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常用肥料在马铃薯种植条件下肥力转化速率研究
1
作者 徐宁 张洪亮 +2 位作者 张荣华 许亚坤 王维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2种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时间,从而判断养分供给时间和能力,为确定科学施肥时间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2种肥料为处理,分别是硫酸钾、磷酸二铵。并设置3个土壤含水量处理,分别为25%、35%、45%。设定取样时间... [目的]研究2种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时间,从而判断养分供给时间和能力,为确定科学施肥时间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2种肥料为处理,分别是硫酸钾、磷酸二铵。并设置3个土壤含水量处理,分别为25%、35%、45%。设定取样时间,测定肥料剩余量并计算肥料的溶解量和溶解率。[结果]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分别在施肥后第5天和第56天时溶解量超过或接近50%,可将其标定最佳养分吸收期。磷酸二铵施入21 d后,肥料不再转化,整体上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磷酸二铵溶解能力增强,养分供应能力变大,但持续供养能力变弱。试验周期内硫酸钾养分释放比较平均,在土壤含水量25%和35%条件下,施肥后28 d内为养分高效供应期,28 d后养分供应趋于稳定。在土壤含水量45%条件下,施肥后49 d内为养分高效供应期。整体上看,含水量45%更有利于硫酸钾高效供养时间的延长。[结论]可将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的溶解能力作为肥料养分供应的指标,但只能应用于矿质元素类肥料,因有机肥料溶解后还涉及矿质化过程,对有机类肥料不具备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肥料 肥力转化 硫酸钾 磷酸二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混凝土不同磷石膏掺量对狗牙根根系特性及抗拔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杨嘉槊 吴彬 +2 位作者 康柔嘉 许亚坤 许文年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共8页
为研究植被混凝土磷石膏含量对基材理化性质、植物根系性征及整株抗拔力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磷石膏掺量(0%、3%、4.5%、6%、9%)以及不同生长期(90、120、150d)条件下,基材相关理化指标的测定、狗牙根根系监测和原位整株拉拔试验.结果表明... 为研究植被混凝土磷石膏含量对基材理化性质、植物根系性征及整株抗拔力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磷石膏掺量(0%、3%、4.5%、6%、9%)以及不同生长期(90、120、150d)条件下,基材相关理化指标的测定、狗牙根根系监测和原位整株拉拔试验.结果表明:磷石膏对基材容重、pH值和土壤磷含量具有显著影响;狗牙根根系网状结构显著增强了抗拔力,整株抗拔力随根系性状的改善而增大,3%掺量下抗拔力120d时高出0%掺量30.25%;适量磷石膏掺入显著促进了根系生长,3%掺量下根系总根长、根体积和根系生物量增加显著,此种情况下狗牙根根系固土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混凝土 磷石膏 根系形态 抗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城矿区煤层气主控因素分析及含气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许亚坤 王昆 张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0-174,共5页
为了定量研究煤层含气量,以永城矿区马桥北马庄详查区二2煤层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该区煤层气的控气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优选出了4个影响煤层含气量的因素作为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多变量静态模型GM(1,4)建立了符合该矿区煤层... 为了定量研究煤层含气量,以永城矿区马桥北马庄详查区二2煤层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该区煤层气的控气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优选出了4个影响煤层含气量的因素作为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多变量静态模型GM(1,4)建立了符合该矿区煤层气含量预测模型,并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绝对误差为-1.06~1.62 m L/g,同时利用构建的数学模型对区内另外3个钻孔的煤层含气量进行了预测,绝对误差为-1.29~0.97 m L/g,其误差较小,且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为该区深部以及未知区域的煤层气含气量预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含气量 灰色理论 GM(1 4)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树分析法在矿井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许江涛 邓寅生 +2 位作者 文广超 许亚坤 王海宁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5-409,共5页
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了影响矿井突水的主要因素;绘制了矿井突水事故树图,求出了其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阐述了各基本事件对引起事故发生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针对矿井... 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了影响矿井突水的主要因素;绘制了矿井突水事故树图,求出了其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阐述了各基本事件对引起事故发生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针对矿井突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所需采取的预防措施,为矿区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树 矿井水害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胡襄煤田煤层赋存特征及控气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文前 王昆 +1 位作者 许亚坤 冯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4,共6页
