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稻曲病发生对优质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潘争艳 杨铁鑫 +5 位作者 解文孝 董立强 姜秀英 马亮 李建国 白元俊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79,共8页
为研究稻曲病的发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机制,以中感稻曲病的优质粳稻品种辽粳433和辽粳2501为材料,通过非靶向性代谢组学分析,定性到稻米中271种代谢产物,稻曲病的发生诱导稻米中49种代谢产物的相对含量发生显著改变,其中没食子儿茶素、3... 为研究稻曲病的发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机制,以中感稻曲病的优质粳稻品种辽粳433和辽粳2501为材料,通过非靶向性代谢组学分析,定性到稻米中271种代谢产物,稻曲病的发生诱导稻米中49种代谢产物的相对含量发生显著改变,其中没食子儿茶素、3-羟基苯甲酸、绿原酸、芥子酸、精胺、α-生育酚、烟酰胺、十二烷酸和棕榈酸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1-单油酸甘油酯、2-单油酸甘油酯、1-单硬脂酸、果糖、赤藓糖、半乳糖、麦芽糖、塔格糖、莽草酸和α-酮戊二酸的相对含量显著上调。这些物质的变化导致稻米中糖酵解、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合成和次生代谢发生紊乱,增加稻米的垩白粒率或垩白度,降低稻米的整精米率、抗氧化能力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 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产物 稻米品质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水稻粒位间籽粒灌浆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解文孝 李建国 +3 位作者 韩勇 刘博 付亮 梁传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5,114,共4页
[目的]为北方水稻良种的选育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应用Logistic模型研究了播种期对稻米品质迥异的2个品种、不同粒位间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播期推迟1个月均对2个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有明显影响。品质较差的... [目的]为北方水稻良种的选育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应用Logistic模型研究了播种期对稻米品质迥异的2个品种、不同粒位间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播期推迟1个月均对2个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有明显影响。品质较差的大穗型粳稻品种丰优2000的千粒重下降较为明显,但品质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强势粒灌浆速度快,有效灌浆持续时间短,弱势粒启动较慢,有效灌浆时间延长,灌浆高峰期延后。品质较好的沈农265强势粒受播期影响不大,而中部二次粒和下部二次粒受显著影响。[结论]播期对品质较差的品种改善较大,其中以垩白度和食味值最为显著。播种期不仅影响起始灌浆量、灌浆速率和有效灌浆时间等灌浆参数,而且还影响品种间、强弱势粒间的灌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灌浆动态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特性水稻品种灌浆期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解文孝 韩勇 +3 位作者 李建国 刘博 姜秀英 刘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193-11195,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辽宁省不同特性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灌浆期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为筛选及选育高光能利用率和耐光抑制的优良水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粳9、辽优1106、东壮2号3个辽宁省水稻品种为材料,利用便携式叶绿素仪... [目的]比较分析辽宁省不同特性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灌浆期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为筛选及选育高光能利用率和耐光抑制的优良水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粳9、辽优1106、东壮2号3个辽宁省水稻品种为材料,利用便携式叶绿素仪和调制荧光仪MINI-PAM测定自然条件下灌浆结实期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Ft、Fm'、Yield、ETR、qP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叶绿素含量上,辽粳9、东壮2号整个灌浆期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但辽优1106灌浆中后期迅速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值总体上辽粳9、东壮2号灌浆各时期变化平缓,且趋于一致,辽粳9均略高于东壮2号;而辽优1106荧光参数中除Fm'和qP与上述2个品种变化趋势相同外,其他参数均表现出灌浆中后期急剧下降。[结论]杂交稻辽优1106和东壮2号中后期的光适应能力较弱,光能利用率急速下降;辽粳9对整个灌浆期的光适应能力及光合利用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浆期 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及环境因子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4
4
作者 李建国 韩勇 +4 位作者 解文孝 刘博 姜秀英 高岐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160-3162,共3页
[目的]研究推迟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沈农265、丰优2000为材料,分析推迟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探讨水稻灌浆结实期的温湿度与稻米的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推迟播期对两个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均产生负面影响,... [目的]研究推迟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沈农265、丰优2000为材料,分析推迟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探讨水稻灌浆结实期的温湿度与稻米的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推迟播期对两个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均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产量降低,而两个品种的食味品质均有所改善。稻米品质差的品种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大于品质优的品种。水稻灌浆结实期的日均温与蛋白质含量呈最大显著正相关,与食味值呈最大显著负相关,日均最高温与直链淀粉含量的负相关最大,各温度因子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很小,日均相对湿度与水稻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相对较小。[结论]针对不同水稻的品种,适当地推迟播期和移栽期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产量构成因素 品质 温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曲球对储藏期稻谷活力和品质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潘争艳 解文孝 +2 位作者 韩勇 李建国 白元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2,38,共5页
分析稻谷在储藏期间混有不同数量的稻曲球对稻谷的萌发特性(发芽率、发芽势、根长)、食味品质(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和食味值)、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谷在储藏... 分析稻谷在储藏期间混有不同数量的稻曲球对稻谷的萌发特性(发芽率、发芽势、根长)、食味品质(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和食味值)、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谷在储藏期间混有稻曲球会降低稻谷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整精米率、POD活性,增加脂肪酸含量,表明稻曲球会降低储藏期稻谷的活力和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球 稻谷 发芽率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碎米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博 张宇 +1 位作者 吴勇贤 解文孝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5,共3页
从稻谷本身的品质,稻谷加工前的状态,稻谷加工工艺、碾米机械和设备的性能及人员的操作管理水平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碎米产生的原因,针对这几个方面的原因,提出了减少稻谷加工过程中碎米产生的技术方法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 碾米 碎米 品质 工艺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2010年水稻中试品种稻米品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军 姜秀英 +2 位作者 解文孝 吴勇贤 宋美茹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3,共4页
通过对辽宁省2010年水稻区试参试的63个品种在10个主要品质性状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杂交组合与常规品种在垩白性状上存在差距,只有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才能对品质有较大的改善;7... 通过对辽宁省2010年水稻区试参试的63个品种在10个主要品质性状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杂交组合与常规品种在垩白性状上存在差距,只有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才能对品质有较大的改善;7项指标全部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的有19个,达标率为30.2%;有68.3%品种7项指标全部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有90.5%品种7项指标全部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稻米品质 垩白 胶稠度 直链淀粉 精米率 出糙率 整精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2007年~2011年育成的中晚熟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姜秀英 韩勇 +3 位作者 刘军 解文孝 李建国 刘博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共3页
以辽宁省2007年~2011年新育成的中晚熟水稻品种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及其与部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稻米品质性状中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差异较大,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品质性状间存在复杂相关性,随着... 以辽宁省2007年~2011年新育成的中晚熟水稻品种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及其与部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稻米品质性状中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差异较大,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品质性状间存在复杂相关性,随着出糙率的提高,蛋白质含量增加,但有可能降低其适口性;蛋白质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有利于提高加工品质;温度对品质形成影响较大,成熟期随温度上升,垩白有变少、变小的趋势,提高外观品质,而成熟期低温使整精米率下降,加工品质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质 生态因子 稻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2008年水稻区域试验中晚熟A组各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9
作者 刘军 解文孝 +1 位作者 宋美茹 吴勇贤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5期40-42,共3页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辽宁省2008年区域试验中晚熟A组各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14个品种中茂洋3号的关联度最大,是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新品种之一。
关键词 水稻 关联度分析:茂洋3号 辽宁省 区域试验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