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山洪灾害时空异质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1
作者 张梦园 解建仓 杨雪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3,共7页
山洪灾害时空异质特征研究是制定山洪灾害防治政策和措施的重要依据。为加强陕西省区域山洪灾害防治的针对性,采用标准差椭圆、重力模型等方法对山洪灾害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评价陕北、关中、陕南3个区域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时空异质特征研究是制定山洪灾害防治政策和措施的重要依据。为加强陕西省区域山洪灾害防治的针对性,采用标准差椭圆、重力模型等方法对山洪灾害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评价陕北、关中、陕南3个区域山洪灾害驱动因子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陕北山洪灾害高发期由8月提前至7月;山洪灾害高发区逐渐向陕南东南部转移;陕北、关中、陕南地区最强驱动降雨分别为暴雨、大雨、中雨,决策者应考虑不同区域间山洪灾害驱动力的差异,因地制宜制定防洪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时空分布 标准差椭圆 地理探测器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干流洪水演变趋势与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灵子 姜仁贵 +3 位作者 赵勇 解建仓 汪雅梅 吕喜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2,共10页
通过揭示渭河干流洪水演变趋势与变异特征,为流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考虑日径流特征对洪水序列分析的影响,基于渭河干流6个典型水文站点1990—2020年逐日流量资料,采用块极值模型(Block Maxima Model,BMM)、超阈值峰量模型... 通过揭示渭河干流洪水演变趋势与变异特征,为流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考虑日径流特征对洪水序列分析的影响,基于渭河干流6个典型水文站点1990—2020年逐日流量资料,采用块极值模型(Block Maxima Model,BMM)、超阈值峰量模型、Mann-Kendall检验和Pettitt突变检验分析洪水演变趋势与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渭河干流洪水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存在差异,时间尺度上,在1990—1993年、2003—2005年、2011—2013年及2018—2020年洪水出现频率较高;空间尺度上,渭河中下游地区发生洪水灾害频率较高。年最大洪峰流量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超定量洪水发生次数呈减少趋势,洪水指标序列的变异点存在集聚性。研究结果可为流域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助力流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干流 洪水特征 POT模型 MANN-KENDALL检验 Pettitt突变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进程下西安市水网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3
作者 谢跃 姜仁贵 +3 位作者 解建仓 赵勇 李发文 朱记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8,共8页
为揭示城市化对水网的影响,科学规划水网布局,以国家中心城市西安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10和2020年3期遥感影像和水网数据,从水网数量和结构特征两个方面剖析2000—2020年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城市水网格局时空演变特征,揭示城市化水平... 为揭示城市化对水网的影响,科学规划水网布局,以国家中心城市西安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10和2020年3期遥感影像和水网数据,从水网数量和结构特征两个方面剖析2000—2020年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城市水网格局时空演变特征,揭示城市化水平与水网特征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2000—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2020年占到西安市总面积的比重达13.25%,城市化进程由加速发展阶段转变为成熟阶段;西安市水网数量特征呈现持续降低趋势,河网密度和水面率分别衰减了26.47%和20.69%,河流发育系数、河网复杂度等水网结构特征呈现“先增后减,总体衰减”的趋势,衰减率分别为19.87%和17.01%。水网格局根据城市化率不同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西安市整体河网结构稳定度趋于1,水网发育较为稳定;水网格局变化受城市化影响较大,其中,河网复杂度与水面率受城市化的影响大于其对河网密度和河流发育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网结构 时空演变 水网特征参数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MS下的WebGIS开发及与水环境信息服务平台集成 被引量:7
4
作者 解建仓 王晓辉 +1 位作者 李建勋 罗军刚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5-269,共5页
通过对开放地理信息系统联合会(OGC)的WMS规范介绍,探讨了实现基于OGC WMS规范的WebGIS的关键技术和开发方案,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开发步骤和方法,建立了WebGIS系统;实现和采用了eXo门户技术开发的黄河水环境监测信息服务平台的无缝集成,... 通过对开放地理信息系统联合会(OGC)的WMS规范介绍,探讨了实现基于OGC WMS规范的WebGIS的关键技术和开发方案,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开发步骤和方法,建立了WebGIS系统;实现和采用了eXo门户技术开发的黄河水环境监测信息服务平台的无缝集成,较好地解决了信息服务平台和WebGIS两种不同信息展示方式的结合,增强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地理信息系统联盟 网络地图服务 Deegree 门户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模型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16
