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媒体示教系统在岩石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计桂霞 陈华 徐丽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3年第4期72-73,共2页
多媒体示教系统是由显微镜-摄像头-计算机-投影仪组成的,是对声、图、文一体化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存储、显示等技术的集合体.它在岩石学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灵活多样,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多媒体示教系统是由显微镜-摄像头-计算机-投影仪组成的,是对声、图、文一体化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存储、显示等技术的集合体.它在岩石学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灵活多样,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岩石学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示教系统 岩石学 教学质量 显微镜 摄像头 计算机 投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粒度分析在阿尔金山隆升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亚东 刘永江 +2 位作者 常丽华 ANDREA B.Rieser 计桂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山体隆升必然制约两侧盆地的沉积,这种约束体现在盆地的沉积响应上。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的阿尔金山,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自第三纪以来发生了多次隆升事件,其中以早更新世末的一次最为强烈。本次研究在阿尔金山山前红三旱一号剖面干柴... 山体隆升必然制约两侧盆地的沉积,这种约束体现在盆地的沉积响应上。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的阿尔金山,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自第三纪以来发生了多次隆升事件,其中以早更新世末的一次最为强烈。本次研究在阿尔金山山前红三旱一号剖面干柴沟组自下而上不同层位选取典型的沉积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薄片矿物鉴定和粒度分析,发现沉积区柴达木盆地的沉积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受阿尔金山多期次隆升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其各方面的沉积特点受到物源区的控制。研究表明,始新世时(下干柴沟组)物源区阿尔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没有发生明显的快速隆升,到渐新世(上干柴沟组)阿尔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开始发生强烈的快速隆升,沉积区气候变得明显干旱。中新世到上新世(下、上油砂山和狮子沟组)红三旱地区整体处于抬升阶段,可能阿尔金山相对于沉积盆地区不具有明显的地形高差,到早更新世(七个泉组)阿尔金山开始发生急剧隆升,相对于柴达木盆地沉积区在地形上出现巨大的相对高差,这一隆升事件目前仍在持续。该研究也为青藏高原的多次隆升和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析 阿尔金山 柴达木盆地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红三旱地区始新世—渐新世砂岩物源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欢 刘永江 +2 位作者 袁四化 计桂霞 李伟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7,共8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红三旱一号三高点上、下干柴沟组砂岩的骨架矿物成分的模式分析显示,始新统—渐新统砂岩的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根据古水流推断物源区主要为阿尔金山。结合上、下干柴沟组砂岩成分模式分析的标准偏差对比和骨架矿物... 柴达木盆地西部红三旱一号三高点上、下干柴沟组砂岩的骨架矿物成分的模式分析显示,始新统—渐新统砂岩的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根据古水流推断物源区主要为阿尔金山。结合上、下干柴沟组砂岩成分模式分析的标准偏差对比和骨架矿物成分平均含量的变化特征,认为渐新世时(上干柴沟组)阿尔金山存在一期隆升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骨架矿物成分 山体隆升 柴达木盆地 阿尔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达断陷深部火山岩识别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福红 王东坡 +1 位作者 张新荣 计桂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00-402,共3页
安达断陷深部发育火山岩。火山岩的产状多为层状、似层状和丘状。在白垩系沙河子组至营城组沉积期间有3次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形成了爆发相、溢流相和次火山岩相火山岩。火山岩的形成与分布与深大断裂有关,深大断裂薄弱部位或交叉部位,往... 安达断陷深部发育火山岩。火山岩的产状多为层状、似层状和丘状。在白垩系沙河子组至营城组沉积期间有3次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形成了爆发相、溢流相和次火山岩相火山岩。火山岩的形成与分布与深大断裂有关,深大断裂薄弱部位或交叉部位,往往是火山喷出的通道。火山岩相在地震剖面上有不同的反射特征,其最突出的就是具有强烈的振幅反射。断陷内部的火山岩与盆地的形成、区域构造和油气的聚集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断陷 地震反射 振幅 区域构造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在野外地质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韩涛 计桂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33-234,共2页
针对野外地质实习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介绍GPS的比较参数坐标校正方法,提供了一种适合野外教学的简易坐标转换模型,解决了GPS坐标与地形图配准问题。GPS定位、导航功能和数字填图系统的综合利用,丰富了野外实践教学内容,对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野外地质实习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介绍GPS的比较参数坐标校正方法,提供了一种适合野外教学的简易坐标转换模型,解决了GPS坐标与地形图配准问题。GPS定位、导航功能和数字填图系统的综合利用,丰富了野外实践教学内容,对改进教学方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教学 野外地质实习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质岩实践教学数据库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玉芬 计桂霞 +1 位作者 于介江 李宝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54,共3页
为适应现代地学教学改革要求,建立了变质岩实践教学数据库。该数据库以吉林省通化地区早元古代变质岩为基础,应用的是Authorware软件,该数据库由29个子数据库和若干基本文件组成,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掌握和易于操作等特点,是地学专业高... 为适应现代地学教学改革要求,建立了变质岩实践教学数据库。该数据库以吉林省通化地区早元古代变质岩为基础,应用的是Authorware软件,该数据库由29个子数据库和若干基本文件组成,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掌握和易于操作等特点,是地学专业高年级教学实习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 实践教学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纪冰筏沉积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东坡 张立平 +3 位作者 刘立 L.A.Frakes 计桂霞 高福红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82-387,共6页
冰筏沉积是负载沉积物的冰块在春夏之交筏运到海洋或湖泊中,冰块融化沉积物坠落所形成的。它们可见于高海拔具有明显气候垂直分带的低纬度地区或者是高纬度地区。在研究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时,首次在泉头组红层中发现冰筏沉积。根据... 冰筏沉积是负载沉积物的冰块在春夏之交筏运到海洋或湖泊中,冰块融化沉积物坠落所形成的。它们可见于高海拔具有明显气候垂直分带的低纬度地区或者是高纬度地区。在研究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时,首次在泉头组红层中发现冰筏沉积。根据泉头组孢粉组合的研究表明,它们除了具有热带—亚热带植物的孢粉以外,还有少量喜冷分子混生现象。经研究这些矛盾现象,反映泉头组时期盆地外围地形高差大,形成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带现象,这是造成这些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筱沉积 松辽盆地 地质意义 白垩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学综合实验室建设与功能开发 被引量:1
8
作者 姚文贵 卢静文 +1 位作者 计桂霞 于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3期108-110,共3页
本文从地球系统科学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人手,提出了建设地学综合实验室的意义、目的和依据,介绍了地学综合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和作用,着重分析了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培养高素质地学人才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综合实验室 建设 实验教学方法 功能开发 培养 高素质 新形势 地学 地球系统科学 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