以河南胡襄煤田为研究区,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探讨了煤层厚度、煤层埋深、上覆基岩厚度、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以及变质程度等因素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得出了煤层厚度、埋深、上覆基岩厚度与煤层含气量的回归... 以河南胡襄煤田为研究区,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探讨了煤层厚度、煤层埋深、上覆基岩厚度、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以及变质程度等因素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得出了煤层厚度、埋深、上覆基岩厚度与煤层含气量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加,含气量有着增大的趋势,两者之间具有线性正相关关系;随着埋深和上覆基岩厚度的增加,含气量都有着先快速增大而后缓慢增大的趋势,且具有对数正相关关系;煤变质程度是二1煤层和二2煤层含气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之一,且含气量随Ro,max的增加而增大;次级褶曲向斜翼部和背斜轴部富气,且向抬升区域运移;断层或煤层露头线附近,含气量较小;断层的上升盘含气量明显小于下降盘;断层尖灭端附近,含气量大;煤层顶底板岩性对含气量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襄煤田 煤层气 赋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东地区上古生界含煤岩系构造-岩浆控煤作用样式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文前 郭新体 +3 位作者 王昆 黄婷 许亚坤 赵明珍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82,共7页
豫东地区广泛发育上古生界含煤岩系。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剖面资料,区域研究和局部典型解剖相结合,通过豫东地区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对煤层赋存状态的影响研究,建立了构造-岩浆控煤作用模式。豫东地区发育4大类13亚类构造-岩浆控煤样... 豫东地区广泛发育上古生界含煤岩系。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剖面资料,区域研究和局部典型解剖相结合,通过豫东地区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对煤层赋存状态的影响研究,建立了构造-岩浆控煤作用模式。豫东地区发育4大类13亚类构造-岩浆控煤样式。大型褶皱隆起和坳陷边界断裂控制了富煤带的发育,坳陷内部褶皱和断裂控制了煤层的赋存状态。同沉积背斜造成煤系地层向轴部抬升变浅和厚度减薄,同沉积向斜轴部煤层埋深增大,反相褶皱对煤层埋深、厚度有较大影响。后期活动断裂未对煤层厚度和形态造成影响,仅造成下降盘煤层埋深增大,反转构造影响到煤层埋深变化或抬升剥蚀。岩浆活动是造成煤层吞噬和变质程度增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活动 控煤样式 含煤岩系 豫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DP600和DC54D涂胶与未涂胶电阻点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慈 袁新建 +1 位作者 许亚坤 黎秀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88-93,共6页
对异种钢不同板厚涂胶与未涂胶DP600双相钢和超低碳DC54D电阻点焊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不同焊接时间下焊接接头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拉剪性能及扫描断口。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焊接时间的延长,焊点直径增大。当焊接时间为2周波时,热影响... 对异种钢不同板厚涂胶与未涂胶DP600双相钢和超低碳DC54D电阻点焊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不同焊接时间下焊接接头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拉剪性能及扫描断口。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焊接时间的延长,焊点直径增大。当焊接时间为2周波时,热影响区为"半月形",延长焊接时间,熔核形状由"蝶形"转变为"椭型"。由于DC54D对熔核区碳含量的稀释作用,熔核区显微硬度低于热影响区硬度。拉伸-剪切试验中,当焊接时间为13-19周波时,涂胶与未涂胶接头拉剪强度趋于稳定。未涂胶接头的最大拉剪强度为5.45kN,涂胶接头的最大拉剪强度为5.15kN。当焊接电流为9kA、电极压力为2.6kN、焊接时间为13-19周波时,涂胶的焊接接头能得到优异的力学性能,但是比未涂胶接头略差。未涂胶与涂胶接头断裂均发生在DC54D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600 DC54D 涂胶接头 熔核形成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富源一带晚二叠世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江峰 许亚坤 +1 位作者 邵龙义 赵彩凤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8-91,97,共5页