5
作者 解建仓 王玥 +2 位作者 雷社平 李想 吕正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是既可能有趋势性又可能有季节性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了准确地对其进行分析与预测,运用较适合处理非平稳性时间序列的ARIMA模型,首先通过差分将非平稳时间序列平稳化,然后通过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进行模型识别,得到...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是既可能有趋势性又可能有季节性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了准确地对其进行分析与预测,运用较适合处理非平稳性时间序列的ARIMA模型,首先通过差分将非平稳时间序列平稳化,然后通过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进行模型识别,得到若干初选模型,进而估计各初选模型中的参数,并根据贝叶斯信息准则确定最终模型,最后利用最终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以李家峡水库大坝的一组安全监测数据为例,通过模型计算,对模型拟合和预测数据与实际位移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RIMA模型在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的分析与短期预测方面有较高的精度,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时间序列分析 ARIMA模型 李家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水利信息化的中间件技术及其支持服务平台 被引量:16
6
作者 解建仓 张永进 《中国水利》 2005年第5期35-39,共5页
水利信息化已在水利事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中间件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软件技术,发展迅速。可成长 性、适应性、可管理性、高可信性等特点使其具有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把中间件技术作为水利应用的首选, 是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在信息共... 水利信息化已在水利事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中间件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软件技术,发展迅速。可成长 性、适应性、可管理性、高可信性等特点使其具有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把中间件技术作为水利应用的首选, 是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在信息共享、应用整合及决策支持服务上,通过平台建设,把基础中间件平台 与行业应用特点相互对接将会实现创新和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件技术 水利信息化 服务平台 面向 信息化发展 跨越式发展 水利事业 软件技术 可管理性 信息共享 决策支持 应用整合 平台建设 行业应用 适应性 可信性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化管理的“河长制”与“强监管” 被引量:10
7
作者 解建仓 陈小万 +3 位作者 赵津 钱凯旋 左岗岗 梁骥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3-147,154,共6页
水利行业强监管是新的治水思路,“强监管”需要过程化管理,需要在过程中解决关键问题,类同于全国全面推行的“河长制”,亮点就在于过程化管理,同样有“问题导向”“解决方案”“任务指派”“指挥联动”“在线评价”“反馈跟踪”等关键环... 水利行业强监管是新的治水思路,“强监管”需要过程化管理,需要在过程中解决关键问题,类同于全国全面推行的“河长制”,亮点就在于过程化管理,同样有“问题导向”“解决方案”“任务指派”“指挥联动”“在线评价”“反馈跟踪”等关键环节,这些关键环节需要以“流程化服务”实现“过程化管理”。“河长制”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等初步形成,制度推进快,正在由“有名”转入“有实”的新阶段。新形势下,“河长制”就是“强监管”,是落实在过程化中的“强监管”。以人为本,清晰责权利,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问题,实现“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来做”的全过程化流程管理及决策服务,在过程中做到不断反馈跟踪、循环深入的“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强监管 河湖管理 问题导向 管理流程 过程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集成平台的洪水预报及集成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解建仓 赵杰 +1 位作者 张刚 王蕾 《水利信息化》 2011年第5期5-10,共6页
根据洪水预报模型的结构和逻辑特性,将其拆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运用组件和WebService技术及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对模块进行封装并发布服务,形成洪水预报模型组件库;同时,运用洪水预报模型组件搭建模式来搭建洪水预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 根据洪水预报模型的结构和逻辑特性,将其拆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运用组件和WebService技术及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对模块进行封装并发布服务,形成洪水预报模型组件库;同时,运用洪水预报模型组件搭建模式来搭建洪水预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洪水预报模型集成应用模式,将其应用于具体流域进行预报。结果表明:组件化的洪水预报模型具有可移植性强、代码重用率高、可扩展性好等优点;运用组件搭建模式可快速搭建1个或多个洪水预报模型;运用集成应用模式,可使预报结果更加精确,预报方案更加人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综合集成平台 组件 WEB SERVICE 集成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支撑下面向主题服务的业务化应用模式 被引量:8
9
作者 解建仓 柴立 +1 位作者 高阳 刘军 《水利信息化》 2015年第6期18-24,共7页
