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模型
1
作者 许家瑞 陈焰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8-1468,共11页
在传统齿轮箱故障诊断过程中,因故障样本稀缺会导致模型的故障诊断精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压缩小波变换(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模型)。首先,使用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对采集到的齿轮箱振... 在传统齿轮箱故障诊断过程中,因故障样本稀缺会导致模型的故障诊断精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压缩小波变换(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模型)。首先,使用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对采集到的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了阈值化去噪处理,消除了背景噪声;然后,使用同步压缩小波变换算法,对去噪后的振动信号进行了时频分析和时频变换,将一维去噪信号转变为二维时频图,用于构建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样本;接着,对预训练ResNet50模型进行了微调,实现了迁移学习(TL)目的,并对迁移学习模型进行了轻量化改进,同时在模型内部嵌入了多头注意力机制,用于改善模型对不同特征权重的分配;最后,使用2组齿轮副数据和2组轴承数据,对基于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在无负荷工况下的单齿轮副故障诊断中,模型分类精度高达99.45%,模型训练时间为644 s;在齿轮副和轴承多重故障诊断中,模型分类精度为99.59%,模型训练时间为643 s;在有负荷工况的轴承和齿轮副多重故障诊断中,模型分类精度为98.12%,模型训练时间为646 s。这表明基于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具备较高的齿轮箱故障诊断精度和较短的模型训练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 小波阈值去噪 同步压缩小波变换 ResNet50模型 轻量化改进 多头注意力机制 迁移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造五公祠——双泉、围墙与琼园变迁研究
2
作者 许家瑞 陈小锋 +1 位作者 汪耀龙 许先升 《广东园林》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琼园是海南现存最早的民国园林,在艺术风格上延续中式古典传统,多被视为五公祠的附属园林,其造园手法与意匠有待深入了解。通过梳理五公祠及琼园变迁,结合文字与图像史料,复原民国初年到20世纪末琼园在初创、微调和复建3个时期的园林布... 琼园是海南现存最早的民国园林,在艺术风格上延续中式古典传统,多被视为五公祠的附属园林,其造园手法与意匠有待深入了解。通过梳理五公祠及琼园变迁,结合文字与图像史料,复原民国初年到20世纪末琼园在初创、微调和复建3个时期的园林布局结构,探讨并对比各时期布局与功能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琼园布局与浮粟、洗心双泉紧密相关,洗心轩前鲤化池水源即洗心泉;2)琼园以鲤化池为中心,围绕水池布置洗心轩、羡鱼台、游仙洞、粟泉亭与林木花卉,从而形成“洗心去欲、儒道互补”的景观空间;3)琼园用围墙隔开浮粟泉,不仅是为了分开教化、游赏与饮用、灌溉功能,还避免了心性哲学与民俗信仰的混杂。朱为潮通过再造五公祠,利用心性哲学弥补清末民初儒家一体化结构被破坏后的城乡公共空间,反映出其对海南道德空间的重塑;以海南简称“琼”为园名,在景观表象下隐藏着救亡图存的家国思想与政治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园林 五公祠 琼园 心性哲学 道德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73
3
作者 许家瑞 周勤 +2 位作者 陈步云 程蕾 温光浩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共4页
基于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目标,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手段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革,构建了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研究型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证明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改革 创新 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官方兽医制度及借鉴意义浅析
4
作者 何日升 官亚东 +2 位作者 林文秀 付国平 许家瑞 《河北农业》 2025年第4期120-122,共3页
本文主要围绕动物产地检疫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措施进行探讨。分析了动物产地检疫对于控制动物疫病传播、促进疫病防控以及落实以检促防策略的重要性。阐述了当前动物产地检疫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大监督力度、完善检疫设施和强化... 本文主要围绕动物产地检疫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措施进行探讨。分析了动物产地检疫对于控制动物疫病传播、促进疫病防控以及落实以检促防策略的重要性。阐述了当前动物产地检疫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大监督力度、完善检疫设施和强化检疫队伍的建设,旨在提高检疫效率和质量,确保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产地检疫 畜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PP复合材料悬浮法工艺中偶联剂的应用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家瑞 李川 王晓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26,共5页
