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措施 被引量:4
1
作者 宋玉华 许凤仙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4期58-58,61,共2页
水稻稻水象甲是20世纪末传入中国的水稻上的重要检疫害虫,在中国大部分省市先后发生。目前已传入黑龙江省,有扩散蔓延的趋势,对该省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效做好稻水象甲的监测和防控,对保护该省的粮食生产安全,发展水稻生产具... 水稻稻水象甲是20世纪末传入中国的水稻上的重要检疫害虫,在中国大部分省市先后发生。目前已传入黑龙江省,有扩散蔓延的趋势,对该省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效做好稻水象甲的监测和防控,对保护该省的粮食生产安全,发展水稻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简要综述了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对今后如何加强稻水象甲的防控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发生规律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常春藤黑腐病及其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凤仙 胡小倩 +2 位作者 马杰 楼晓明 楼兵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0-623,共4页
中华常春藤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的园艺植物。2009年秋,在杭州西湖风景区发现该植物发生黑腐病。该病害主要发生在9月至11月,植物感病后,首先在叶片边缘、叶柄基部和匍匐幼茎处发病,发病初期形成水渍状黑色病斑,叶柄感病后缢缩黑色... 中华常春藤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的园艺植物。2009年秋,在杭州西湖风景区发现该植物发生黑腐病。该病害主要发生在9月至11月,植物感病后,首先在叶片边缘、叶柄基部和匍匐幼茎处发病,发病初期形成水渍状黑色病斑,叶柄感病后缢缩黑色坏死,在受侵害的叶片上出现较大的不规则形状的病斑,湿度大时,产生白色絮状菌丝,最后整根藤蔓枯死。田间发病中心明显,蔓延迅速,连片发病严重。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病健交界处分离病原菌株,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壁薄、无隔、纺锤形到窄椭圆形,大小为(18~25)μm×(4~5)μm,平均为19.3μm×4.7μm;子囊双层壁,每个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孢、无色透明、壁光滑,大小为(19~28)μm×(7~9)μm,平均为22.3μm×7.5μm。病原菌株的rDNA ITS序列长度为557 bp。通过对病原菌形态学观察与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侵染中华常春藤的菌株被鉴定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de Not,无性型为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 Corda。致病性试验表明,中华常春藤是葡萄座腔菌的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座腔菌 病原鉴定 ITS序列 地被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2.4-滴胺盐水剂防除水稻杂草效果研究
3
作者 宋京洙 许凤仙 张丽滨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3期40-42,共3页
为明确不同用量的860g/L2.4-滴胺盐水剂对水稻插秧田的狼巴草、野慈菇、三棱草的防除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株防效为85.8%~94.2%;鲜重防效为87.8%~96.6%。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施药后5天观察,各处理区水稻叶片上出现褐色斑... 为明确不同用量的860g/L2.4-滴胺盐水剂对水稻插秧田的狼巴草、野慈菇、三棱草的防除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株防效为85.8%~94.2%;鲜重防效为87.8%~96.6%。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施药后5天观察,各处理区水稻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没有死苗蹲苗现象发生;施药后10天观察,水稻生长发育正常。从安全、高效、经济的角度考虑,最适宜剂量为40~60mL/亩,方法为水稻插秧后20~30天,茎叶喷雾法均匀喷施,喷液量为每亩30kg。施药前排干田水,施药后1~2天灌水至3~5cm,保水5~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60g/L2.4-滴胺盐水剂 水稻插秧田阔叶和莎草科杂草 防除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凤仙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4期347-34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管道护理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套袋对柑橘小实蝇的防控效果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湾 江婷婷 +3 位作者 许凤仙 吴耀 徐文 施祖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7-150,共4页
2007-2009年连续3年在浙江大学果园监测柑橘小实蝇发生动态,调查其危害程度。结果显示,套袋梨区与不套袋梨区的柑橘小实蝇虫口数量和危害程度相差甚大,诱虫量后者比前者多5.35倍。2007—2008年套袋梨区在梨果采收前诱虫量很少,仅... 2007-2009年连续3年在浙江大学果园监测柑橘小实蝇发生动态,调查其危害程度。结果显示,套袋梨区与不套袋梨区的柑橘小实蝇虫口数量和危害程度相差甚大,诱虫量后者比前者多5.35倍。2007—2008年套袋梨区在梨果采收前诱虫量很少,仅占总诱虫量的0.25%,盛发期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梨果几乎不遭受柑橘小实蝇危害;而不套袋梨区在梨果采收前诱虫量占总诱虫量的6.06%,成虫盛发期在8月中旬-10月中下旬,覆盖着梨果的整个转色至成熟采收期,采收期梨果受害率高达78%~95%。由此表明,采取梨果套袋和及时捡拾落果并加以妥善处理,能显著减少柑橘小实蝇对梨果的危害程度,推迟和缩短成虫盛发期,是控制柑橘小实蝇的安全、环保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小实蝇 果实套袋 捡拾落果 有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橘小实蝇发生动态调查 被引量:9
6
作者 周湾 王建欣 +3 位作者 胡盛根 邱志刚 许凤仙 施祖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9-180,共2页
气候变暖导致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分布发生变化。杭州2006年首次发现橘小实蝇为害并发布橘小实蝇疫情。本文报道了浙北杭州2007-2009年橘小实蝇发生动态。
关键词 橘小实蝇 发生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乳加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水疗效观察及护理
7
作者 许凤仙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12期956-957,共2页
关键词 榄香烯乳 高聚金葡素 治疗 恶性胸水 护理 肿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简易肠内营养液
8
作者 许凤仙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12期943-943,共1页
关键词 肠内营养液 营养支持 外科营养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肠腔灌注化疗的护理
9
作者 许凤仙 吕时花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8期617-617,共1页
关键词 直肠癌 肠腔灌注化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寿螺的生物与生态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文 尉吉乾 +1 位作者 吴耀 许凤仙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370-372,共3页
福寿螺是世界性恶性入侵水生生物,在中国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其防治方法,取得了一些进展。近年来,重视研究高效、安全、环保的生物、生态防治法。主要综述近些年来福寿螺的生物与生态防治研究进展。
关键词 福寿螺 生物防治 生态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丙草胺水乳剂防除水稻田杂草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振兰 许凤仙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年第11期47-49,共3页
50%丙草胺水乳剂与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混用能有效防除水稻田中的稗草、狼巴草、野慈菇、三棱草,总株防效达80.3~84.8%,总鲜重防效达82.2~87.1%;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增产作用明显,较人工除草增产6.97%。从安全、高效、经济... 50%丙草胺水乳剂与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混用能有效防除水稻田中的稗草、狼巴草、野慈菇、三棱草,总株防效达80.3~84.8%,总鲜重防效达82.2~87.1%;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增产作用明显,较人工除草增产6.97%。从安全、高效、经济的角度考虑,最佳剂量为70~90ml/亩与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亩混用,方法为水稻插秧后5~7天,毒肥法撒施,水层3~5cm,保水5~7天。用肥量为每亩6公斤。该药剂具有安全性好、防效高、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建议大面积示范,以利于今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丙草胺水乳剂 水稻田杂草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