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物创新惟器致用——民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向度
1
作者 许大海 韩婷婷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0-78,共9页
民国时期正值社会变迁革故鼎新的时代,生产方式和日常生活的双重改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工艺美术产品的生产和审美,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使人们对传统工艺美术品功能、形式、材质、工艺有了新认知,体现了近代以来的总体变化:一方面随着新材... 民国时期正值社会变迁革故鼎新的时代,生产方式和日常生活的双重改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工艺美术产品的生产和审美,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使人们对传统工艺美术品功能、形式、材质、工艺有了新认知,体现了近代以来的总体变化:一方面随着新材料、工艺、审美观念、生产技术的革新,传统工艺美术品在品质、工艺等方面不可避免地逐步走向衰弱,这在大多数当时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中都或多或少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一些新兴的工艺产品为适应社会需求逐步发展起来,引领了当时工艺美术的生产,这在一些较早开放地区尤其是以海派家具、旗袍等工艺生产的上海表现尤为明显,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工艺美术品生产不断创新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格物创新 工艺美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物致用 唯器创新
2
作者 许大海 《天工》 2024年第13期I0001-I0001,共1页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实际上是在两个维度上展开的。一个是观念层面,即设计思维、造物思想、器物审美;一个是技术层面,即与造物相关的材质、肌理、色彩、工艺等,其核心特征即通过材料、工艺、形式等实现实用、美观和技艺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造物思想 设计思维 观念层面 核心特征 技术层面 有机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丝织纹样中的文化密码 被引量:5
3
作者 许大海 束霞平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57,62,共5页
汉代丝织纹样中除了部分纯装饰性图案外,主题性纹饰很多,大多用于祈祥纳福。这种主题性纹样与民俗相关,同时更与流行于汉代的神仙思想、升仙观念密不可分。通过对当时社会观念、民间信仰、习俗的分析,探究影响汉代丝织品中主题性纹样的... 汉代丝织纹样中除了部分纯装饰性图案外,主题性纹饰很多,大多用于祈祥纳福。这种主题性纹样与民俗相关,同时更与流行于汉代的神仙思想、升仙观念密不可分。通过对当时社会观念、民间信仰、习俗的分析,探究影响汉代丝织品中主题性纹样的成因及文化意蕴,并对丝绸发展史中"文化追问"的研究方式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织纹样 汉代 文化密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明上河图》中的招幌艺术与现代店铺标志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许大海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153-158,共6页
作为中国传统店铺行业标志的招幌,形式多样,如《清明上河图》中,仅招牌便有竖招、横招、坐地招、墙招等。这些招幌以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符号传达商品信息、辅助经营和招揽顾客,是设计文化中的优秀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作为中国传统店铺行业标志的招幌,形式多样,如《清明上河图》中,仅招牌便有竖招、横招、坐地招、墙招等。这些招幌以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符号传达商品信息、辅助经营和招揽顾客,是设计文化中的优秀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招幌艺术已经逐渐消失,被千篇一律的霓虹灯招牌和现代广告设施所取代,这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遗憾。传统招幌形式,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积淀,是我们进行艺术设计的丰富源泉之一,如果加以适当利用,我们的设计会更加精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幌 清明上河图 标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瓶梅》与明代丝织品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大海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69-73,共5页
明代丝织品除了部分主题性纹样外,大部分具有装饰性,主要用来表达富贵、长寿、求子、纳福的文化寓意。《金瓶梅》中包含了大量明代丝织品图案的设计、使用信息,本文通过对明代市民社会的生活方式、物质资料,尤其是丝织品使用状况、种类... 明代丝织品除了部分主题性纹样外,大部分具有装饰性,主要用来表达富贵、长寿、求子、纳福的文化寓意。《金瓶梅》中包含了大量明代丝织品图案的设计、使用信息,本文通过对明代市民社会的生活方式、物质资料,尤其是丝织品使用状况、种类的分析,探究明代丝织品图案的题材、结构,并结合明代丰富的市民社会生活状况,深入了解明代丝织品图案设计和使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丝织品设计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与汉代器物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大海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145,共5页