对水利行业,信息化是机遇又是挑战。大量投入要得到预期效果,现实却不尽人意,客观剖析存在问题,探索业务化的根本出路非常必要。通过提问,对建设及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反思、正视,变被动为主动。明确问题就在软件上,梳理清楚业务流程,要做... 对水利行业,信息化是机遇又是挑战。大量投入要得到预期效果,现实却不尽人意,客观剖析存在问题,探索业务化的根本出路非常必要。通过提问,对建设及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反思、正视,变被动为主动。明确问题就在软件上,梳理清楚业务流程,要做业务化的应用软件。行业软件很难做但不是借口,提出的用综合集成平台支撑业务化的主题服务模式就是出路。新技术不是用来炒作的,新技术也要有应用模式,只有把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真正融合才能有业务化;业务化服务需要强有力的平台支持,主题服务模式能够做到更为敏捷的开发服务或不需要编程的快速服务;对动态变化能快速适应的服务和针对主题业务能快速响应的服务。有效的主题服务将是目前最新技术集成应用的方向。信息化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过程,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业务化 主题服务 应用集成平台 软件适应性 现代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信息化综合集成服务平台及应用模式 被引量:70
10
作者 解建仓 罗军刚 《水利信息化》 2010年第4期18-23,共6页
介绍了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的基础建设的状况,分析了水信息应用中的主要问题。从水利信息及其应用特点,应用的组件化、信息共享、高性能计算、面向特定主题的应用模式等方面对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水利信息化建... 介绍了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的基础建设的状况,分析了水信息应用中的主要问题。从水利信息及其应用特点,应用的组件化、信息共享、高性能计算、面向特定主题的应用模式等方面对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水利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加强的工作,提出应用新模式的目标、综合集成服务平台的思想体系,以及以知识服务及协同决策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信息化 综合集成 服务平台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集成平台的洪水演进及错峰调度 被引量:6
11
作者 解建仓 张刚 +1 位作者 魏娜 罗军刚 《水利信息化》 2011年第1期19-24,共6页
在水利信息化综合集成服务平台基础上,将水库调度、洪水演进模型及其求解算法封装成组件,建立水库调度算法和洪水演进参数估计方法组件库。在水库调度和洪水演进的基础上提出正向和反向调节2种错峰调度方式,并将其应用于渭河流域洪水演... 在水利信息化综合集成服务平台基础上,将水库调度、洪水演进模型及其求解算法封装成组件,建立水库调度算法和洪水演进参数估计方法组件库。在水库调度和洪水演进的基础上提出正向和反向调节2种错峰调度方式,并将其应用于渭河流域洪水演进及错峰调度,结果表明,在组件化的应用环境下,2种调节方式能够有效地削弱洪峰,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同时实现"人机交互"的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演进 错峰调度 集成平台 算法 组件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利网格的资源整合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解建仓 李建勋 《水利信息化》 2010年第1X期52-57,共6页
在探讨网格技术的基础上,以主题信息服务、按需计算服务、个性化决策服务的高效化和便捷化为目标,构建了水利网格平台框架及平行系统,分别实现了异构信息的高效集成、计算力资源调度及服务可视化、卫星遥感MODIS数据的按需计算服务... 在探讨网格技术的基础上,以主题信息服务、按需计算服务、个性化决策服务的高效化和便捷化为目标,构建了水利网格平台框架及平行系统,分别实现了异构信息的高效集成、计算力资源调度及服务可视化、卫星遥感MODIS数据的按需计算服务、基于平行系统的洪水预报以及基于网格系统的仿真模拟环境。以水利网格作为基础平台的资源整合与应用方案,能够有效的解决多种水利业务的分析、处理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支持了预报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应用 高性能计算 资源整合 平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电网调度计算机模拟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13
作者 解建仓 田峰巍 +3 位作者 张永进 张林 刘福潮 李长和 《西北水电》 1998年第1期30-33,共4页
地区电网调度计算机模拟控制系统方案设计解建仓田峰巍张永进张林(西安理工大学,西安,710048)刘福潮(甘肃电力工业局,兰州,730050)李长和(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西安,710054)收稿日期:1997-09-1... 地区电网调度计算机模拟控制系统方案设计解建仓田峰巍张永进张林(西安理工大学,西安,710048)刘福潮(甘肃电力工业局,兰州,730050)李长和(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西安,710054)收稿日期:1997-09-101概述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电网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调度 电网调度 计算机控制系统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盐渍化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42
14
作者 孙博 解建仓 +2 位作者 汪妮 王天平 李春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0-184,共5页