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等工作,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煤田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共识别包括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等4个层序界面,将云南富源一带晚二叠世含煤岩系—宣威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云南富源一带晚二叠世成煤过程中,在河流... 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等工作,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煤田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共识别包括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等4个层序界面,将云南富源一带晚二叠世含煤岩系—宣威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云南富源一带晚二叠世成煤过程中,在河流冲积平原靠陆一侧,在最大海泛面附近,泥炭堆积速率和海平面上升速率持平,沉积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沉积时间的持续累积,形成厚煤层。海侵体系域成煤最好,高位体系域也是煤层形成期,低位体系域最不利于成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 层序地层 层序界面 聚煤规律 富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夏煤田断块运动与构造特征的形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昆 许亚坤 方忆刚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48,共5页
从聚煤期构造的活动特点出发,结合河南省东部永夏煤田的主要构造特征,初步探讨了区内的断块运动,指出研究区是基底断块控制盖层构造形态的典型例子,区内普遍存在"反相"褶皱是由于地史时期永夏煤田各断块的相对升降运动在发生... 从聚煤期构造的活动特点出发,结合河南省东部永夏煤田的主要构造特征,初步探讨了区内的断块运动,指出研究区是基底断块控制盖层构造形态的典型例子,区内普遍存在"反相"褶皱是由于地史时期永夏煤田各断块的相对升降运动在发生着反复变化。由于基底断裂及石炭二叠纪沉积期同沉积断裂的存在,再加上燕山运动及其以后的构造应力场,共同导致了永夏煤田现今构造形迹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夏煤田 断块运动 “反相”褶皱 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育秧棚稻草覆盖繁育马铃薯商品薯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宁 张洪亮 +1 位作者 张荣华 许亚坤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11期55-56,共2页
黑龙江垦区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66.7万hm^2,水稻育秧棚38万栋,折合土地面积约1.4万hm^2。育秧结束后大部分空置,造成资源的浪费。但是多数水稻育秧棚的二次利用研究都是按照传统垄作方法种植作物,因此大中型育秧棚综合利用后,次年育苗前... 黑龙江垦区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66.7万hm^2,水稻育秧棚38万栋,折合土地面积约1.4万hm^2。育秧结束后大部分空置,造成资源的浪费。但是多数水稻育秧棚的二次利用研究都是按照传统垄作方法种植作物,因此大中型育秧棚综合利用后,次年育苗前的平地散墒工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多数农户在水稻苗移栽后将育秧棚闲置。经过多年的栽培试验、示范、摸索出一套水稻育秧棚稻草覆盖繁育马铃薯商品薯高产技术,包括种薯选择、整地、播种稻草覆盖、田间管理和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繁育 水稻育秧棚 稻草覆盖 商品薯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育秧棚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洪亮 徐宁 +1 位作者 张荣华 许亚坤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7期40-41,共2页
通过对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中不同盖草厚度进行对比试验,探索不同盖草厚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马铃薯稻草覆盖厚度为10cm时,马铃薯的单株产量、单株薯数和产量均最高,分别是0.71kg、6.4个和28.26t/hm^2,可作... 通过对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中不同盖草厚度进行对比试验,探索不同盖草厚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马铃薯稻草覆盖厚度为10cm时,马铃薯的单株产量、单株薯数和产量均最高,分别是0.71kg、6.4个和28.26t/hm^2,可作为适宜的稻草覆盖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育秧棚 马铃薯 免耕栽培 盖草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干物质含量、增长率不同年度随收敛式有效积温变化的趋势分析
12
作者 徐宁 张洪亮 +2 位作者 张荣华 许亚坤 王维峰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84,共8页
本试验以延薯4号为供试马铃薯品种,于2019—2020年连续整株取样,分别烘干并测定各器官(叶片、茎、根和块茎)的干物质含量,同时记录当地每日最高温和最低温并计算平均温度,继而分析干物质含量、干物质增长率与收敛式有效积温间的关系。... 本试验以延薯4号为供试马铃薯品种,于2019—2020年连续整株取样,分别烘干并测定各器官(叶片、茎、根和块茎)的干物质含量,同时记录当地每日最高温和最低温并计算平均温度,继而分析干物质含量、干物质增长率与收敛式有效积温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20年各器官干物质含量与收敛式有效积温的相关性较好,且好于2019年,但2019年除块茎的R2值较低外,其余R2值均接近0.7;叶、茎干物质增长率和收敛式有效积温的相关性较好,根、块茎则不佳,但2019年的块茎除外。叶片干物质含量2020年变化平稳,未出现2019年干物质回流块茎降低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情况;2019年茎干物质含量稍高于2020年,二者均呈线性变化;根干物质含量呈阶梯式变化,2019年平稳期偏早,结束时间与2020年接近;块茎干物质含量呈波动变化,2020年较2019年变化幅度增大。叶片和茎干物质增长率两年度均在前期呈波动性变化,且茎干物质增长率2020年波动大于2019年,2020年数值出现顶点,2019年则未到达;两年度根干物质增长率呈现出三峰二谷的变化规律;块茎两年度呈现3个波峰,且2020年周期较2019年有所延后。综合来看,通过本研究所得数据可判定出叶、茎、根和块茎干物质增长关键时期和所对应的收敛式有效积温节点,继而可判定出块茎生长期和淀粉积累期对应的收敛式有效积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收敛式有效积温 干物质含量 干物质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本地块养分数据的尖山农场土壤肥力变化规律分析