研究了悬浮法制备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过程中不同偶联剂的适用性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根据悬浮法工艺的特点 ,提出了适用的偶联剂品种和添加方式。
关键词 悬浮法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偶联剂 玻璃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设计的矿山废弃地景观再生探索——以霍林河露天矿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家瑞 伍家民 +1 位作者 董瑞云 许先升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182-188,共7页
以霍林郭勒市的霍林河露天煤矿为例,探讨应用仿生设计和生态设计的手段,将矿山废弃地转变成为生态、美丽、有地域特色的风景园林空间,解决霍林郭勒的城市和绿化用地之间的问题,以期为矿山废弃地的景观再生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矿山废弃地 仿生设计 生态设计 景观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私家古典庭园”到“城市公共园林”——东莞可园的转型变迁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家瑞 许先升 《广东园林》 2016年第5期41-45,共5页
可园位于东莞市主城核心地带,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梳理可园在清末兴建、建国后修复、重建到扩张过程中的历史发展脉络,探明其由"私家古典庭园"到"城市公共园林"的典型转化。分析其对莞城城市格局和公众生活产... 可园位于东莞市主城核心地带,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梳理可园在清末兴建、建国后修复、重建到扩张过程中的历史发展脉络,探明其由"私家古典庭园"到"城市公共园林"的典型转化。分析其对莞城城市格局和公众生活产生的影响,说明可园的开放缓解了市域公共绿地的紧缺,优化了莞城区的公共空间和精神文明建设,并试图为传统庭园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家庭园 公共园林 城市格局 公众生活 转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琼山府城公共园林发展演变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家瑞 周娇清 +2 位作者 林凌子 胡冬妮 许先升 《广东园林》 2016年第6期28-34,共7页
在景观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城市个性和地域历史越来越受到重视,公共园林发展建设也成为了核心竞争力之一。在结合历史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走访调研、拍照实测和绘图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出海口琼山府城的公共园林在不同时期的... 在景观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城市个性和地域历史越来越受到重视,公共园林发展建设也成为了核心竞争力之一。在结合历史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走访调研、拍照实测和绘图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出海口琼山府城的公共园林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从"城市发展——公共园林""公共园林——民众生活"的关系探索其生成原因、公共性质和时代特征,对今后公共空间的整合、地域文化的传承及社会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有着非凡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景观 历史园林 公共园林 琼山府城 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海岸——基于水敏感城市设计的海南大学景观设计研究
9
作者 许家瑞 符海丁 +1 位作者 董瑞云 黎伟 《广东园林》 2016年第3期56-60,共5页
海南大学位于海口市海甸岛,大部分土地由填海而成,土壤盐碱化严重,物种贫乏。随着学校扩招和教学设施增加,校园内雨洪管理失当的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水敏感城市设计理论(WSUD),论述如何利用潮汐变化的设计策略,改善大学雨洪管理,缓解校... 海南大学位于海口市海甸岛,大部分土地由填海而成,土壤盐碱化严重,物种贫乏。随着学校扩招和教学设施增加,校园内雨洪管理失当的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水敏感城市设计理论(WSUD),论述如何利用潮汐变化的设计策略,改善大学雨洪管理,缓解校园景观周期性破坏问题,试图营造海水、淡水交替的地域景观和校园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水敏感城市设计 校园景观 潮汐变化 雨洪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创新实验体系 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 被引量:24
10
作者 毛宗万 吴京洪 +3 位作者 童叶翔 黄乐览 陈小明 许家瑞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3年第10期25-26,共2页
一些传统性学科中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实验性科学,其中的任何创造发明都离不开实验,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验教学和研究方法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实现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关键词 实验体系 创新人才 化学教学 高校 教学改革 合作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离子引发壳聚糖与MMA接枝共聚的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杜秀英 张维邦 +1 位作者 曾汉民 许家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8-32,共5页
