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角莲醇提物对胰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合 彭青侠 +3 位作者 许小凡 范建伟 段丽芳 张红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独角莲醇提物对胰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PANC-1,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PANC-1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及独角莲醇提物500、600、700、800、900μg/mL组,独... 目的探讨独角莲醇提物对胰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PANC-1,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PANC-1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及独角莲醇提物500、600、700、800、900μg/mL组,独角莲醇提物500、600、700、800、900μg/mL组分别予相应浓度的独角莲醇提物干预,Control组不予独角莲醇提物干预。干预24、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干预48 h,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独角莲醇提物500μg/mL组培养24、48 h细胞活力均显著升高,而独角莲醇提物600、700、800、900μg/mL组培养24、48 h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P均<0.05)。随着浓度增加和培养时间延长,独角莲醇提物各浓度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均<0.05)。独角莲醇提物500μg/mL组无论是培养24 h还是培养48 h细胞活力均显著升高,在后续研究中剔除。此外,由于培养48 h独角莲醇提物各浓度组细胞活力降低更显著,故选择培养48 h进行后续研究。与Control组比较,独角莲醇提物600、700、800、900μg/mL组划痕愈合率逐渐降低,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上调、N-cadherin表达下调(P均<0.05)。结论一定浓度的独角莲醇提物不仅能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还能抑制其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独角莲醇提物 恶性生物学行为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对染铅PC-1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傅鹂婕 刘琳 +2 位作者 许小凡 张红 闫平慧 《现代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对具有神经特性的PC-12细胞的影响。方法制备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运用MTT法首先检测不同浓度醋酸铅对PC-12细胞的影响,确定醋酸铅浓度后检测不同浓度、不同采血时间的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对染铅PC-12细胞的影... 目的观察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对具有神经特性的PC-12细胞的影响。方法制备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运用MTT法首先检测不同浓度醋酸铅对PC-12细胞的影响,确定醋酸铅浓度后检测不同浓度、不同采血时间的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对染铅PC-12细胞的影响。结果采血时间为2 h、浓度为10%含药血清能明显提高以浓度为100μmol/L的醋酸铅100μL刺激24 h条件下铅中毒PC-12细胞的生存率。结论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对经浓度为100μmol/L的醋酸铅100μL刺激24 h后的PC-12细胞生存率具有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含药血清 PC-12细胞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质转化在胰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大柴胡汤的干预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莉 段丽芳 +2 位作者 许小凡 范建伟 张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584-1589,共6页
目的探索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胰腺纤维化的关系及大柴胡汤防治CP的机制。方法健康昆明小鼠7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n=18)、CP组(n=30)及大柴胡汤组(n=30)。CP组... 目的探索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胰腺纤维化的关系及大柴胡汤防治CP的机制。方法健康昆明小鼠7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n=18)、CP组(n=30)及大柴胡汤组(n=30)。CP组和大柴胡汤组腹腔注射20%左旋精氨酸(L-arginine,3 g/kg,每周1次),空白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大柴胡汤组在注射L-arginine 1周后,同时给予注射L-arginine和大柴胡汤灌胃治疗5周(14 g/kg,每日一次)。从给药开始计时,各组分别于第2,4,6周麻醉处死小鼠,摘取小鼠胰腺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胰腺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α-SM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腺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蛋白含量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CP组小鼠胰腺组织中胶原纤维沉积随着造模时间延长不断增加,α-SMA表达逐渐增多,E-cadherin表达逐渐减少,在第4,6周时最为显著(P<0.01),而N-cadherin表达逐渐增多,在第6周最为显著(P<0.01)。与CP组相比,大柴胡汤组第4,6周仅见部分腺泡萎缩及少量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α-SMA表达显著减少,E-cadherin在第6周显著升高(P<0.01),而N-cadherin在第6周显著下降(P<0.01)。结论在20%L-arginine刺激作用下,小鼠胰腺实质细胞转化为间质细胞,表明EMT参与CP胰腺纤维化的进展。大柴胡汤可通过抑制EMT转化,减轻胰腺纤维化,对CP有明显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纤维化 EMT 大柴胡汤 E-cadherin N-CADHERIN Α-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卡森的否定史诗与神话方法:评《红的自传》
4
作者 许小凡 《英语学习》 2020年第9期63-68,共6页
安·卡森(1950—)是重要的加拿大女诗人、古典学家。她的首部诗体小说《红的自传》以虚构性自传结合成长小说的形式,聚焦于一个住在一座加拿大小岛上、名为革律翁的男孩二十几年的成长经历。本文通过探讨卡森作品中对神话题材、现... 安·卡森(1950—)是重要的加拿大女诗人、古典学家。她的首部诗体小说《红的自传》以虚构性自传结合成长小说的形式,聚焦于一个住在一座加拿大小岛上、名为革律翁的男孩二十几年的成长经历。本文通过探讨卡森作品中对神话题材、现代主义手法的使用及其围绕正文的诸多附录形式,提出卡森的写作是一种不同于C.D.布兰顿意义上的否定史诗。她所否定的并非历史,而是与经验真实相对的、围绕因果论和二元论的历史书写方式。她对神话题材的借用,也即她书写神话的方法,则是还原日常生活中经验真实与超越的诗性相杂糅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卡森 《红的自传》 否定史诗 神话方法 历史 诗体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