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高龄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汪文兵 杨倩 +6 位作者 黄显军 许向军 袁莉莉 徐骏峰 许友清 葛良 周志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36-1240,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高龄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9年2月在本中心行早期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198例,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年龄≥80岁)35例和非高龄组(年龄... 目的观察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高龄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9年2月在本中心行早期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198例,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年龄≥80岁)35例和非高龄组(年龄<80岁)163例,回顾性分析收集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相关数据,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90 d预后,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高龄组年龄、高血压(88.6%vs 67.5%)、心房颤动(77.1%vs 51.5%)比例明显高于非高龄组,基线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8.0(8.0,8.0)分vs 9.0(8.0,10.0)分]明显低于非高龄组,2组TOAST分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有效性指标中,高龄组与非高龄组血管成功再通和预后良好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1%vs 81.0%,34.3%vs 46.0%,P>0.05),高龄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42.9%vs 24.5%,P=0.028)。安全性指标中,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术后颅内出血转化及出血性脑梗死型和脑实质内血肿型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4%vs 23.3%,14.3%vs 14.1%,17.1%vs 9.2%,P>0.05)。高龄不是影响90 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OR=1.368,95%CI:0.528~3.550,P=0.519)。结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高龄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卒中 梗死 大脑中动脉 高血压 心房颤动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日本高储蓄率经验的认识与借鉴
2
作者 许文峰 王瑛 许向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45-46,共2页
对日本高储蓄率经验的认识与借鉴许文峰,王瑛,许向军日本储蓄业的成功,在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和迅速繁荣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是举世公认的。日本的个人储蓄率(即储蓄部分占可支配的收入的比率)特别高。1956年,日本家庭可... 对日本高储蓄率经验的认识与借鉴许文峰,王瑛,许向军日本储蓄业的成功,在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和迅速繁荣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是举世公认的。日本的个人储蓄率(即储蓄部分占可支配的收入的比率)特别高。1956年,日本家庭可支配收入中的储蓄率就达到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 利率 日本 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做好党报头版导读部分的意义
3
作者 许向军 《传媒论坛》 2018年第10期75-75,共1页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党报必须要积极地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通过积极地改革创新来吸引和留住读者。而优秀的头版导读则能够有效地抓住读者的眼球,让党报更好地发挥出作用。在文中就党报头版导读展开了论述,以期能够为党报的发展提供...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党报必须要积极地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通过积极地改革创新来吸引和留住读者。而优秀的头版导读则能够有效地抓住读者的眼球,让党报更好地发挥出作用。在文中就党报头版导读展开了论述,以期能够为党报的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报 头版导读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对急性前循环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玉娟 李阿萌 +3 位作者 侯贝贝 郑婧雯 黄显军 许向军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通过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分析评估急性前循环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EVT)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对术后90 d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20年12月在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急诊EVT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相关资料... 目的:通过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分析评估急性前循环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EVT)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对术后90 d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20年12月在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急诊EVT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CONUT评分确定营养不良程度和风险来评估营养状况,以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作为预后指标,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结果和并发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24 h CONUT评分是否为患者90 d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482例患者,男性272例(56.4%),平均年龄(68.3±11.1)岁,预后良好组235例(48.8%),预后不良组247例(51.2%)。预后不良的患者根据CONUT评分(P<0.001)显示高风险营养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4 h高CONUT(OR=1.191,95%CI:1.057~1.343)增加了患者90 d不良结局的风险(P<0.01)。结论:CONUT评分评估的营养不良风险与急性前循环闭塞性卒中EVT患者90 d预后不良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急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井选煤厂智能化改造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穆成伟 许向军 +2 位作者 董黎明 张林 张骞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9年第12期12-13,16,共3页
