣化区形态的危岩岸坡危岩体先向坡内偏移,其后随着消落带岩体支撑强度弱化向坡外倾倒破坏;含有第3种消落带劣化区形态的危岩岸坡危岩体向坡外位移较大,失稳模式为倾倒破坏;含有第4种消落带劣化区形态的危岩岸坡稳定性主要受挤压破碎带的力学性质控制,易产生沿破碎带切割面的旋转滑移破坏;通过对以上4种劣化区形态的危岩岸坡增加防治加固措施,危岩体的变形位移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岸坡 消落带劣化区形态 野外调研 通用离散单元法程序(UDEC) 数值模拟 劣化特征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酯化最适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彬 潘丽军 +1 位作者 姜绍通 罗水忠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5-168,共4页
采用中心组合旋转设计,对精馏法合成乳酸乙酯工艺条件进行试验优化,并通过等高线上的预测值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乙醇与乳酸的摩尔比是影响酯化率的显著因素,乙醇与乳酸的摩尔比(醇酸比)和环己烷与乳酸的摩尔比(带酸比)的交互作用... 采用中心组合旋转设计,对精馏法合成乳酸乙酯工艺条件进行试验优化,并通过等高线上的预测值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乙醇与乳酸的摩尔比是影响酯化率的显著因素,乙醇与乳酸的摩尔比(醇酸比)和环己烷与乳酸的摩尔比(带酸比)的交互作用、乙醇与乳酸的摩尔比和加热温度的交互作用对酯化率影响较显著。实验值与模型值的相关系数为0.988。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酸比4:1,带酸比0.8:1,催化剂用量2%,反应时间3h,加热温度110℃,该条件下乳酸酯化率可达到9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酯化 工艺 中心组合旋转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