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电脑写作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许寿椿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42-43,共2页
-
文摘
电脑写作许寿椿本文所说的“电脑写作”是一种技术,是指人们利用电脑把所思所想,所要表达的东西以文字形式记到载体上去,及相关的修改、编排等操作,不是指语文学家所说的选材、构思、立题、结构布局等那种思考成义步骤。历史地观察,写作技术可以依所用工具划分为不同...
-
关键词
电脑写作
磁介质
写作技术
编辑加工
机械化时代
英文写作
英文打字机
自动生成
支撑环境
汉字打字机
-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语拼音字符集被肢解的情况应该引起重视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许寿椿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32-33,共2页
-
文摘
《汉语拼音方案》于1958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1979年联合国秘书处决定采用汉语拼音转写中国人名、地名,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这一切,使《汉语拼音方案》在国内和国际都具有法定地位。然而,《汉语拼音方案》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种种问题,甚至在国家权威管理机构发布的标准编码方案中,汉语拼音字母的安排处理也不尽合理,给信息处理留下种种麻烦。基本状况甚至可以说是:汉语拼音字母表被肢解了,其完整性受到破坏。请看事实:
-
关键词
中国人名
法定地位
联合国秘书处
拼音方案
编码字符
编码方案
国家权威
请看
表被
管理机构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家用电脑面面观
- 3
-
-
作者
许寿椿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3-45,共3页
-
文摘
家用电脑面面观许寿椿1.90年代,中国出现了家用电脑热80年代后期,国内建成了一些学习机生产线。这是为适应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为落实“电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而采取的措施。但由于学习机选型失当,功能弱而单一,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之外的领域影响甚小...
-
关键词
家用电脑
微型计算机
微机
汉字库
中国市场
个人计算机
微型机
大中小型
汉字信息处理
普及教育
-
分类号
TP368.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计算机速记新行业
- 4
-
-
作者
许寿椿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42-43,共2页
-
文摘
计算机速记新行业许寿椿1995年国家劳动部首次颁布了《中文速记职业资格标准》及《中文速记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试大纲)》。两个文件都包括手写中文速记和计算机中文速记两部分。中文手写速记已有近百年历史,这次是首次被国家承认为正式行业,而计算机中文速记则是...
-
关键词
中文速记
职业技能
汉字信息处理
专用键盘
机速
计算机
鉴定中心
速记员
速记学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
分类号
H085.6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电脑技术与语言观
- 5
-
-
作者
许寿椿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1-43,共3页
-
文摘
电脑技术与语言观许寿椿语言学及电脑信息技术的结合、交叉是一种实际存在的发展趋势。这种结合、交叉使得许多概念,包括语言学本身,也在发生变化。1.语言学家的观点《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中的一些条目,集中反映了当今语言学界最有影响的认识。例如,对语言...
-
关键词
电脑技术
传统语言学
人工语言
信息技术
语言观
语言文字学
科技专家
控制论
人文性
通讯方式
-
分类号
H087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电脑的信息处理
- 6
-
-
作者
许寿椿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1-42,共2页
-
文摘
电脑的信息处理许寿椿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是为数字计算设计的,数字计算也是四五十年代计算机的主要功用。但从1950年起,电脑文字信息处理就已开始并迅速获得发展。在数字、文字处理领域,计算机对人脑模拟、替代的巨大成功,又推动了计算机在图形、图像、声音等各类...
-
关键词
电脑
语音合成
语音处理
信息处理系统
计算机三维动画
计算机处理
语音识别
文字信息处理
文字处理
控制中枢
-
分类号
H087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说说电脑软件
- 7
-
-
作者
许寿椿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5-46,共2页
-
文摘
说说电脑软件许寿椿我们以一台家用电脑为例,对软硬件做些通俗的说明。硬件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部分,如荧光屏显示器、键盘、鼠标器、打印机、主机箱及安装于其内的主机板、各种插卡板、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等。这些实体部分都各占一定空间,有一定重量、形状...
-
关键词
软件开发
电脑软件
电脑硬件
程序系统
知识产品
《中国计算机报》
家庭教师
软件故障
直接消耗
生物病毒
-
分类号
TP311.5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电脑专家所关心的字形属性问题
- 8
-
-
作者
许寿椿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6-46,共2页
-
文摘
传统文字学研究字形时,着重于字形与音、义的关系,造字用字规律,字形的源流演变等。其应用部分联系着汉字认读,大部分则服务于古文献解读、整理,语言、考古及古文化研究。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一批电脑专家也来研究字形,但他们着重于字形的技术特性,集中于如何使电脑文字处理更高效、更经济、更优质、使用更方便。这里介绍一下电脑信息工作者对字形的认识和所关心的字形属性研究,希望它有助于两个专业的沟通。
-
关键词
字形结构
源流演变
文字处理
认读
技术推动
技术特性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属性研究
信息工作者
-
分类号
H123
[语言文字—汉语]
H08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从电脑语音系统看文字的表音属性
- 9
-
-
作者
许寿椿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42-43,共2页
-
文摘
语言文字学家在研究文宇的表音属性时,关心的重点是:文字形式中是否显含直接表示语音的成分及表音规律性的强弱。从这种观点出发,把文字分为表音的(或拼音的)和表意的两大类。王士元先生曾依据文字与语音关系的紧切程度把文字分为四类。朝鲜谚文归入与语音关系最密切的一类,汉字归入与语音关系最疏远的一类。近10年来,电脑语音处理技术获得迅速发展,为人们观察文字的语音属性提供了新的视角,提出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希望能引起语言文字学家的关心。语音信息电脑处理的完满解决有待于语言学家与电脑专家的良好合作。笔者曾参与一个朝文语音系统的开发,实现了朝鲜谚文到朝鲜语音的转换(实现了朝文的电脑朗读)。有趣的是这个系统是朝、汉兼容的,其基本部分是朝、汉通用的。与语音关系最亲密和最疏远的两种文字。
-
关键词
语言文字学家
朝文
谚文
连读变调
自然度
可懂度
汉语普通话
士元
规则合成
字母组合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电脑可能克服汉字的书写难、查检难
- 10
-
-
作者
许寿椿
高喜奎
-
出处
《汉语学习》
1987年第6期21-21,共1页
-
文摘
汉字的“书写难”和“查检难”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在应用电脑的条件下,这两个“难”在程度和性质上都产生了重要变化。 1.难易差别消失 在一些汉字输入方法中,书写难易的差别消失了。例如,在笔触式整字大键盘输入中,不同汉字分配在不同的位置上。要输入不同的汉字只要用笔尖触按不同键位就可以了。这里,汉字笔划多少、构造的繁简对输入操作完全没有影响。又例如,在利用字音特性设计的各种输入方法中,只要发音相同,音码也就相同。这里,笔划多少的差异,结构繁简的不同与音码无关。在简拼方案中(不区分音调),八和霸,办和瓣,一和懿,书和曙等字输入操作基本是相同的,尽管在手写时其难易、繁简差异十分显著。
-
关键词
汉字输入方法
电脑软件
音码
汉字难
汉字排序
特性设计
写时
字音
智能化方案
键盘输入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