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GRP温室覆盖膜温光性能
1
作者
解继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温室覆盖
GRP膜
温热性
透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95
2
作者
戴雅婷
闫志坚
+5 位作者
解继红
吴洪新
徐林波
侯向阳
高丽
崔艳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5-748,共14页
为研究库布齐沙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以流动沙地为对照,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
为研究库布齐沙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以流动沙地为对照,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流沙对照相比,两种植被恢复类型对细菌多样性产生了正效应,细菌群落丰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增加。其中,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土壤细菌丰度高于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2)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研究区土壤中的优势细菌类群,其中变形菌门在各样地丰度比例最高,变形菌的4个亚群变化趋势一致,α-变形菌相对含量在油蒿和中间锦鸡儿群落根际土壤中明显增加,尤其是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根际土壤中α-变形菌得到了很好的恢复;(3)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速效氮含量对于研究区土壤细菌群落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库布齐沙地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戴雅婷
侯向阳
+2 位作者
闫志坚
解继红
吴洪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6-65,共10页
为研究库布齐沙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对库布齐沙地自然恢复19年的油蒿群落、人工种植19年的中间锦鸡儿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土...
为研究库布齐沙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对库布齐沙地自然恢复19年的油蒿群落、人工种植19年的中间锦鸡儿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全部碳源的代谢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显著高于流沙对照,其中,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根际、非根际土壤分别高于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根际和非根际土壤;2)随着植被恢复,从流沙对照土壤微生物以氨基酸类、胺类和芳香类为主要碳源,转为主要利用糖类、羧酸类、多聚物类碳源。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碳源的利用不同,油蒿群落以糖类、羧酸类、多聚物类为主要利用碳源,中间锦鸡儿群落以羧酸类、氨基酸类和胺类为主要利用碳源;3)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出现分异,在主成分分离中主要贡献者是糖类碳源;4)土壤氮素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密切相关。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氮、pH和全磷是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主要控制因子。综合分析认为,植被恢复改变了沙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更有利于增加利用多类碳源的微生物种群,在提高微生物利用碳源的整体代谢活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
BIOLOG
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能离子束诱变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浩
解继红
+2 位作者
于林清
镡建国
贾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425-1426,共2页
自发现离子束生物效应以来,离子注入技术已被应用于生物改良、环境辐射生物学效应等研究领域。其中,在植物遗传育种、创造新种质资源方面的成果非常突出。但是,由于低能离子的能量低,理论射程很短,关于低能离子生物效应和诱变的机理尚...
自发现离子束生物效应以来,离子注入技术已被应用于生物改良、环境辐射生物学效应等研究领域。其中,在植物遗传育种、创造新种质资源方面的成果非常突出。但是,由于低能离子的能量低,理论射程很短,关于低能离子生物效应和诱变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重点综述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束
机理研究
远程诱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离子束对鹅观草属植物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于靖怡
云锦凤
+2 位作者
解继红
吴淑珍
杨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6-147,162,共3页
[目的]研究氮离子束对鹅观草属植物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不同剂量氮离子束注入及对照的05-28鹅观草属植物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及幼苗生长测定试验,观察种子萌发情况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随着氮离子束剂量的增加,种子...
[目的]研究氮离子束对鹅观草属植物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不同剂量氮离子束注入及对照的05-28鹅观草属植物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及幼苗生长测定试验,观察种子萌发情况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随着氮离子束剂量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马鞍型"曲线;苗高、第1叶长在低剂量时高于对照,高剂量时低于对照。[结论]在氮离子束注入过程中,低剂量氮离子束注入对05-28种子萌发指数、苗高与第1叶长有促进作用,高剂量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离子束
鹅观草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苗高
第1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能离子注入对丛枝菌根真菌及其与蒺藜苜蓿共生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浩
石磊
+1 位作者
解继红
宋智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6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低能离子注入对丛枝菌根真菌及其与蒺藜苜蓿共生的影响。[方法]以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为试验材料,以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为寄主,经低能离子注入后,考察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萌发率和菌丝长度;然后建...
