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压缩感知红外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许佳薇 韩军 丁良华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111,共5页
红外成像系统因其在信号的传输和信号转换环节中会受到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干扰,使红外成像系统生成的红外图像中产生多种噪声,导致红外图像的信噪比降低。针对红外图像受到多类噪声影响的问题,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迭代加权最小二乘算法设... 红外成像系统因其在信号的传输和信号转换环节中会受到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干扰,使红外成像系统生成的红外图像中产生多种噪声,导致红外图像的信噪比降低。针对红外图像受到多类噪声影响的问题,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迭代加权最小二乘算法设计了新的加权系数,并结合中值滤波算法设计了新的重构算法。首先利用中值滤波对信号进行红外图像的粗去噪,然后通过压缩感知的稀疏变换和观测矩阵进行细去噪,使观测值保留原信号的重要信息,最后通过重构算法得到去噪后的图像。在MATLAB中对算法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实验表明,该算法得到的图像的视觉效果接近原图像,在实际场景中有较好的去噪性能,峰值信噪比高于原SP算法高3~8 dB,高于迭代加权最小二乘算法5~1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图像去噪 LP范数 重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H)_(2)胶体对地下水中磷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许佳薇 张彩香 +2 位作者 黄书鑫 吕幽 范增辉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4-191,共8页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磷肥,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会导致地下水、周边河流和湖泊的磷污染。目前对于土壤及水环境中广泛分布的铁锰(氢)氧化物对磷的吸附能力和特征认识还存在不足。选取地下水...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磷肥,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会导致地下水、周边河流和湖泊的磷污染。目前对于土壤及水环境中广泛分布的铁锰(氢)氧化物对磷的吸附能力和特征认识还存在不足。选取地下水中活跃的胶体Mn(OH)_(2),开展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试验,考察地下水中pH值、离子强度对其吸附过程的影响,研究Mn(OH)_(2)固体及其胶体对磷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1)Mn(OH)_(2)固体及其胶体对磷的吸附过程均更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14和0.981),说明磷在Mn(OH)_(2)固体及其胶体上的吸附存在化学吸附,而Freundlich模型可更好地拟合Mn(OH)_(2)固体及其胶体对磷的等温吸附过程(相关系数R2为0.987和0.995),说明Mn(OH)_(2)固体及其胶体对磷的吸附为多层吸附;(2)由于Mn(OH)_(2)胶体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能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故Mn(OH)_(2)胶体对磷的吸附能力显著高于Mn(OH)_(2)固体;(3)离子强度升高可促进Mn(OH)_(2)固体及其胶体对磷的吸附;(4)随着pH值的升高,Mn(OH)_(2)胶体表面的Zeta电位降低至负值,而由于其吸附过程中存在化学吸附,依然能吸附带负电的磷酸根离子,且在pH值为10时Mn(OH)_(2)胶体对磷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值,但当pH值大于10时,pH值升高抑制了Mn(OH)_(2)胶体对磷的吸附;Mn(OH)_(2)胶体吸附磷后,Mn(OH)_(2)胶体与磷酸盐反应形成的新产物大量附着于表面形成松散多孔的层状结构,使胶体粒径显著增大。该研究结果可为锰胶体对地下水中磷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Mn(OH)2胶体 磷吸附 吸附动力学试验 等温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都县农业土壤养分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忌 张彩香 +3 位作者 许佳薇 徐雅 臧文赫 黎义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4,共7页
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分析赣南地区农业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对该地区农业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 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分析赣南地区农业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对该地区农业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的pH值为酸性,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小于50%,属于中等强度变异性,受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84 g/kg、1.17 g/kg、0.56 g/kg、19.11 g/kg;研究区三等养分土壤面积占48.79%,四等养分土壤面积占42.22%,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总体处于中等较缺乏状况;辖区梓山镇、黄麟乡、禾丰镇一带土壤养分评价等级较高,宜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特色农业,而贡江镇、罗坳镇、葛坳乡一带土壤养分评价等级较低,应适当控制氮磷肥的投入,确保钾肥的施用量,并强化该地区水土保持与监管工作。该研究结果可为于都县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都县 农业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 丰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