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显微镜下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计江东 于焱 +1 位作者 袁志兰 孙红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下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38只眼)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所有手术步骤,包括裂孔定位与冷凝皆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不放视网膜下液而通过前房穿刺软化眼球。... 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下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38只眼)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所有手术步骤,包括裂孔定位与冷凝皆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不放视网膜下液而通过前房穿刺软化眼球。根据裂孔的位置,采用经修剪过的硅胶海绵块进行节段性外加压。无一例采用环扎。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及冷凝反应均清晰可见,一次手术视网膜完全复位35只眼(92.1%),手术中没有发生巩膜穿通及眼内出血等术中并发症,术后反应轻微,无一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加重。末次随访矫正视力在0.3以上者21只眼,0.1~0.3者11只眼,小于0.1者6只眼;最终视力提高29只眼,不变7只眼,下降2只眼。结论手术显微镜下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操作精细、简单方便,直视下视野清晰、裂孔冷凝、定位可靠且提高了手术效率;而以最小量手术为原则确保了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两者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手术显微镜 最小量 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晓红 袁志兰 +1 位作者 于焱 计江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2132-213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总结我院眼科2007-01/2008-01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有晶状体眼(198例)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低眼压性浅前房发生3例,高眼压性浅前房1...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总结我院眼科2007-01/2008-01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有晶状体眼(198例)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低眼压性浅前房发生3例,高眼压性浅前房1例,术后低眼压2例,术后眼压药物控制不良需二次手术1例。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经典手术,不需要特殊设备,不需要特殊技术,但是需要极其精细轻柔的操作,抗代谢药物恰到好处的应用,可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并发症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或不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严重PDR伴黄斑皱褶移位 被引量:5
3
作者 谢瞻 刘庆淮 计江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8-672,共5页
目的:观察性研究25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黄斑皱褶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01/2017-12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病房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严重PDR伴黄斑皱褶移位的患者36例36眼的临床... 目的:观察性研究25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黄斑皱褶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01/2017-12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病房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严重PDR伴黄斑皱褶移位的患者36例36眼的临床资料,其中2016-01/12入院的患者18例18眼纳入对照组,行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2017-01/12入院的患者18例18眼纳入联合组,行25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观察术前,术后7d,1、3、6mo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区厚度(CMT)、眼压及并发症。结果:术后6mo,两组患者BCVA较术前显著提高(均P<0.05);联合组CMT小于对照组(P<0.001)。术后6mo内,联合组中2眼(11%)高眼压、1眼(6%)黄斑水肿;对照组1眼(6%)高眼压,1眼(6%)黄斑前膜,1眼(6%)玻璃体积血,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均P=1.000)。结论:采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严重PDR伴黄斑皱褶移位能安全有效地提高患者视力及降低黄斑中心区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膜剥除 玻璃体切割术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黄斑水肿 黄斑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穿刺放液在23G玻璃体切除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中的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丁宇华 刘庆淮 计江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观察巩膜全层切开、原位穿刺放液术在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纳入2015-04/2017-04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20例20眼,所有患... 目的:观察巩膜全层切开、原位穿刺放液术在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纳入2015-04/2017-04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20例2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改良巩膜穿刺放液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术中穿刺放液的成功率,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等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一次顺利放出脉络膜上腔液体。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眼压7.00±2.05mmHg,术后3mo时平均眼压为15.38±2.66mmH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为90%(18/20),最终视网膜复位率为95%(19/20)。结论:改良巩膜穿刺放液在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可简化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巩膜穿刺放液 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塞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晓宇 计江东 刘庆淮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观察消毒空气填塞在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共有17例(17只眼)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被纳入此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消毒空气填塞术... 目的观察消毒空气填塞在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共有17例(17只眼)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被纳入此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消毒空气填塞术。其中15只眼同时进行了白内障手术,2只眼为人工晶状体眼。有11只眼视网膜脱离的范围累及黄斑,6只眼尚未累及。裂孔位置均位于上方9点至3点方位,裂孔为1/2 PD至4 PD大小,伴有明显玻璃体视网膜牵引(PVR C1级及以下)。手术采用25G玻璃体切除系统。术前完善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镜等检查,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1 d至3个月视网膜复位率、视力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3个月复查,所有17只眼的裂孔封闭,视网膜完全复位,复位率达100%。术后3个月视力提高率达76.5%。术后有1只眼出现眼压升高(5.88%)。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塞对于治疗裂孔为于上方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填塞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与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被引量:1
6
作者 计江东 颜舫 +1 位作者 许时 杨兴林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观察比较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与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 1月~ 2 0 0 0年 6月所手术的有完整随访记录的 76例 (81只眼 ) ,其中 37只眼行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术 ,44只眼行自体球结膜移植术 ,术... 目的 观察比较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与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 1月~ 2 0 0 0年 6月所手术的有完整随访记录的 76例 (81只眼 ) ,其中 37只眼行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术 ,44只眼行自体球结膜移植术 ,术后随访 12~ 31月 ,平均 19月。结果 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组 2只眼复发 ,复发率5 .41% ,自体结膜移植组 9例复发 ,复发率 2 0 .45 %。两组复发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x2 =3.89,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翼状胬肉 治疗 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 自体结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