本文试通过对汉代儒家精神世界的分析,从等级观念、以玉效德、孝悌观念、"慎终追远"、忠义思想等若干方面,阐述汉代儒家思想对器物设计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并提出儒家设计思想的本质是通过把儒家思想观念物化为一系列便于人们... 本文试通过对汉代儒家精神世界的分析,从等级观念、以玉效德、孝悌观念、"慎终追远"、忠义思想等若干方面,阐述汉代儒家思想对器物设计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并提出儒家设计思想的本质是通过把儒家思想观念物化为一系列便于人们接受的符号系统,以达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汉代 器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建筑用砖的规格化设计——兼论汉代器物设计中的标准化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大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49,3,共5页
汉代器物设计中的规格化、标准化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制作工艺的程式化;二是材料尺寸的规格化以及对器物设计产生的影响。本文重点从第二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汉代建筑用砖的规格化为切入点,并就汉代器物设计中的规格化、标准化问题进... 汉代器物设计中的规格化、标准化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制作工艺的程式化;二是材料尺寸的规格化以及对器物设计产生的影响。本文重点从第二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汉代建筑用砖的规格化为切入点,并就汉代器物设计中的规格化、标准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建筑用砖 器物设计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瓶梅》与明代器物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大海 王佳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68-70,共3页
明代器具在很多方面都达到时代巅峰,《金瓶梅》中包含了大量明代器具设计使用信息,尤其是明代市民社会中的器具使用。对它的关注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明代器具的设计,同时更可以结合明代丰富的市民社会状况,深入了解明代器具的使用状况。
关键词 金瓶梅 器物设计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之妙与现代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大海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0年第3期81-85,共5页
"道"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内涵丰富,具有豫、犹、俨、涣、敦、旷、混等特征。中国古代器物设计的经典之作与"道"的文化内涵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本文从器道相互关系入手,通过对"道"之&qu... "道"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内涵丰富,具有豫、犹、俨、涣、敦、旷、混等特征。中国古代器物设计的经典之作与"道"的文化内涵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本文从器道相互关系入手,通过对"道"之"妙"特征的分析,深入探讨道家之妙与器物设计的相互关系及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明代运河区域丝织品生产与工艺——兼谈《金瓶梅》中的丝织品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大海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
在明代,由于人们对丝织品的社会需求大、纺织品生产管理系统完备和运河交通运输便利等因素,促使明代纺织经济繁荣,尤其是运河区域丝织业更是发达。在装饰纹样等工艺设计上,明代丝织品较前代得到了创新和发展。明代丝织品的繁荣在晚明小... 在明代,由于人们对丝织品的社会需求大、纺织品生产管理系统完备和运河交通运输便利等因素,促使明代纺织经济繁荣,尤其是运河区域丝织业更是发达。在装饰纹样等工艺设计上,明代丝织品较前代得到了创新和发展。明代丝织品的繁荣在晚明小说《金瓶梅》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丝织品生产 装饰纹样 金瓶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品包装中的创意设计与宣传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大海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9-10,共2页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中医药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对世界和整个人类的健康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中医药面发展面临尴尬的困境,当然这里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中医药品尽管质量上乘,但由于药品包装设计粗糙...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中医药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对世界和整个人类的健康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中医药面发展面临尴尬的困境,当然这里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中医药品尽管质量上乘,但由于药品包装设计粗糙简陋,从而失去市场。通过对传统中医药品包装设计及中医药品牌集群建立的探索,提出发展中药品包装要从传统中吸取精粹,注意培养中医药品品牌群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品 包装设计 创意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之源与外化呈现:汉代工艺美术中宗教装饰形态的建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大海 郭蓉蓉 +1 位作者 尚凌珊 李成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6-72,共7页