梅花井选煤厂根据现代选煤工艺特点及要求实施了一系列智能化改造,原煤给煤量的调节、絮凝剂的配制、煤泥水浓度的监测、现场阀门及闸板的切换等全部实现了自动控制,减少了操作工人,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减少了药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安... 梅花井选煤厂根据现代选煤工艺特点及要求实施了一系列智能化改造,原煤给煤量的调节、絮凝剂的配制、煤泥水浓度的监测、现场阀门及闸板的切换等全部实现了自动控制,减少了操作工人,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减少了药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安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选煤厂 设备 智能化 传感器 远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地区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检测分析
6
作者 尚贤金 周桃峰 +6 位作者 许向军 陈莹 葛良 丁贤惠 丁小牛 杨倩 周志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皖南地区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主要致病基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10月于弋矶山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以步态不稳及肢体协调障碍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家族遗传史和(或)原因不明小脑、脑干萎缩的患者,收集其... 目的:探讨皖南地区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主要致病基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10月于弋矶山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以步态不稳及肢体协调障碍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家族遗传史和(或)原因不明小脑、脑干萎缩的患者,收集其外周血并提取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基因测序方法检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1、2、3、6、7、17和齿状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的致病基因突变,并分析相应疾病临床特点。结果:24例入组患者中,经基因测序证实15例(62.5%)家系先证者符合SCA3型,同时首次发现2例SCA1型患者(8.3%)。两型患者均表现成年发病,以进行性步态不稳、构音障碍或眼球运动障碍起病,伴随不同程度肌张力障碍,锥体外系、锥体系及周围神经受累表现。SCA3致病基因ATXN3的CAG异常重复数为(72.0±4.1)次,正常重复数为(16.9±4.9)次,14拷贝数为最常见的正常重复数,线性回归分析发现SCA3患者发病年龄与CAG异常重复数呈负相关(R 2=0.296,P =0.035),相关公式为:起病年龄=126.296-1.168×(CAG)n重复数。结论:SCA3和SCA1是皖南地区最常见的遗传性共济失调疾病类型,两者临床表现相似,并且均呈高度异质性,临床鉴别依赖致病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CAG扩增 临床表现 基因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急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赵守财 杨倩 +9 位作者 黄显军 尚贤金 汪文兵 许向军 杨科 徐阳 金凡夫 吴文倩 黄兰秀 周志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急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症状性亚急性及慢性ICAO行血管内治疗患者59例,根据Hasan等的DSA图像分类法,分析手术的成功率、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及90 d后的预后...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急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症状性亚急性及慢性ICAO行血管内治疗患者59例,根据Hasan等的DSA图像分类法,分析手术的成功率、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及90 d后的预后。结果:59例中48例成功再通,总体再通率81.36%。成功再通病例中A型21例(43.75%)、B型15例(31.25%)、C型9例(18.75%)、D型3例(6.25%);开通失败未再通11例,其中A型2例(18.8%)、B型1例(9.09%)、C型3例(27.27%)、D型5例(45.45%)。术中并发症包括癫痫发作1例(1.69%)、谵妄1例(1.69%)、血压升高3例(5.08%)、栓子移位并行支架取栓2例(3.39%)、动脉夹层2例(3.39%)。术后1周内并发症仅头痛1例(2.08%),无癫痫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平均随访(57.22±23.88)月,失访12例,均为再通成功者;死亡3例,1例死于癌症,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心脏病。再通组围手术期mRS 0~2分者与出院时及长期随访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4,P>0.05),但2例术中栓子移位,1例症状加重,mRS由3分增至4分;随访结束mRS 0~2分者28例(77.78%)。再通组与再通失败组mRS 0~2分者比较,长期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4,P<0.001),围手术期与出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再通组围手术期mRS评分值高于长期随访者(P<0.05),而未再通组围手术期mRS评分与长期随访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急性症状性ICAO在DSA图像分类下分层进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尤其是A型、B型。但闭塞的时间、部位及性质决定手术的再通率,栓子移位是术中缺血性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慢性颈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分类 mR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