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用FTIR法测定汽油苯含量
1
作者 詹月辰 陈家旺 《石油商技》 2007年第5期36-39,共4页
本文应用FTIR法测定汽油苯含量,采用经典最小二乘法(CLS)与带有线性背景的洛仑兹带形的函数拟合,建立校正模型,从吸收光谱中计算出苯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的优点,可以成为目前标准方法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 FTIR法 苯含量 汽油 测定 经典最小二乘法 函数拟合 校正模型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氧基二甲醚对柴油质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海利 詹月辰 +1 位作者 陈春会 凌瑞枫 《石油商技》 2017年第2期40-46,共7页
将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分别加入到0号车用柴油和0号普通柴油中,考察其对柴油质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ODEn加剂量为10%(体积分数)时,柴油的十六烷值、校正磨斑直径、馏程、酸度均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柴油的十六烷指数降低8~1... 将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分别加入到0号车用柴油和0号普通柴油中,考察其对柴油质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ODEn加剂量为10%(体积分数)时,柴油的十六烷值、校正磨斑直径、馏程、酸度均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柴油的十六烷指数降低8~10个单位,密度有所增加,闪点(闭口)有所下降,部分样品的性能指标已不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在低密度、合适馏程的0号基础柴油中加入10%(体积分数)PODEn,调合后柴油试样能够满足GB 19147—2013《车用柴油(Ⅴ)》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性能 二甲醚 柴油 大气环境 尾气排放 机动车辆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中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定性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海利 宋利军 詹月辰 《石油商技》 2016年第6期58-65,共8页
硝酸酯经皂化反应后,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与二苯胺反应生成蓝黑色或蓝色的醌型化合物。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该原理定性检测车用柴油和普通柴油中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的方法。
关键词 十六烷值改进剂 柴油十六烷值 定性检测 酯型 硝酸 体积分数 着火性能 加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中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定性检测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海利 詹月辰 宋利军 《石油商技》 2020年第3期54-60,共7页
柴油十六烷值是反映柴油着火性能的重要指标.十六烷值高的柴油在柴油机中着火延迟期短,发动机工作平稳柔和.由于柴油中化学组成的不同,导致柴油十六烷值大不相同.对于十六烷值过低的柴油,可以通过添加少量十六烷值改进剂来改善柴油的着... 柴油十六烷值是反映柴油着火性能的重要指标.十六烷值高的柴油在柴油机中着火延迟期短,发动机工作平稳柔和.由于柴油中化学组成的不同,导致柴油十六烷值大不相同.对于十六烷值过低的柴油,可以通过添加少量十六烷值改进剂来改善柴油的着火性能.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是常用的一种添加剂,但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会与柴油中其他添加剂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缔合物,出现堵塞发动机滤清器的现象,因此,控制柴油中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加入对保障柴油使用安全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值改进剂 柴油十六烷值 着火性能 定性检测 硝酸酯 着火延迟期 滤清器 缔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类燃料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5
作者 戴兵 詹月辰 李涛 《石油商技》 2010年第5期9-13,共5页
醇类燃料原料丰富,燃烧清洁,是石油资源紧张背景下传统石油燃料的有效补充来源之一。本文介绍了甲醇燃料和乙醇燃料的性质及用途;重点介绍了甲醇汽油与乙醇汽油的标准、发展现状、推广优劣势;分析展望了醇类燃料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经... 醇类燃料原料丰富,燃烧清洁,是石油资源紧张背景下传统石油燃料的有效补充来源之一。本文介绍了甲醇燃料和乙醇燃料的性质及用途;重点介绍了甲醇汽油与乙醇汽油的标准、发展现状、推广优劣势;分析展望了醇类燃料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落实以及新能源开发应用的加速,醇类燃料的应用将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类燃料 发展前景 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开发 石油燃料 石油资源 乙醇燃料 甲醇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比分数不同统计方法在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评价中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思明 宋利军 詹月辰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24年第2期23-27,I0002,共6页
Z比分数是评定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的重要方法。系统介绍了计算Z比分数的经典统计法、四分位数稳健统计法、迭代稳健统计法(算法A)和Q/Hampel稳健统计法。并以中国石化销售企业组织的某次实验室间比对试验92号车用汽油(VIB)硫含量数据... Z比分数是评定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的重要方法。系统介绍了计算Z比分数的经典统计法、四分位数稳健统计法、迭代稳健统计法(算法A)和Q/Hampel稳健统计法。并以中国石化销售企业组织的某次实验室间比对试验92号车用汽油(VIB)硫含量数据为统计对象,比较了四种统计方法Z比分数评价结果的差异性。为实验室间比对试验选择合理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比对试验 Z比分数 统计 结果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车用乙醇汽油分层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思明 宋利军 +1 位作者 詹月辰 梁欣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20年第4期25-27,I0002,I0003,共5页
针对乙醇具有亲水性,车用乙醇汽油容易出现分层的问题,以92号乙醇汽油(E10)为例,实验考察了含水量、储存温度﹑静置时间等因素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含水量小于0.404%(质量分数)的样品,无论静置储存于室温(15.5℃±2.0℃)还是低温(2.0... 针对乙醇具有亲水性,车用乙醇汽油容易出现分层的问题,以92号乙醇汽油(E10)为例,实验考察了含水量、储存温度﹑静置时间等因素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含水量小于0.404%(质量分数)的样品,无论静置储存于室温(15.5℃±2.0℃)还是低温(2.0℃±2℃)环境中,上层溶液中的水分测定值随静置时间变化不明显,即水与乙醇汽油充分互溶﹐几乎不存在水分析出;对于含水量大于等于0.404%(质量分数)的样品,无论静置储存于室温还是低温环境中,含水量越高,随静置储存时间的增加,水分沉降析出越明显,并且储存环境温度越低,水分析出量越多,越容易发生分层现象;储存在低温环境中的含水量大于等于0.404%(质量分数)的样品中有乙醇随水分一起析出,即低温环境不仅促进水分的析出,也会促进乙醇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乙醇汽油 含水量 分层 问题 试验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