[目的]研究低能离子注入对丛枝菌根真菌及其与蒺藜苜蓿共生的影响。[方法]以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为试验材料,以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为寄主,经低能离子注入后,考察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萌发率和菌丝长度;然后建立蒺藜苜蓿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关系,并对根的侵染、孢子产量以及根外菌丝的生长进行评估。[结果]低剂量的离子注入能刺激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萌发和早期的生长;高剂量的离子注入则抑制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萌发和早期的生长;在所选剂量范围内,离子注入不影响丛枝菌根真菌与蒺藜苜蓿建立共生关系。[结论]可以利用离子束生物技术对丛枝菌根真菌进行改良;该研究为提高豆科牧草抗逆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离子束
蒺藜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RP温室覆盖膜温光性能
1
作者
解继红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温室覆盖
GRP膜
温热性
透光性
分类号
S625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95
2
作者
戴雅婷
闫志坚
解继红
吴洪新
徐林波
侯向阳
高丽
崔艳伟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农业部草地生态与修复治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5-748,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4CB138806)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610332014026)资助~~
文摘
为研究库布齐沙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以流动沙地为对照,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流沙对照相比,两种植被恢复类型对细菌多样性产生了正效应,细菌群落丰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增加。其中,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土壤细菌丰度高于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2)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研究区土壤中的优势细菌类群,其中变形菌门在各样地丰度比例最高,变形菌的4个亚群变化趋势一致,α-变形菌相对含量在油蒿和中间锦鸡儿群落根际土壤中明显增加,尤其是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根际土壤中α-变形菌得到了很好的恢复;(3)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速效氮含量对于研究区土壤细菌群落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Keywords
Rhizosphere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diversity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分类号
S1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库布齐沙地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戴雅婷
侯向阳
闫志坚
解继红
吴洪新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农业部牧草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6-65,共10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61033201402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4CB138806)资助
文摘
为研究库布齐沙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对库布齐沙地自然恢复19年的油蒿群落、人工种植19年的中间锦鸡儿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全部碳源的代谢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显著高于流沙对照,其中,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根际、非根际土壤分别高于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根际和非根际土壤;2)随着植被恢复,从流沙对照土壤微生物以氨基酸类、胺类和芳香类为主要碳源,转为主要利用糖类、羧酸类、多聚物类碳源。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碳源的利用不同,油蒿群落以糖类、羧酸类、多聚物类为主要利用碳源,中间锦鸡儿群落以羧酸类、氨基酸类和胺类为主要利用碳源;3)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出现分异,在主成分分离中主要贡献者是糖类碳源;4)土壤氮素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密切相关。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氮、pH和全磷是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主要控制因子。综合分析认为,植被恢复改变了沙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更有利于增加利用多类碳源的微生物种群,在提高微生物利用碳源的整体代谢活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
BIOLOG
功能多样性
Keywords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oil microorganism
Biolog
functional diversity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能离子束诱变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浩
解继红
于林清
镡建国
贾芸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理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内蒙古草原工作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425-1426,共2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文摘
自发现离子束生物效应以来,离子注入技术已被应用于生物改良、环境辐射生物学效应等研究领域。其中,在植物遗传育种、创造新种质资源方面的成果非常突出。但是,由于低能离子的能量低,理论射程很短,关于低能离子生物效应和诱变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重点综述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低能离子束
机理研究
远程诱变效应
Keywords
Low energy ion beam
Mechanism research
Remote mutagenic effect
分类号
S12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离子束对鹅观草属植物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于靖怡
云锦凤
解继红
吴淑珍
杨凯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水利局
内蒙古草原工作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6-147,162,共3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资助项目
文摘
[目的]研究氮离子束对鹅观草属植物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不同剂量氮离子束注入及对照的05-28鹅观草属植物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及幼苗生长测定试验,观察种子萌发情况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随着氮离子束剂量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马鞍型"曲线;苗高、第1叶长在低剂量时高于对照,高剂量时低于对照。[结论]在氮离子束注入过程中,低剂量氮离子束注入对05-28种子萌发指数、苗高与第1叶长有促进作用,高剂量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氮离子束
鹅观草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苗高
第1叶长
Keywords
Nitrogen ion beam
Roegneria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energy
Germination index
Height
The first leaf length
分类号
S5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能离子注入对丛枝菌根真菌及其与蒺藜苜蓿共生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浩
石磊
解继红
宋智青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6期1-2,14,共3页
基金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MS0119)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BS0311)
内蒙古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项目(x201516)
文摘
[目的]研究低能离子注入对丛枝菌根真菌及其与蒺藜苜蓿共生的影响。[方法]以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为试验材料,以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为寄主,经低能离子注入后,考察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萌发率和菌丝长度;然后建立蒺藜苜蓿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关系,并对根的侵染、孢子产量以及根外菌丝的生长进行评估。[结果]低剂量的离子注入能刺激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萌发和早期的生长;高剂量的离子注入则抑制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萌发和早期的生长;在所选剂量范围内,离子注入不影响丛枝菌根真菌与蒺藜苜蓿建立共生关系。[结论]可以利用离子束生物技术对丛枝菌根真菌进行改良;该研究为提高豆科牧草抗逆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离子束
蒺藜苜蓿
Keyword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Ion beam
Medicago truncatula
分类号
S-3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GRP温室覆盖膜温光性能
解继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戴雅婷
闫志坚
解继红
吴洪新
徐林波
侯向阳
高丽
崔艳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库布齐沙地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
戴雅婷
侯向阳
闫志坚
解继红
吴洪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低能离子束诱变机理研究进展
陈浩
解继红
于林清
镡建国
贾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氮离子束对鹅观草属植物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于靖怡
云锦凤
解继红
吴淑珍
杨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低能离子注入对丛枝菌根真菌及其与蒺藜苜蓿共生的影响
陈浩
石磊
解继红
宋智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