13
作者 徐宁 张洪亮 +2 位作者 张荣华 高世杰 许亚坤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通过对地处黑土核心区的北大荒农垦集团尖山农场有限公司各管理区基本地块土壤养分年度状况分析,获得了该地区土壤在长期人为耕作条件下的近五年养分变化规律,为今后该地区黑土地保护措施的制定和科学施肥耕作方式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地处黑土核心区的北大荒农垦集团尖山农场有限公司各管理区基本地块土壤养分年度状况分析,获得了该地区土壤在长期人为耕作条件下的近五年养分变化规律,为今后该地区黑土地保护措施的制定和科学施肥耕作方式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试验采用连续跟踪调查的方式,对尖山农场443个地块进行连续5年(2015-2019)的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数据跟踪测定和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的计算,并对各管理区土壤养分变化规律进行分别论述。结果表明,尖山农场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为上升,碱解氮含量变化趋势为下降,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为波动性,且在波动中上升,pH值和土壤综合肥力指数随年份的增加呈“V”字形变化,并在波动中上升。整体看,近年来尖山农场土壤养分条件处于回升阶段,据分析土壤养分提升过程中秸秆还田、科学施肥、大型农机和免耕农机的使用起到正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基本地块 土壤肥力 变化规律 综合肥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与肥料配比对马铃薯全粉加工品种大西洋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徐宁 张荣华 +1 位作者 张洪亮 许亚坤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5期65-66,共2页
在哈尔滨市阿城农场的自然和土壤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产量与密度及氮磷钾施肥量的4因子5水平2次正交旋转组合效应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钾肥>磷肥>氮肥>密度,不同施肥、密度都... 在哈尔滨市阿城农场的自然和土壤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产量与密度及氮磷钾施肥量的4因子5水平2次正交旋转组合效应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钾肥>磷肥>氮肥>密度,不同施肥、密度都有最佳值,施肥过量或不足、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马铃薯产量。各因素间对产量影响皆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通过在以产量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下寻优得到最佳的因素组合水平:密度72 675~77 325株/hm^2、纯N 113.70~140.25 kg/hm^2、P_2O_585.95~104.55 kg/hm^2、K_2O 158.4~177.9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马铃薯 大西洋 密度 肥料配比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豫东煤系气资源勘探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小东 张硕 +3 位作者 许亚坤 王昆 张鹏 朱春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2-181,共10页
为了预测煤系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研究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系统分析了影响煤系气的生成条件、储层条件、含气条件及地质条件等因素,建立了豫东地区煤系气有利区预测的评价体系,结合模糊数学的计算方法,最终得到了相应的综合评价系数。... 为了预测煤系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研究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系统分析了影响煤系气的生成条件、储层条件、含气条件及地质条件等因素,建立了豫东地区煤系气有利区预测的评价体系,结合模糊数学的计算方法,最终得到了相应的综合评价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初步预测豫东地区煤系气最有利区块位于ⅱ1和ⅳ1区块,综合评价系数为0.808和0.788。两区块良好的含气性和储层条件,表现出更有利于煤系气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地区 煤系气 模糊数学 有利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东马桥详查区煤系气成藏地质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小东 朱春辉 +2 位作者 林俊峰 许亚坤 王昆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46,共7页
为了探讨豫东煤系气生成、资源赋存规律和成藏可能,指导区内煤系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以马桥详查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地质和储层地质条件,结合煤岩镜质体反射率、有机碳含量,以及孔渗性、吸附性等物性测试结果,剖析了煤系储层的空间... 为了探讨豫东煤系气生成、资源赋存规律和成藏可能,指导区内煤系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以马桥详查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地质和储层地质条件,结合煤岩镜质体反射率、有机碳含量,以及孔渗性、吸附性等物性测试结果,剖析了煤系储层的空间分布及物性特征,探讨了煤系生烃潜力和成藏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区内煤系烃源岩为煤层和泥岩层,其中煤中镜质组含量高,变质程度深,生烃量大,为主要生气母质,而泥岩中有机质含量较低,生气能力有限。(2)煤体内微孔多,吸附能力强,加之砂、泥岩储层致密,孔隙度小,渗透率低,排驱压力较大,不利于气体的运移。(3)煤系经历了晚三叠世、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两期生烃高峰,期间煤层中气体压力较高,可以突破顶板泥岩的排驱压力运移至砂、泥岩层,但其富集成气藏的可能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桥详查区 煤系气 储层物性 埋藏史 热演化史 生烃史演化 成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夏煤田山西组煤系非常规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许亚坤 张鹏 王昆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46,共9页
