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法理依据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小莲 罗志坚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0-22,共3页
从法学角度上看一个执政党,必然要关注其执政的法理依据。中国共产党执政有其法理依据,表现为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政治合法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法理依据是它在长期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经过艰辛探索和抉择而得出的、全面客观的指... 从法学角度上看一个执政党,必然要关注其执政的法理依据。中国共产党执政有其法理依据,表现为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政治合法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法理依据是它在长期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经过艰辛探索和抉择而得出的、全面客观的指标体系,为最广大人民自觉认同和接受且体现出时代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法理依据也必须不断与时俱进,接受对其执政合法性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 法理依据 政治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法规”法律地位之考证 被引量:19
2
作者 许小莲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19,共3页
"党内法规"这一概念是我国的独创,其提出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但其被频繁地使用和高度的重视是近十几年来的事情,如果从传统的法律概念出发,将"党内法规"纳入法律范畴似乎不甚合理。但是现代法律概念的研究中"... "党内法规"这一概念是我国的独创,其提出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但其被频繁地使用和高度的重视是近十几年来的事情,如果从传统的法律概念出发,将"党内法规"纳入法律范畴似乎不甚合理。但是现代法律概念的研究中"软法"的兴起,为"党内法规"归入法律范围成为可能。如若某些法学家鉴于"软法"的兴起而提出的改革法律概念的倡导得以实现,则"党内法规"属于法律则是毫无疑义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法律范畴 法律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法可依:依法执政的前提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小莲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0-82,共3页
在依法治国的框架下 ,必须依法执政 ,使执政具有合法性。而依法执政的首要前提是有法可依 ,主要是建立健全执政法律制度。中国共产党经过自身建设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然而在法治国家的建设中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执政... 在依法治国的框架下 ,必须依法执政 ,使执政具有合法性。而依法执政的首要前提是有法可依 ,主要是建立健全执政法律制度。中国共产党经过自身建设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然而在法治国家的建设中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执政方式、程序、权责都不明确 ,使中国共产党执政法律依据不足 ,法律保障弱化 ,成为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障碍。因此亟待完善执政法律制度 ,保障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法可依 依法执政 前提 执政法律制度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失地农民平等享有社会保障
4
作者 许小莲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4-46,共3页
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应该抛弃唯身份论,以公民、劳动者对待失地农民,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使之平等地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免费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障品种。这样,农... 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应该抛弃唯身份论,以公民、劳动者对待失地农民,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使之平等地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免费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障品种。这样,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能保持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并能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不断提高生活幸福指数,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依法执政之“法”
5
作者 许小莲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2-94,共3页
在社会主义时期,共产党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党的十六大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执政。因此要深入理解依法执政的内容,而对依法执政之“法”的理解是诠释依法执政内涵的关键。执政所依据的法律应当包括所有我... 在社会主义时期,共产党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党的十六大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执政。因此要深入理解依法执政的内容,而对依法执政之“法”的理解是诠释依法执政内涵的关键。执政所依据的法律应当包括所有我国现行的国家法律。党的领导与执政的组织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分工负责,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执政 法律依据 法的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地补偿制度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俊 许小莲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95,共4页
土地征收改变了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农民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由于我国现有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征收土地引发的纠纷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因素。应该尽快完善征地补偿各项制度,不断提... 土地征收改变了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农民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由于我国现有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征收土地引发的纠纷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因素。应该尽快完善征地补偿各项制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补偿 制度 完善 农民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