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成熟粒细胞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科 张娅娟 +2 位作者 李洁 冯博 詹明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未成熟粒细胞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及新生儿外周血未成熟粒细胞的正常参考值。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间出生的非感染新生儿50例和细菌性感染新生儿43例,采集静脉血液检测白细... 目的探讨检测未成熟粒细胞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及新生儿外周血未成熟粒细胞的正常参考值。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间出生的非感染新生儿50例和细菌性感染新生儿43例,采集静脉血液检测白细胞(WBC)、未成熟粒细胞(IG#、IG%)、血浆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感染新生儿血液中WBC、IG#、IG%、PCT和CRP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感染新生儿,非感染组新生儿血液标本IG#含量超过0.06(109/L)的比值为44%,IG%超过0.8%的比值为40%。检测未成熟粒细胞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6、0.738,cut-off值为0.12、1.15时,敏感度为0.70、0.63,特异性为0.78、0.84,约登指数为0.48、0.47,阳性似然比为3.18、3.94,阴性似然比为0.38、0.44。结论未成熟粒细胞是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的理想检测指标,成人未成熟粒细胞的正常参考值不适用于新生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粒细胞 细菌性感染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未成熟粒细胞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马科 张娅娟 +2 位作者 詹明华 连晶晶 李宝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184-187,共4页
目的分析未成熟粒细胞(immature granulocyte,IG)在脓毒症诊断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9月至12月间就诊健康体检人员50例、非脓毒症感染患者44例和脓毒症患者56例,抽取静脉血液标本检测未成熟粒细胞(IG#,I... 目的分析未成熟粒细胞(immature granulocyte,IG)在脓毒症诊断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9月至12月间就诊健康体检人员50例、非脓毒症感染患者44例和脓毒症患者56例,抽取静脉血液标本检测未成熟粒细胞(IG#,IG%)、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检测未成熟粒细胞(IG#和IG%)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脓毒症患者和非脓毒症感染患者血液中未成熟粒细胞(IG#,IG%)、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员,脓毒症患者未成熟粒细胞(IG#和IG%)含量虽高于非脓毒症感染患者,但无统计学差异。检测未成熟粒细胞(IG#,IG%)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依次为0.862、0.867,当IG#和IG%参数cut-off值为0.065、0.75时,敏感度为0.679、0.768,特异性为0.980、0.840,约登指数为0.659、0.608,阳性似然比为33.95、4.80,阴性似然比为0.33、0.28。结论检测未成熟粒细胞为脓毒症诊断监测的一个新的炎症指标,但检测未成熟粒细胞并不能用于区分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粒细胞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