在乙酸水溶液中,以铈盐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在氮气存在下,壳聚糖与MMA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接枝百分比及均聚物百分含量依赖于反应温度、时间和引发剂的浓度,但不依赖于单体的浓度。表观活化能为74.4kJ/mol。接枝物不溶... 在乙酸水溶液中,以铈盐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在氮气存在下,壳聚糖与MMA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接枝百分比及均聚物百分含量依赖于反应温度、时间和引发剂的浓度,但不依赖于单体的浓度。表观活化能为74.4kJ/mol。接枝物不溶于壳聚糖的溶剂,在丙酮中发生溶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离子 壳聚糖 接枝共聚 聚丙烯酸甲酯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量测定PEG/PE共混物的表面组成 被引量:27
12
作者 钱浩 祝亚非 许家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8-713,共6页
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FTIR ATR)对聚乙二醇 /聚乙烯共混物 (PEG/PE)薄膜的表面组成进行测试。利用ATR校正程序 ,以相应的特征峰强度比作为定量测定的基准 ,可以减少测试误差。通过工作曲线法 ,定量地分析了共混物薄膜... 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FTIR ATR)对聚乙二醇 /聚乙烯共混物 (PEG/PE)薄膜的表面组成进行测试。利用ATR校正程序 ,以相应的特征峰强度比作为定量测定的基准 ,可以减少测试误差。通过工作曲线法 ,定量地分析了共混物薄膜表面层中聚乙二醇链节和聚乙烯链节的相对组成 ,并提出了采用FTIR ATR定量分析共混物薄膜表面层组分时应遵循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定量测定 PEG/PE共混物 表面组成 聚乙二醇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李芳 沈辉 +1 位作者 许家瑞 陈维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59-662,共4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状况,以及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几种形式和其优势;介绍了国内外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示范项目;对于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的并网系统和独立系统也做了分析;给出了实验室最近做的两个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简介...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状况,以及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几种形式和其优势;介绍了国内外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示范项目;对于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的并网系统和独立系统也做了分析;给出了实验室最近做的两个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简介,其中一个为6.3kW的户用光伏系统;最后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 并网系统 户用光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羧基和吡啶基两性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符若文 张春霞 +2 位作者 许家瑞 王雪飞 林远声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09-416,共8页
采用γ射线预辐照PP纤维引发 4VP和AA(或AANa)或 4VP和MAA(或MAANa)接枝共聚 ,制得不同接枝率和不同链段结构的弱酸弱碱两性离子交换纤维。采用 4VP/AANa共接枝时 ,在不同单体投料比范围内获得高于 4 2 0 %的总接枝率。研究了纤维的预... 采用γ射线预辐照PP纤维引发 4VP和AA(或AANa)或 4VP和MAA(或MAANa)接枝共聚 ,制得不同接枝率和不同链段结构的弱酸弱碱两性离子交换纤维。采用 4VP/AANa共接枝时 ,在不同单体投料比范围内获得高于 4 2 0 %的总接枝率。研究了纤维的预辐照剂量、单体浓度、摩尔盐含量、交联剂含量以及接枝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适宜的接枝共聚反应条件为 :预辐照剂量为 8× 10 4Gy ,单体浓度 10 % ,摩尔盐加入量约 0 .0 5 % ,交联剂用量 2 % ,接枝温度 65℃ ,时间 4h。发现两性纤维呈现双螺旋结构形态。对比自制的弱酸、弱碱离子交换纤维 ,所制备的两性纤维对酸性、中性、碱性氨基酸的吸附量比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乙烯基吡啶 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接技共聚 氨基酸 分离 吸附 制备 两性离子交换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物资“网上竞价”采购管理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36
15
作者 贾延江 林明河 许家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2期168-170,共3页
高校物资采购一直是敏感和投诉的热点议题,文章阐述了如何实现高校物资采购的公正、透明、效率,讨论了网上竞价管理系统研究及其实现方式。
关键词 网上竞价 物资采购 效率 政府采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聚乙二醇共混物中极性组分的表面富集 被引量:9
16
作者 钱浩 周勰 +1 位作者 祝亚非 许家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4-190,共7页
