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建民 许 奕 田建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73-77,共5页
介入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但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低,复发率高,如何提高颅内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是该技术的要点和难点。动脉瘤微导管的双弯... 介入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但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低,复发率高,如何提高颅内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是该技术的要点和难点。动脉瘤微导管的双弯塑型、横向成篮、篮外填塞、分部填塞及瘤颈重塑型技术可明显提高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常见的并发症有术中出血、血栓栓塞、血管痉挛等,迅速继续填塞动脉瘤是处理术中出血最有效的措施;实施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释放血性脑脊液,辅以抗凝及“3H”治疗是防治脑血管痉挛和血栓栓塞的的关键。对于特别宽颈及梭形动脉瘤,无法单纯采用GDC治疗,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是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正确的支架选择,防止支架移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确切疗效需进一步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脱弹簧圈(GDC)在颅内动脉瘤腔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明华 程英升 +8 位作者 顾斌贤 陈君彦 方 淳 徐 涛 刘建民 许 奕 周晓平 洪 波 赵文元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评价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术的效果和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应用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70例273枚。其中5例在载瘤动脉内支架置放后再行瘤腔内GDC栓塞。临床表现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36例,脑神经压迫症状18例,其他16例。131例在栓... 目的:评价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术的效果和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应用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70例273枚。其中5例在载瘤动脉内支架置放后再行瘤腔内GDC栓塞。临床表现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36例,脑神经压迫症状18例,其他16例。131例在栓塞后3~15个月作了随访血管造影。结果:262例265枚动脉瘤栓塞成功,8例手术失败。动脉瘤完全闭塞或几近完全闭塞(闭塞范围>95%)217枚,大部闭塞(闭塞范围70%~95%)31枚,部分闭塞(闭塞范围<70%)17枚,与手术相关的死亡4例,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18例(其中13例经处理后无后遗症;4例轻残;1例重残)。随访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复发9例,均为原部分栓塞患者。结论:颅内动脉瘤腔内GDC完全致密填塞的效果肯定,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者经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 GDC 血管内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