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谈唐诗英译的差异与重建──读《乌衣巷》英译与许渊冲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之所 谢艳明 《设计艺术研究》 1996年第4期89-90,96,共3页
关键词 唐诗英译 许渊冲 历史文化 唐诗三百首 文化差异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译文 诗的格律 重读音节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2005年的新词语: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共变异 被引量:4
2
作者 许之所 周莉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6期105-107,共3页
语言变异是语言交际中常见的言语现象,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语言变异与社会生活及社会心理关系密切。2005年,我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深刻的变化,这促使语言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异,其中,最为明显... 语言变异是语言交际中常见的言语现象,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语言变异与社会生活及社会心理关系密切。2005年,我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深刻的变化,这促使语言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异,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涌现出了大批的新词语。主要表现为:一是从词义上来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二是从词语的产生方式来看,采用缩略、仿造、创新等多种表现方式。文章就这一语言变异现象进行论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语言变异 社会心理 新词语 2005年 汉语 词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姐”词义演变及其成因 被引量:2
3
作者 许之所 李岩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7年第2期104-105,共2页
一、引言 称呼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用来打招呼表示彼此关系的词语。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指称同一对象的称呼语不同。近年来,社交场合中表示名称的称呼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曾经一度占主导地位的“同志”“师傅”逐渐被“小姐”“先生... 一、引言 称呼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用来打招呼表示彼此关系的词语。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指称同一对象的称呼语不同。近年来,社交场合中表示名称的称呼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曾经一度占主导地位的“同志”“师傅”逐渐被“小姐”“先生”等取而代之,并在全社会流行开来。这不仅仅涉及语言学问题,也涉及到社会文化等因素。“小姐”是汉语语言的称呼语,在语言的长期演变过程中,“小姐”一词走过了一段坎坷的历程,其命运更是大起大落。其词义的褒贬几经沉浮。近几年来,不少媒体也对“小姐”一词的语义演变和围绕“小姐”语义展开了许多讨论,如《“小姐”一词沉浮录》,(《学汉语》1995年12期,1996年1期)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姐” 词义演变 汉语语言 成因 社会文化 语义演变 称呼语 言语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球化趋势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许之所 李霄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16-118,共3页
全球化趋势对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重大影响,教育也不例外,尤其是在英语教学方面,影响较为深远。从教学手段、受教群体、教学意识,乃至教学忧患等方面的问题,无不值得深思探讨。
关键词 全球化 英语语言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News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By Applying Adaption Theory
5
作者 许之所 胡云龙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年第10期28-29,共2页
News is an important medium to transmit social information and reflect social reality. Its effects are irreplaceable and the news language which is a carrier to spread information is in fact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News is an important medium to transmit social information and reflect social reality. Its effects are irreplaceable and the news language which is a carrier to spread information is in fact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society, economy and culture. In order to exert its function to gain different social ends, the presentation of news language own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Verschueren's Adaption Theory to have the final conclusion that the adaption to the social, mental and physical world is the key elemen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riginality in news langu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S LANGUAGE Adaption Theory PRAGMA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Comments in Micro-blogs from Different Social Status
6
作者 许之所 刘云龙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年第9期51-53,共3页
The study mak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mments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social status in their Mini-blogs.It aims to find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ose differences by analyzing the underlying ... The study mak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mments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social status in their Mini-blogs.It aims to find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ose differences by analyzing the underlying causes and provid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how to build a more harmonious public platform,which is of its great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log linguistic feature language varie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短信中“语码转换”现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7
作者 许之所 郑晓曦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7年第12期65-66,共2页
引言 手机短信以其内容简短、精炼的特点而著称,发送和接收手机短信特别是SMS(文字短信)已成为大众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交际手段。文字短信受日常言语交际用语的影响,也呈现出语码频繁转换的现象,并且由于手机短信使用者以中青年... 引言 手机短信以其内容简短、精炼的特点而著称,发送和接收手机短信特别是SMS(文字短信)已成为大众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交际手段。文字短信受日常言语交际用语的影响,也呈现出语码频繁转换的现象,并且由于手机短信使用者以中青年为主,语码转换呈现出频率大、类型多样等特点,有着丰富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研究 手机短信 语码转换 社会 文字短信 交际手段 传递信息 交际用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湖北郧西方言中“也是”与“真是”句式的用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广芳 许之所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3期33-34,共2页
在湖北郧西方言中,“也是”与“真是”句式都可用来表达不满、抱怨的情感,只是这两种句式在使用人群、地域和表达情感的程度上略有不同,有时还可以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也真是”句式来表达不满、抱怨的情感。
关键词 也是 真是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型理论对“打”字的语义阐释
9
作者 李思思 许之所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1年第8期66-68,共3页
作为一种新的概念构建模式,原型理论对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本文从该理论出发,分析了汉语多义动词"打"的语义范畴结构,为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打"的复杂语义理清了思路。
关键词 原型理论 一词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域理论看英语政治语篇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之所 邹薇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7年第3期16-18,共3页
零、引言 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指我们使用的语言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并受到语境的制约。该理论由Halliday首次提出,是在Firth 1962年的情景语境理论的基础发展起来的。Firth把语域定义为“根据用途区分不同... 零、引言 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指我们使用的语言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并受到语境的制约。该理论由Halliday首次提出,是在Firth 1962年的情景语境理论的基础发展起来的。Firth把语域定义为“根据用途区分不同的语言”,它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所用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风格。第二种含义指特定群体所用的特定语言。Halliday认为语域是个语义概念,他把语域看作是通常和某一情景类型相联系的意义结构,并且将决定语言特征的情景因素归纳为以下三种: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这三者称为语域变量。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语言发生的话题、讲说者及其他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话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和媒介。语域变量中的任何一项发生改变都会导致意义的变化,引起语言的变异,由此而产生不同的语言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域理论 HALLIDAY 语言特征 语篇 政治 英语 系统功能语法 语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