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AT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极性组分聚乙二醇在聚乙烯/聚乙二醇共混物中的表面富集特性。研究结果认为不同组分表面自由能的差异以及聚乙烯基体的结晶异相排斥作用是导致聚乙二醇组分向共混物... 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AT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极性组分聚乙二醇在聚乙烯/聚乙二醇共混物中的表面富集特性。研究结果认为不同组分表面自由能的差异以及聚乙烯基体的结晶异相排斥作用是导致聚乙二醇组分向共混物表面富集的主要驱动力,而极性组分相区的大小和分布则是影响其选择性迁移过程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添加合适相容剂的办法对聚乙二醇组分的表面富集程度进行有效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乙二醇 共混物 极性组分 表面富集 选择性迁移 相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咔唑四苯乙烯多功能发光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池振国 何克强 +5 位作者 李海银 张锡奇 许炳佳 刘四委 张艺 许家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5-731,共7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压致荧光变色效应的聚集诱导增强发光(PAIE)化合物二咔唑四苯乙烯;通过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化合物的基本性能.实验...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压致荧光变色效应的聚集诱导增强发光(PAIE)化合物二咔唑四苯乙烯;通过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化合物的基本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该化合物溶液荧光强度增强了171倍,荧光量子产率提高了100倍,表现出明显的聚集诱导增强发光效应;在外界因素作用下该化合物固体样品可实现结晶态与无定形态的相互转变.结晶态的荧光发射波长为450 nm,无定形态为480 nm,相差30 nm,说明该化合物具有明显的压致荧光变色效应;将该化合物用于制备发光器件,未经优化的器件亮度达2438 cd/m2,电流效率为2.87 cd/A,流明效率为1.81 lm/W.该化合物是一种多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咔唑四苯乙烯 聚集诱导发光效应 压致荧光变色效应 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高级醇酯的合成及其对HDPE表面的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谷峰 祝亚非 +2 位作者 周勰 张艺 许家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骨架,通过酯化反应,在SMA上接枝不同链长的高级脂肪醇侧链,制备了一系列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将SMA及其高级醇酯化物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共混,利用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及水接触角对共混体系的...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骨架,通过酯化反应,在SMA上接枝不同链长的高级脂肪醇侧链,制备了一系列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将SMA及其高级醇酯化物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共混,利用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及水接触角对共混体系的表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添加量范围内(w≤0.04),SMA的高级醇酯化物可以在HDPE薄膜的表面择优富集,可明显降低薄膜的水接触角,提高薄膜的表面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聚乙烯 共混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杜秀英 张维邦 +2 位作者 许家瑞 陆耘 曾汉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7-90,共4页
用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影响铈盐引发壳聚糖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反应的一些因素.发现壳聚糖能与MMA发生接枝反应,在稳态下,接枝速率与单体的量无关,与壳聚糖的浓度成正比.
关键词 壳聚糖 动力学 甲基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尼龙6和聚乳酸升温热行为 被引量:5
20
作者 曾春莲 张艺 +2 位作者 汪丽 赵剑豪 许家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73,共4页
用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法 (MDSC)表征尼龙6和聚乳酸升温过程热行为 ,MDSC把总热流分解成可逆热流ΔHrev 和不可逆热流ΔHnon;实验结果表明纯尼龙及其共混体系升温熔融过程中包含了可逆放热峰 ;共混体系不同 ,可逆热流ΔHrev 不同 ,都比... 用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法 (MDSC)表征尼龙6和聚乳酸升温过程热行为 ,MDSC把总热流分解成可逆热流ΔHrev 和不可逆热流ΔHnon;实验结果表明纯尼龙及其共混体系升温熔融过程中包含了可逆放热峰 ;共混体系不同 ,可逆热流ΔHrev 不同 ,都比纯尼龙小 ;纯尼龙可逆热流ΔHrev 随调制周期延长而增大 ;聚乳酸玻璃化转变区 ,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和老化温度的提高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法 表征 尼龙6 聚乳酸 升温热行为 玻璃化转变 熔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