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下盐渍化土壤蒸发量、不同生育期各土层的含水率及含盐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后,盐渍化土壤蒸发量比对照低,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蒸发量逐渐减少,当秸秆覆盖量为0.75 kg/m2(C2)时,日蒸发量减少... 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下盐渍化土壤蒸发量、不同生育期各土层的含水率及含盐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后,盐渍化土壤蒸发量比对照低,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蒸发量逐渐减少,当秸秆覆盖量为0.75 kg/m2(C2)时,日蒸发量减少幅度平缓,趋于稳定。与对照相比,秸秆覆盖量为1.05 kg/m2(C1),0.75 kg/m2(C2),0.45 kg/m2(C3),0.15 kg/m2(C4)时的蒸发抑制率依次为80.54%、79.01%、62.45%、37.93%。随着秸秆覆盖量增加,不同生育期,各土层含水率逐渐增加,当秸秆覆盖量达到0.75 kg/m2(C2)时,各土层含水率达到最佳状态。根据整个生育期的监测结果,不同秸秆覆盖量处理具有明显抑制盐分表聚的作用,当秸秆覆盖量达到0.75 kg/m2(C2)时,各土层含盐量降低效果最佳,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是0-10 cm土层,含盐量降低趋势最大。因此,采用秸秆覆盖地表改良盐渍化土壤,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抑制了盐渍化土壤可溶性盐分的表聚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耕地面积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土壤蒸发 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盐量 蒸发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模型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雯 姜仁贵 +3 位作者 解建仓 赵勇 朱记伟 杨思雨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57,共7页
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建立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SD模型。在确定模型变量权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方程式并绘制内涝灾害因果回路图和存量流量图实现对事件动态模拟仿真和敏感性分析。将构建的SD模型用于西安市一场典型内涝灾害事件... 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建立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SD模型。在确定模型变量权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方程式并绘制内涝灾害因果回路图和存量流量图实现对事件动态模拟仿真和敏感性分析。将构建的SD模型用于西安市一场典型内涝灾害事件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增长,通过模拟仿真增加对技术因素、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管控,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效果趋于变好;SD模型中不同变量对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影响存在差异,需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提高应急决策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灾害 应急管理模型 系统动力学 Vensim软件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与水资源相关分析理论及其实证 被引量:47
16
作者 雷社平 解建仓 阮本清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由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和生活方式对水资源的消耗是不同的,经济的不同发展格局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水的需求,因此对宏观经济系统和水资源系统同时进行动态分析,才能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以北京市为实例,利用相关分析理论和方法,系... 由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和生活方式对水资源的消耗是不同的,经济的不同发展格局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水的需求,因此对宏观经济系统和水资源系统同时进行动态分析,才能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以北京市为实例,利用相关分析理论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水资源需求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计算,指出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用水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关系,发展第三产业,调整第二产业是解决首都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水资源 相关分析理论 农业 工业 第三产业 相关系数 用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近60年降水量和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斌 解建仓 +1 位作者 胡彦华 姜仁贵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61,共7页
利用西安市1951年-2008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线性拟合、滑动t检验,有序聚类,曼肯德尔法对西安市近60年的降水量、气温等气象水文要素进行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首先,采用线性拟合与距平百分率研究了西安市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分... 利用西安市1951年-2008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线性拟合、滑动t检验,有序聚类,曼肯德尔法对西安市近60年的降水量、气温等气象水文要素进行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首先,采用线性拟合与距平百分率研究了西安市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分析了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变化特征,最后,采用有序聚类、滑动t检验和曼肯德尔对降水量和气温的突变性进行分析。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年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汛期降水占全年降水的58%,降水量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突变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降水量的突变点出现1958、1975和1980年;年平均气温的突变点发生在1993年-1995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降水 气温 变化趋势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应对机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姜仁贵 王思敏 +3 位作者 解建仓 赵勇 朱记伟 梁骥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09,共8页
