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粉尘特性及运移规律的煤矿胶带运输喷雾技术研究及应用
1
作者 乔金林 许圣东 +1 位作者 韩文杰 许洋铭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煤矿胶带运输扬尘速率高、粉尘粒径小,导致喷雾降尘控尘效果差、降尘效率低。以胶带运输巷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得到胶带运输粉尘污染扩散特征。胶带运输粉尘粒径集中分布于20~30μm,胶带煤流两侧为重点扩散位置,且在起尘... 煤矿胶带运输扬尘速率高、粉尘粒径小,导致喷雾降尘控尘效果差、降尘效率低。以胶带运输巷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得到胶带运输粉尘污染扩散特征。胶带运输粉尘粒径集中分布于20~30μm,胶带煤流两侧为重点扩散位置,且在起尘15 s后,巷道断面扩散区域达到最大。基于胶带运输粉尘粒径特征,通过计算选择3种压力喷嘴类型,在模拟巷道进行喷雾降尘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2 MPa水压条件下,切向孔型喷嘴降尘效率80.8%,因而作为喷嘴首选。基于胶带运输粉尘扩散运移特征,设计短距离型和长距离型2种喷嘴布置方案,现场测试表明,2种喷雾布置方式的降尘效率均达到80%以上,有效降低了胶带运输粉尘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分布 粉尘运移 胶带运输 喷雾降尘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控尘装置径轴向风量分配规律试验研究
2
作者 许圣东 郑磊 丁志权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164,共6页
针对涡流控尘装置径轴向风量分配问题,提出通过监控风机频率来调控径轴向风量的思路。实验室搭建了由压入式风机、涡流控尘装置和试验管道组成的试验系统,在压入风机40、45、50 Hz频率下,以及在涡流风机30、35、40、45、50 Hz频率下,采... 针对涡流控尘装置径轴向风量分配问题,提出通过监控风机频率来调控径轴向风量的思路。实验室搭建了由压入式风机、涡流控尘装置和试验管道组成的试验系统,在压入风机40、45、50 Hz频率下,以及在涡流风机30、35、40、45、50 Hz频率下,采用截面动压法测试得到径轴向风量分配规律:压入风量Q压和轴向风量Q轴与压入风机频率f_(1)呈单调增的关系,与涡流风机频率f_(2)呈单调减的关系。基于径轴向风量分配规律,建立了关于5f_(1)-f_(2)的一次函数和关于f_(1)/f_(2)的二次函数风量调控模型。最后通过试验实测验证,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最大绝对误差为7.2 m^(3)/min,调控模型的准确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控尘 径轴向风量 风机频率 风量分配 调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控尘系统径轴向流场分布规律研究
3
作者 许圣东 郑磊 +3 位作者 丁志权 颜鸽来 许洋铭 孔文源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8期55-60,共6页
为掌握涡流控尘装置的流场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在Standard、RNG、Realizable三种模型下对涡流控尘系统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并建立实验系统,测试径轴向出口的风速分布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径向出口上,始端0.2 m范围形成了负压区,... 为掌握涡流控尘装置的流场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在Standard、RNG、Realizable三种模型下对涡流控尘系统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并建立实验系统,测试径轴向出口的风速分布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径向出口上,始端0.2 m范围形成了负压区,0.2~2.0 m风速最大,最大风速达20 m/s,此后风速随距离的增加而均匀减小。轴向方向上,从涡流风机处开始,管道截面风速呈圆环状分布,表现出中心风速小、周围风速大、壁面风速小的轴对称M形分布特点;截面风速沿程减小,从涡流风筒出口后,截面风速趋于稳定,到管道出口处,截面最大风速不超过1.8 m/s。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尤其是轴向风速分布规律完全吻合,以Standard模型最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风筒 流场 径向出口 轴向出口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风筒径向风速分布及控尘效果研究
4
作者 许圣东 《煤矿机械》 2024年第6期70-72,共3页