以煤田地质钻探、测井、录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石学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压汞实验、岩电实验、等温吸附测试等,对研究区非常规气的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泥岩平均有机碳含量大于1%,有机质成熟度1.69%~2.33%,处于... 以煤田地质钻探、测井、录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石学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压汞实验、岩电实验、等温吸附测试等,对研究区非常规气的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泥岩平均有机碳含量大于1%,有机质成熟度1.69%~2.33%,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主要干酪根类型为Ⅲ型,显微组分以壳质组为主,惰质组最少,正处于生气高峰期;储层类型为低孔特低渗型,有利于气体储集,且砂岩储层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泥岩多夹杂粉砂岩、泥质砂岩,脆性矿物含量高;煤层平均含气量14.35 m^ 3/t,砂泥岩平均含气量0.47 m^ 3/t,估算区内非常规气资源量约1634.23×10^8~2819.77×10^8 m^ 3,对比邻近区块牟页1井和美国主要页岩气产地,均表明研究区具备非常规气形成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夏煤田 山西组 煤系非常规气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植被混凝土饱和持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亚坤 张保华 +2 位作者 程虎 高贤 邓玮玮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1期172-173,共2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植被混凝土掺入不同添加量的生物炭后饱和持水量的变化,以期为生物炭在植被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植被混凝土饱和持水量明显增大,是原植被混凝土的1.09~1.36倍。随着时间推移,饱...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植被混凝土掺入不同添加量的生物炭后饱和持水量的变化,以期为生物炭在植被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植被混凝土饱和持水量明显增大,是原植被混凝土的1.09~1.36倍。随着时间推移,饱和持水量逐渐增大,添加生物炭的植被混凝土饱和持水量增大效果更明显,最大增大幅度为35.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混凝土 生物炭 饱和持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石膏掺量对植被混凝土基材肥力和狗牙根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逗逗 许亚坤 +2 位作者 杨嘉槊 吴彬 许文年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60-66,共7页
探究不同磷石膏掺量对植被混凝土基材肥力和狗牙根生长的影响,以为植被混凝土基材配方的改良提供借鉴.以磷石膏为原料进行室外种植试验,对植被混凝土基材掺入不同比例的磷石膏,对比分析各处理的基材肥力和植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探究不同磷石膏掺量对植被混凝土基材肥力和狗牙根生长的影响,以为植被混凝土基材配方的改良提供借鉴.以磷石膏为原料进行室外种植试验,对植被混凝土基材掺入不同比例的磷石膏,对比分析各处理的基材肥力和植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磷石膏掺量对植被混凝土基材肥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S1(1∶1)处理时,基材容重、pH减小,基材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植物生物量提高.以S2(1∶2)和S3(0∶1)处理会恶化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减小植物生物量.植物生物量与基材养分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关系,不同的基材肥力条件对植物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也有所不同.综合考虑,合适的磷石膏掺量可以显著优化基材肥力,提高植物生物量,建议掺入磷石膏的比例为润智生态改良剂:磷石膏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混凝土 磷石膏 肥力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夏煤田可采煤层发育特征与沉积控制
20
作者 许亚坤 王昆 《中国矿业》 2021年第4期218-223,共6页
为系统了解永夏煤田煤层发育特征,对永夏煤田以往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可采煤层为山西组的二2煤层、下石盒子组的三2煤层和三4煤层。其中,二2煤层是主力可采煤层,区内大部分可采,结构单一,层位稳定,平均厚度2.67m;... 为系统了解永夏煤田煤层发育特征,对永夏煤田以往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可采煤层为山西组的二2煤层、下石盒子组的三2煤层和三4煤层。其中,二2煤层是主力可采煤层,区内大部分可采,结构单一,层位稳定,平均厚度2.67m;其他可采煤层均为局部可采,结构复杂,含1层到多层夹矸,平均厚度1.08~1.46m,煤层稳定性相对较差。可采煤层形成于两大沉积体系,即二2煤层以下的潮坪-潟湖沉积体系和二2煤层以上的三角洲沉积体系,煤层厚度和煤层结构主要受研究区内泥炭沼泽持续发育时间、基底形态、碎屑物供给及河流冲刷作用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采煤层 发育特征 沉积控制 稳定性 永夏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