遵循以防为主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提出一种集情景预估、预测预报、分级预警、应急预案和防洪预演为一体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五预”应对机制。包括:基于气候模式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情景预估;耦合气象水文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预测预报;多... 遵循以防为主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提出一种集情景预估、预测预报、分级预警、应急预案和防洪预演为一体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五预”应对机制。包括:基于气候模式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情景预估;耦合气象水文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预测预报;多源信息融合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分级预警;基于综合集成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应急预案;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防洪预演。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城市洪涝模拟、地球系统模式、滚动气候预测、数值天气预报、三维电子沙盘、综合集成平台和数字孪生城市。构建变化环境下城市暴雨洪涝灾害“五预”应对机制,可为城市防洪减灾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预估 预测预报 分级预警 应急预案 防洪预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干流径流年际及年内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肖洁 罗军刚 +1 位作者 解建仓 陈晨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2-36,共5页
为了分析渭河干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年内分配规律,根据渭河干流林家村、咸阳、华县3个水文站1951—2010年60 a的逐月实测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和R/S方法,对渭河干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有... 为了分析渭河干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年内分配规律,根据渭河干流林家村、咸阳、华县3个水文站1951—2010年60 a的逐月实测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和R/S方法,对渭河干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序聚类分析法对其突变点进行检验,并划分径流阶段;运用集中度与集中期等指标对各阶段年内径流量的分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个水文站的M-K统计量Z值分别为-5.893、-4.892和-4.254;3个水文站的Hurst指数分别为0.945 6、0.940 2和0.884 5,均大于0.5;林家村站的突变点为1971年和1994年,咸阳站的突变点为1969年和1994年,华县站的突变点为1969年和1991年;60 a来渭河径流量显著减少,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持续减少态势;径流集中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年内径流分配不均,径流多集中在5—10月,占年径流量的75%左右;径流集中期从20世纪50年代的8月5日后延到21世纪初的8月15日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MANN-KENDALL法 R S分析 趋势分析 渭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年-2013年渭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变化特征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斌 解建仓 +2 位作者 胡彦华 姜仁贵 王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6,共8页
采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陕西渭河流域1961年-2013年降水变化特征;采用滑动t检验、有序聚类、双累积曲线分析法分析径流突变性。结果显示:渭河流域降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平均年降水日数为86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 采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陕西渭河流域1961年-2013年降水变化特征;采用滑动t检验、有序聚类、双累积曲线分析法分析径流突变性。结果显示:渭河流域降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平均年降水日数为86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两季;春、秋两季降水量呈现明显减小趋势;大雨日数与年平均降水量显著正相关,年平均降水量越大,年平均大雨日数出现频次的越高;流域西部和北部暴雨强度呈现增大趋势,东部和南部暴雨强度呈现微弱减小趋势。渭河华县站径流的突变点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降水量的变化与径流变化的趋势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特征 变化趋势 暴雨 径流 渭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