汉代宗教思想的发展不仅对本土宗教思想的发轫具有关联意义,同时以其独特的形式内容对汉代工艺美术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国家权力固化的祭祀活动内化为“君权神授”的观念,包括各类对天地之神的崇拜幻化出的影像影响着汉代工... 汉代宗教思想的发展不仅对本土宗教思想的发轫具有关联意义,同时以其独特的形式内容对汉代工艺美术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国家权力固化的祭祀活动内化为“君权神授”的观念,包括各类对天地之神的崇拜幻化出的影像影响着汉代工艺美术诸种表现。在汉代各种工艺美术作品造型、装饰内容等方面,可以明显地看出神仙思想的影响并逐步走向主导地位的演化过程。此外,佛教思想传入对汉代装饰、造型形式的影响也大体经历了从传入到逐步确立的演进过程,云气纹、神仙题材的形成持续丰富了传统装饰的形式内容。因此,对汉代工艺美术中宗教性题材发展演变的探究,是打开深入理解汉代工艺美术发展规律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工艺美术 宗教世界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河输送视阈的山东临清哈达生产历史、工艺考辨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大海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4-61,共8页
以文化线路遗产观之华夏传统社会工艺文明,往往由于输送条件限制,妨碍了手工技艺传播及产品输出。而京杭运河的输送功能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这种局限性,尤其是在明清之际,运河作为联通南北的“高速公路”,极大地促进了作为商品的手工艺... 以文化线路遗产观之华夏传统社会工艺文明,往往由于输送条件限制,妨碍了手工技艺传播及产品输出。而京杭运河的输送功能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这种局限性,尤其是在明清之际,运河作为联通南北的“高速公路”,极大地促进了作为商品的手工艺产品的传播与交流。山东临清哈达技艺的传入、发展和兴盛正是得益于京杭运河的输送功能而发展起来的,这也是这一文化遗产线路中手工艺产品发展的普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 输送 临清 哈达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器物设计中的“和谐”观念——兼论文化“和谐”与器物“和谐”的关系
14
作者 许大海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7-72,共6页
器物设计是基于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传承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中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我们的设计出于急功近利的短视,采用拿来主义,脱离了民族文化的根源,损害了设计中最本质的东西,往往被人视之为剽窃。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有很多范畴,&... 器物设计是基于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传承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中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我们的设计出于急功近利的短视,采用拿来主义,脱离了民族文化的根源,损害了设计中最本质的东西,往往被人视之为剽窃。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有很多范畴,"和谐"观念便是其中之一。同时它也构成传统器物设计的基本命题之一,中国传统器物设计无论在色彩、装饰,还是在一维平面或是多维立体造型中都透露出和谐的要素。通过对"和谐"观念的分析,深入探讨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念与造物思想的内在关系及对现代设计观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器物设计 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之“玄妙”与器物审美维度——兼论《道德经》中的设计美学意蕴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丽虹 许大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2-146,共5页
器物之美是多维度的:从实用功能看,解决实际生活、生产等问题,使用方便简单,价廉物美、耐用是美的东西;从欣赏角度,材质精良、色彩协调、造型恰当、装饰合理、工艺精湛的器物也是精美的良器。但无论从哪个层面,中国传统器物之美包含了... 器物之美是多维度的:从实用功能看,解决实际生活、生产等问题,使用方便简单,价廉物美、耐用是美的东西;从欣赏角度,材质精良、色彩协调、造型恰当、装饰合理、工艺精湛的器物也是精美的良器。但无论从哪个层面,中国传统器物之美包含了独特美的韵味。建立在器物制作基础之上,包括选材、工艺、造型、装饰、使用等要素,与生产、生活方式、民俗等密切相关,在更深层次上则反映了传统思想文化观念,或隐或现地表现在器物制作、使用和审美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美学 器物 玄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河输送视野下“海上丝绸之路”手工艺传播路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宾 许大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121,共8页
传统社会中,“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外手工艺产品传播路径起于内陆,借助内陆交通尤其是运河的输送(唐之后尤为明显)功能,把内陆手工艺产品输送到沿海港口,然后再通过海上航线输送到世界各地;同样,外来手工产品通过海上航线和运河输到内陆... 传统社会中,“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外手工艺产品传播路径起于内陆,借助内陆交通尤其是运河的输送(唐之后尤为明显)功能,把内陆手工艺产品输送到沿海港口,然后再通过海上航线输送到世界各地;同样,外来手工产品通过海上航线和运河输到内陆地区,正是运河一开,天下利于传输。同时,运河输送所流经的区域也是中国手工艺对外输出的丝绸、瓷器及其他手工艺生产的最重要地区。因此,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连接海上和内陆手工艺产品输送通道——运河中的产品、材料、工艺、发展历程及对外输送的路径,尤其是它们之间整体性、关联性的内在关系应该引起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 海上丝路 手工艺 传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被引量:1
17
作者 荆雷 许大海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4-62,共9页
