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政治体制改革的法制化基础
- 1
-
-
作者
许和隆
-
机构
韶关大学教务处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40,共3页
-
文摘
本文阐述了法制化对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 。
-
关键词
政治体制
法制化
政治体制改革
-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
- 2
-
-
作者
许和隆
-
机构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7,共3页
-
文摘
政治文明不是抽象的概念 ,它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内容的文明状态。只有把政治文明放到具体的时代和社会中才能考察它的价值和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特征与意义 ,由此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 ,以民主宪政制度建设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使之提高整个社会的民主、法治化程度 ,用民主宪政制度将政治文明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当代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制度支持和保证。
-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政治文明
基本特征
发展路径
-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精准思政的关键词“捕捉”“定制”“追踪”
- 3
-
-
作者
崔金洋
许和隆
-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7期192-193,共2页
-
文摘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信息化、科技化时代,应自觉跟随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在庞杂且云集的社会信息风暴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就显得至关重要。精准思政主要是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其首要的前提是对信息进行捕捉,为精准思政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其次,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分析与个性化培养方案定制;最后,在精准思政下实现智能追踪,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全过程。
-
关键词
精准思政
信息捕捉
个性定制
智能追踪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网络拟态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人的主体性建构
- 4
-
-
作者
崔金洋
许和隆
-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6期192-194,共3页
-
文摘
拟态环境作为传播学的相关概念,近年来被逐渐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加速了大众传媒的更新换代,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活动场域,生成了网络拟态环境。与此同时,网络拟态环境加固先入之见、生产碎片事实、催生舆论漩涡的客观现象,极大地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人的主体性。在这一客观情形下,合理认知网络拟态环境,通过议程设置、诉诸理性和行为规范等方式方法,在网络拟态环境下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人的主体性显得不可或缺。
-
关键词
网络拟态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人
主体性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