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颗粒尺寸对高镍三元材料的影响
1
作者 谭仕荣 訚硕 董阳阳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7-302,共6页
为探究一次颗粒尺寸对高镍镍钴锰(NCM)三元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作用规律,通过改变共沉淀法中的pH值、氨质量浓度、气体的种类等参数,制备具有不同一次颗粒尺寸的高镍NCM三元前驱体Ni 0.90 Co 0.08 Mn 0.02(OH)2,再与氢氧化锂混合烧结,... 为探究一次颗粒尺寸对高镍镍钴锰(NCM)三元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作用规律,通过改变共沉淀法中的pH值、氨质量浓度、气体的种类等参数,制备具有不同一次颗粒尺寸的高镍NCM三元前驱体Ni 0.90 Co 0.08 Mn 0.02(OH)2,再与氢氧化锂混合烧结,得到具有不同一次颗粒尺寸的高镍NCM三元正极材料。以1.0 C在2.8~4.3 V循环200次,小、中、大等3种一次颗粒尺寸的高镍NCM三元正极材料,容量保持率分别为65.41%、75.98%和78.95%。在较低pH值、14 g/L氨质量浓度、空气氛围等条件下合成的前驱体,大尺寸一次颗粒之间具有自支撑作用,可提升正极材料二次颗粒的机械强度,缓解循环过程中正极材料因开裂和副反应发生导致的不可逆相变问题,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镍三元材料 前驱体 一次颗粒 自支撑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淬火对钠离子电池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谭仕荣 尹文骥 +6 位作者 曾翠鸿 黎小琼 訚硕 纪方力 胡思江 王红强 李庆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99-2406,共8页
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基层状氧化物具有理论储钠容量高、成本低和热稳定性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因结构畸变、Na^(+)/空位有序以及过渡金属空位等带来的循环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抑制过渡金属空位可有效提升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的电化... 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基层状氧化物具有理论储钠容量高、成本低和热稳定性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因结构畸变、Na^(+)/空位有序以及过渡金属空位等带来的循环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抑制过渡金属空位可有效提升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的电化学性能。为此,本工作对比研究了溶胶凝胶制备过程中高温淬火对Na_(0.67)Fe1/3Co_(1/3)Mn_(1/3)O_(2)(NFCMO)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未经高温淬火处理的NFCMO,高温液氮淬火合成的NFCMO-LN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NFCMO和NFCMO-LN在0.1C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1.1 m Ah/g和129.8 m Ah/g;1C倍率下循环100周后的容量保留率分别为100%和90%。即使在10C的高倍率下,NFCMO-LN仍能提供56.2 m Ah/g的放电比容量。结构分析表明,高温液氮淬火能有效抑制过渡金属空位的产生,提升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电化学性能优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层状氧化物 锰酸钠 掺杂 淬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3
作者 夏勇 祝婷 +1 位作者 翁毅 訚硕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4-733,共10页
锂硫电池体系因其超高理论能量密度,被认为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电池体系。但是,现阶段锂硫电池体系特别是正极部分仍然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开发高性能正极材料成为锂硫电池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总结了多孔碳、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复合... 锂硫电池体系因其超高理论能量密度,被认为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电池体系。但是,现阶段锂硫电池体系特别是正极部分仍然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开发高性能正极材料成为锂硫电池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总结了多孔碳、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复合碳基载硫材料以及其他类型非碳载硫材料,分析了上述材料在锂硫电池体系中的作用机理。重点介绍了正极部分存在的多硫化物“穿梭效应”导致循环性能差、单质硫及其化合物绝缘性引起导电性差和硫利用率低、载硫低引起的体积能量密度小以及单质硫放电过程体积膨胀等技术难题,并综述了针对各类问题提出的相应策略和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高性能碳基材料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优异的性能将继续成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商业化发展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正极 复合材料 碳材料 多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