传统器物在材料、工艺、造型、装饰等方面表现出卓越的品质,一方面得益于精湛的工艺智慧和传统;另一方面与社会文化环境、思想观念的塑造戚戚相关。由于长期秉承礼乐之治形成的社会规范——秩序,自然而然地传导到器物的生产管理、质量... 传统器物在材料、工艺、造型、装饰等方面表现出卓越的品质,一方面得益于精湛的工艺智慧和传统;另一方面与社会文化环境、思想观念的塑造戚戚相关。由于长期秉承礼乐之治形成的社会规范——秩序,自然而然地传导到器物的生产管理、质量体系、师承相授等环节,并必然反映在器物的材料选择、质量标准、造型形态、装饰内容等方面。因此,礼乐之道所内隐的文化密码是打开理解传统器物设计发展规律的钥匙;同时,以器物形态观之,可以更加有助于理解礼乐文化的内涵和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制度 器物 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艺术研究七十年(1949—2019)综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远宏 许大海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3年第6期36-48,共1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陶瓷艺术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就,在陶瓷考古、陶瓷史研究等方面成果斐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陶瓷技术发展和新观念介入,其研究视野、手段、内容日趋成熟。无论是在日用陶瓷、艺术陶瓷、陶瓷技术、陶瓷文化,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陶瓷艺术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就,在陶瓷考古、陶瓷史研究等方面成果斐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陶瓷技术发展和新观念介入,其研究视野、手段、内容日趋成熟。无论是在日用陶瓷、艺术陶瓷、陶瓷技术、陶瓷文化,还是陶瓷教育、中外陶瓷交流及陶瓷市场、陶瓷鉴赏、民间陶瓷等方面都收获了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从考古学视角到生态学视角,从比较研究法到科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的不断丰富,使得中国陶瓷学研究正朝向多学科协同创新、中外陶瓷艺术比较研究等新领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 日用陶瓷 陶瓷技术 陶瓷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94家石材加工行业职业卫生现状及改善措施建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大海 蔡红婷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5期167-169,173,共4页
目的了解某市石材加工行业粉尘、噪声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健康体检情况,卫生防护设施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办法。方法通过对当地94家石材加工行业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识别、检测,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目的了解某市石材加工行业粉尘、噪声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健康体检情况,卫生防护设施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办法。方法通过对当地94家石材加工行业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识别、检测,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统计并分析结果,讨论应对措施。结果94家石材加工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噪声,矽尘作业点检测合格率为2.28%,噪声检测合格率为1.84%。发现达到复查标准的职工共有343人(9.38%),职业禁忌证职工49人(1.34%),疑似尘肺病46人(1.26%)。结论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噪声危害严重,应设置相应的防尘及防噪声设施,以降低粉尘、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生产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共同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材加工行业 矽尘 噪声 职业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纹岩微粉对梁体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浩 谭盐宾 +4 位作者 张国然 葛昕 郑永杰 许大海 杨鲁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107,共4页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以粉煤灰为主的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出现短缺。本文研究了流纹岩微粉对梁体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的影响,测试了T梁混凝土的温升和应变,探讨了用流纹岩微粉替代粉煤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以粉煤灰为主的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出现短缺。本文研究了流纹岩微粉对梁体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的影响,测试了T梁混凝土的温升和应变,探讨了用流纹岩微粉替代粉煤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流纹岩微粉等量替代粉煤灰后,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量基本相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随流纹岩微粉掺量增加,减水剂用量增加,混凝土结构更密实,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一步提高;掺量相同时,掺加流纹岩微粉混凝土收缩率小于掺加粉煤灰混凝土,而两者徐变度相差不大;掺加流纹岩微粉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峰值的时间比掺加粉煤灰混凝土提前4 h,而两者温升相差不大;10.5 d龄期时掺加流纹岩微粉混凝土应变明显小于掺加粉煤灰混凝土,90 d龄期时前者应变略大。因此,流纹岩微粉可替代粉煤灰应用于T梁混凝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流纹岩微粉 试验研究 梁体混凝土 水化温升 应变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