为掌握涡流风筒径向风速分布特征及对控尘效果的影响,在实验室搭建了涡流风机、涡流风筒组成的试验系统。在涡流风机不同频率下,测试了涡流风筒径向出口及其竖直截面的风速分布规律,并采用示踪绳直观反映了风流的流动情况,同时对比分析... 为掌握涡流风筒径向风速分布特征及对控尘效果的影响,在实验室搭建了涡流风机、涡流风筒组成的试验系统。在涡流风机不同频率下,测试了涡流风筒径向出口及其竖直截面的风速分布规律,并采用示踪绳直观反映了风流的流动情况,同时对比分析了不同频率下的控尘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涡流风机频率的增加,径向出口风速显著增大,负压区范围减小至0.1 m范围内,控尘区风速随距离增大而减小,整体形成了后强前弱的推向工作面的控尘气幕,且竖直截面的风速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分布,宽度超过0.5 m,0.5 m高度处的风速达到10 m/s;在50 Hz频率条件下,控尘效果最佳,控尘效率为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风筒 风速 控尘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深直溜井卸矿口产尘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邹常富 周东良 +2 位作者 许圣东 于兆清 张富兴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7-170,共4页
针对夏甸金矿高深直溜井卸矿口的产尘能力、含尘气流时空演化规律及粒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卸矿口逸散含尘气流中,10μm粒径以上的粉尘占比为7%,而粒径在10μm以下的粉尘占比93%,呼吸性粉尘占比高。基于现场的通风条件、卸矿口尺寸面... 针对夏甸金矿高深直溜井卸矿口的产尘能力、含尘气流时空演化规律及粒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卸矿口逸散含尘气流中,10μm粒径以上的粉尘占比为7%,而粒径在10μm以下的粉尘占比93%,呼吸性粉尘占比高。基于现场的通风条件、卸矿口尺寸面积及产尘规律,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密闭抽尘前后的含尘气流运动轨迹,提出了密闭抽尘净化的治理措施。治理后高深直溜井卸矿口逸散的总粉尘浓度由420 mg/m3降低至8.7 mg/m3,降尘效率达到了97%以上,有效地解决了高深直溜井卸矿口粉尘逸散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深直溜井 卸矿口 产尘规律 密闭抽尘 降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压力对煤孔径影响试验研究
6
作者 许圣东 左钦 《能源与节能》 2022年第7期54-56,共3页
为研究煤层注水过程中煤体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仪测试煤样在不同注水压力下的孔径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t2谱表现出“三峰”的特征,以小孔居多,中孔和大孔较少;随着水压的增大,煤样孔隙度增大,当水压达到8 MPa时,孔... 为研究煤层注水过程中煤体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仪测试煤样在不同注水压力下的孔径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t2谱表现出“三峰”的特征,以小孔居多,中孔和大孔较少;随着水压的增大,煤样孔隙度增大,当水压达到8 MPa时,孔隙间的渗流通道有效连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注水 注水压力 孔径分布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尘标准化对煤矿粉尘防治的促进作用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德文 郑磊 +1 位作者 许圣东 邓仕靓 《中国煤炭》 2022年第6期80-84,共5页
针对我国煤矿粉尘危害和尘肺病发病现状,系统介绍了我国煤矿粉尘防治涉及的领域及应用技术,详细论述了防尘标准化体系所涵盖的内容,深入分析了防尘标准化体系在煤矿防尘领域所发挥的作用,结合当前粉尘危害防治与健康中国发展的新要求,... 针对我国煤矿粉尘危害和尘肺病发病现状,系统介绍了我国煤矿粉尘防治涉及的领域及应用技术,详细论述了防尘标准化体系所涵盖的内容,深入分析了防尘标准化体系在煤矿防尘领域所发挥的作用,结合当前粉尘危害防治与健康中国发展的新要求,指出了防尘标准化体系在经费投入不足、防尘标准专业人才缺乏、智能化标准制定滞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防治 标准化建设 粉尘检测 防尘技术 煤尘抑隔爆技术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尘风筒内粉尘沉积规律模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洋铭 李德文 +2 位作者 龚小兵 许圣东 王志宝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10期82-85,共4页
为研究抽风风筒内粉尘的沉积特性,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不同粒径粉尘随风速变化的规律,得出不同粒径粉尘随风速变化的沉积范围,结合试验的数据结果对风筒内粉尘的沉积质量、沉积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速为5~15 m/s时,粒径为25~35μ... 为研究抽风风筒内粉尘的沉积特性,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不同粒径粉尘随风速变化的规律,得出不同粒径粉尘随风速变化的沉积范围,结合试验的数据结果对风筒内粉尘的沉积质量、沉积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速为5~15 m/s时,粒径为25~35μm粉尘的沉积范围、沉积质量随风速变化较大,增大风速可降低粉尘在风筒内的沉积率,除尘器前端抽尘风筒长度不宜超过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筒 粉尘粒径 数值模拟 风速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