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递送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
1
作者 许伟攀 周行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9,共9页
微球是一种理想的药物递送系统,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负载在微球中的抗肿瘤药物能够以可控且持续的方式释放,从而增强疗效,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药物递送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乳化溶剂挥发法、相分离法、喷雾干燥法、微流控技... 微球是一种理想的药物递送系统,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负载在微球中的抗肿瘤药物能够以可控且持续的方式释放,从而增强疗效,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药物递送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乳化溶剂挥发法、相分离法、喷雾干燥法、微流控技术等。这些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根据制备材料的不同,药物递送微球可分为天然聚合物微球、合成聚合物微球和生物陶瓷微球。天然聚合物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合成聚合物微球机械性能优异,生物陶瓷微球因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特定的生物功能而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领域。药物递送微球治疗肿瘤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传统的化疗外,还包括光热疗法、光动力疗法、放射性栓塞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本文综述了当前微球作为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微球的临床转化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药物递送系统 控释技术 肿瘤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评价体系的探讨与实证--基于4省12县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郇 黄耀福 +3 位作者 陈伟 秦小珍 陈銮 许伟攀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18,共10页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构建科学的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缩小城乡差距、引导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现有评价多采取综合加权的分析方式,以绩效排名为导向,评价结果不易发现乡村建设实际面临的...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构建科学的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缩小城乡差距、引导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现有评价多采取综合加权的分析方式,以绩效排名为导向,评价结果不易发现乡村建设实际面临的问题与差距。在尊重乡村建设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的乡村建设评价指标和方法。通过对4省12县进行的调研分析发现,该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发现城乡差距和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包括建立乡村建设评价机制、实施以农房为核心的乡村建设行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城乡差距 指标体系 农房 就地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城居住建筑密度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37个县城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郇 姜俊浩 +1 位作者 许伟攀 黄耀福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104,共8页
县城是当前近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县城开发建设正在改变县城密度,重塑县城空间形态。密度是宜居性特征的重要指标,但受制于数据的缺乏,县城建筑密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晰。基于此,文章利用Mask R-CNN深度学习框架,识别了广东省除县... 县城是当前近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县城开发建设正在改变县城密度,重塑县城空间形态。密度是宜居性特征的重要指标,但受制于数据的缺乏,县城建筑密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晰。基于此,文章利用Mask R-CNN深度学习框架,识别了广东省除县级市外37个农业县县城的建筑轮廓,并通过划分县城的新区与旧区,探究县城新旧区建筑密度特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区域层面看,粤东、粤西地区的县城建筑密度高于粤北、珠三角地区;从县城层面看,县城新区的建筑密度普遍低于旧区的建筑密度。在影响因素方面,地形是影响县城建筑密度区域分异的主要因素,区域地形越复杂,建设受地形分割越严重,其建筑趋于分散,建筑密度因此越低。然而,地形仅对因山就势的旧县城的建筑密度有显著作用,对新区建筑密度则不存在显著影响。这主要是源于新区往往通过工业化技术手段进行土地平整,进而能够突破地形限制并开发建设高层小区住宅。县城的历史传承、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等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在当前新一轮的县城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尊重县城历史的建筑密度基础,保护传统建设肌理,制定合理的空间规划与建设安排,实现县城宜居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城 建筑密度 密度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景AI助力乡村建设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怡帆 许伟攀 李郇 《世界建筑》 2022年第11期20-21,共2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与深化,通过乡村建设评价查找和解决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村庄的分布散、规模庞大的特征,基于问卷统计的传统调查方式在收集乡村人居环境数据的工作中十分耗时耗力。研究借助...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与深化,通过乡村建设评价查找和解决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村庄的分布散、规模庞大的特征,基于问卷统计的传统调查方式在收集乡村人居环境数据的工作中十分耗时耗力。研究借助互联网开发了乡村建设协作平台——“村景拍拍”,通过众包的方式收集乡村图文,建立全国性的大规模村景图片数据库。本文进一步借助人工智能图像解译技术对村景图片的要素进行检测、识别与评估,初步实现对乡村建设的智能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评价 众包平台 村景 图像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