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干预对计划生育服务与需求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武俊青 李玉艳 +6 位作者 叶江枫 张玉凤 赵瑞 郑晓瑛 詹绍康 程建萍 杨廷忠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干预对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服务与需求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闵行区作为研究现场,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流动人口集中的工厂、建筑工地、服务娱乐场所抽取入选对象2 00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干预对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服务与需求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闵行区作为研究现场,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流动人口集中的工厂、建筑工地、服务娱乐场所抽取入选对象2 00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给予常规计划生育服务外,还进行包括倡导、动员、管理、培训、宣传教育、咨询服务、技术服务、随访服务和转诊机制等各项干预活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计划生育服务。分别在基线调查和干预活动开展12个月后的评估调查时对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结构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流动特征、接受计划生育服务情况及需求情况。结果:评估调查时随访到1 791例(失访率10.49%)。评估调查时干预组办理《婚育证明》的比例增加(P<0.000 1),对照组2次调查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评估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对象接受宣传教育、技术、随访服务的比例均显著提高,且除宣传教育外,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学历、工作场所、平均月收入、流动方式、户籍地均影响研究对象的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需求,婚姻状况、性别和在现居住地居住时间对宣传教育服务也有影响。结论:以工作场所为基础的综合干预有助于提高流动人口接受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咨询、随访和技术服务,但未发现影响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居住流动性 避孕 计划生育服务 卫生服务需求 干预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项目对流动人口避孕节育需求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玉艳 武俊青 +5 位作者 张玉凤 黄萍 刘伟信 郑晓瑛 詹绍康 杨廷忠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48-450,456,共4页
目的:评估计划生育/避孕节育干预项目对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服务需求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干预研究方式将四川省成都市和攀枝花市作为研究现场,利用结构式问卷对2197名18~49岁流动人口进行干预前后的调查。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随机... 目的:评估计划生育/避孕节育干预项目对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服务需求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干预研究方式将四川省成都市和攀枝花市作为研究现场,利用结构式问卷对2197名18~49岁流动人口进行干预前后的调查。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并随机分为2组,其中干预组1198人,对照组999人。采用卡方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干预对流动人口避孕节育需求的影响。结果:2组对象最希望获得的服务是咨询和宣传教育服务。评估调查时希望获得宣传教育服务和咨询服务的比例,干预组分别为82.71%和83.26%,对照组分别为74.10%和76.88%,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干预活动对研究对象避孕节育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需求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比对照组对象有更多的宣传教育服务需求(OR=1.62,95%CI为1.29~2.04)和咨询服务需求(OR=1.70,95%CI为1.34~2.15)。结论: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研究对象避孕节育宣传教育、咨询服务的需求,提示避孕节育干预对提高流动人口避孕节育需求,转变观念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居住流动性 避孕 计划生育服务 卫生服务需求 干预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避孕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武俊青 张玉凤 +4 位作者 赵瑞 李玉艳 王瑞平 詹绍康 程建萍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的避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以后的避孕节育相关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流动人口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主要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信息、避孕方...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的避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以后的避孕节育相关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流动人口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主要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信息、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及相关的避孕知识等。结果:本次调查的1414名有过性行为的流动人口中,目前避孕措施使用率为91.94%(1300人)。其中宫内节育器占到51.08%,其次是男用避孕套(25.00%),结扎(17.15%),口服避孕药(3.69%)。与18-24岁的对象相比,年龄在30~34岁,35~39岁,40。44岁以及≥45岁的研究对象的避孕措施使用率较高(OR分别为2.16,6.67,2.47和2.84)。与家庭月收入低于500元的对象相比,收入越高的对象,其目前采取避孕的比例就越高(500元~、1000元.、2000元~、≥3000元组的OR分别为2.19,3.11,2.32和3.18);与避孕节育知识得分≤16分的对象相比,得分为17-31分以及得分I〉49分的研究对象避孕措施的使用率较高(OR分别为2.46和2.32)。结论:研究对象避孕方法的使用和选择受到年龄、婚姻状况、经济状况、避孕知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后应继续加强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要把经济收入低、文化程度低和避孕节育知识薄弱的流动人口作为重点干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居住流动性 避孕 避孕行为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项目对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知识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瑞 武俊青 +6 位作者 黄萍 刘伟信 李玉艳 郑晓瑛 詹绍康 郭虹 杨青敏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43-447,共5页
目的:了解干预活动对四川省流动人口高度集中地区的研究对象避孕节育知识的影响,并分析评估避孕节育知识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干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抽取18~49岁之间的流动人口,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目的:了解干预活动对四川省流动人口高度集中地区的研究对象避孕节育知识的影响,并分析评估避孕节育知识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干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抽取18~49岁之间的流动人口,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本项目的各项干预活动。分析避孕节育干预项目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流动人口2197人;评估调查时随访到有效样本1877人。干预组和对照组9种避孕方法知识得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总分平均提高40分(100分为满分),不同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场所以及接受计划生育管理状况人群的避孕节育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干预对各避孕方法得分及总分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预措施显著提高了流动人群的避孕节育知识水平;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场所以及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的状况对其避孕节育知识的水平有较大影响,应加强干预,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居住流动性 干预性研究 避孕 知识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劳动替代与无集体挤出——“机器换人”对工人就业影响的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汪华 詹绍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85-94,共10页
中国沿海地区近年大力推进自动化机器的应用,在产生岗位替代效应的同时,为什么没有出现显著的失业问题?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制造业企业的田野调查表明,技术进步确实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岗位替代效应,但岗位替代并不必然意味着劳动者立即被抛... 中国沿海地区近年大力推进自动化机器的应用,在产生岗位替代效应的同时,为什么没有出现显著的失业问题?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制造业企业的田野调查表明,技术进步确实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岗位替代效应,但岗位替代并不必然意味着劳动者立即被抛向劳动力市场。在工人被岗位替代之后、在被抛向外部劳动力市场之前,事实上中间还有一个过渡地带——内部劳动力市场。正是这一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缓冲效应,使得"机器换人"虽然产生了显著的岗位替代效应,但并未产生显著的把劳动者挤出企业用工体系而抛向外部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机器换人” 岗位替代 内部劳动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