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止血液对人工性周期大鼠置器后子宫内膜内皮生长因子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宜 陈钢 +1 位作者 沈映君 解宇环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7年第3期99-101,共3页
目的:研究柴胡止血液影响安放IUD后大鼠性周期内子宫组织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动态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明确VEGF在IUD出血副反应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观测安放Cu-IUD大鼠在人... 目的:研究柴胡止血液影响安放IUD后大鼠性周期内子宫组织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动态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明确VEGF在IUD出血副反应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观测安放Cu-IUD大鼠在人工性周期的不同时相,子宫组织VEGF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柴胡止血液对其产生影响。结果:安放IUD后,VEGF在周期前期有所升高,而在周期后期有所降低,柴胡止血液能通过调节平衡作用来对抗安放IUD引起的变化。结论:安放IUD后,对大鼠子宫组织VEGF的动态变化产生了影响,而柴胡止血液能对抗安放IUD所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内皮生长因子 雌激素 孕激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艾挥发油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维 王玉莲 +3 位作者 张凯玲 解宇环 陈柏君 熊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研究苍艾挥发油(Volatile oil of Cang Ai,VOCA)对不可预知慢性温和应激所致的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氯米帕明,20 mg/kg)和苍艾挥发油组(14.6μL... 目的研究苍艾挥发油(Volatile oil of Cang Ai,VOCA)对不可预知慢性温和应激所致的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氯米帕明,20 mg/kg)和苍艾挥发油组(14.6μL/kg)各10只;后3组大鼠均采用6种不同刺激方式复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CUMS).在CUMS造模第15~42天进行药物干预,除阳性药灌胃给药外,其他各组均雾化吸入相应剂量的药物或溶媒.于造模后第21、28、35、42天进行体质量、食量和毛态检测,造模结束后的第1天进行旷场实验和蔗糖偏好实验,以评价苍艾挥发油对应激所导致的抑郁样行为的作用.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BDNF阳性细胞数、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中突触囊泡蛋白(Synaptophysin)和突触后致密物质-95(PSD-9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VOCA可明显增加模型大鼠的水平运动总路程、穿行格子数和移动速度,同时缩短静止时间(P<0.01),提高蔗糖偏好度(P<0.05).VOCA在给药第7、14、21和28天可显著增加造模动物体质量增幅和进食量(P<0.05~0.01),毛态评分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同时,VOCA能够明显增加海马齿状回中BDNF阳性细胞数和海马组织中Synaptophysin表达量(P<0.01).结论苍艾挥发油对抗大鼠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抑郁的机制可能与增加BDNF含量进而增加突触囊泡膜蛋白表达从而改善突触传递效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艾挥发油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突触囊泡蛋白 突触后致密物-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醇提取物灌胃对帕金森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沛鑫 雷娜 +3 位作者 吴海妹 李江蕊 苟向薇 解宇环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7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天麻醇提取物对帕金森病(P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两点法分别于中脑腹侧被盖部和黑质致密部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复制大鼠PD模型。取PD模型复制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天麻醇提取物低剂量组、天麻醇提取... 目的探讨天麻醇提取物对帕金森病(P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两点法分别于中脑腹侧被盖部和黑质致密部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复制大鼠PD模型。取PD模型复制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天麻醇提取物低剂量组、天麻醇提取物中剂量组、天麻醇提取物高剂量组、美多巴组、模型对照组,另取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天麻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5 g生药/kg、10 g生药/kg、20 g生药/kg的天麻醇提取物,美多巴组灌胃给予7.8 mg/kg的美多巴,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相同体积的蒸馏水,1次/d,连续21 d。以盐酸去水吗啡0.5 mg/kg腹腔注射诱导大鼠旋转,观察注射5 min后30 min内大鼠恒定向健侧旋转的转圈数;以Morris水迷宫实验[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距离百分比(PT%)和停留时间百分比(T%)]评价天麻醇提取物对P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以光学法测定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评价天麻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天麻醇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D大鼠转圈数均有降低趋势,但P均>0.05;天麻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在水迷宫的PT%和T%增加(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中LPO、MDA含量升高,血清GSH-Px、SOD含量降低(P均<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天麻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LPO含量降低(P<0.05),天麻醇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中GSH-Px、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或<0.01)。结论天麻醇提取物能明显改善PD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是增强了机体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天麻醇提取物 认知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代谢调控机制及相应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段素素 雷娜 +2 位作者 吴海妹 解宇环 郭沛鑫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93-96,共4页
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复杂,虽然目前临床上有许多降脂药物,但其适用范围有限且不良反应明显。寻找作用显著、不良反应少的降脂药物是新药研发的热点。目前针对降脂药物的研究集中于调控外源性脂质吸收、内源性脂质合成及脂质的转运和代谢... 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复杂,虽然目前临床上有许多降脂药物,但其适用范围有限且不良反应明显。寻找作用显著、不良反应少的降脂药物是新药研发的热点。目前针对降脂药物的研究集中于调控外源性脂质吸收、内源性脂质合成及脂质的转运和代谢等方面。在调节脂质吸收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总胆固醇吸收的调节,而对甘油三酯的研究较少,且没有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在抑制脂质合成、转运和代谢方面,针对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ATP柠檬酸裂解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胆固醇7α-羟化酶等新靶点,相应药物的开发多处于动物研究阶段,且已有研究缺乏与已上市降脂药物的药效学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降脂药物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制作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子方 吴海妹 +3 位作者 沈凡艺 谭慧 郭沛鑫 解宇环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93-96,共4页
帕金森病(PD)是以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坏死导致多巴胺缺乏为病因,以运动障碍为典型症状的神经退行性病变。PD动物模型对于疾病发病机制、新型治疗方案及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PD大鼠模型主要有有神经毒素诱导模型、脂多糖诱导... 帕金森病(PD)是以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坏死导致多巴胺缺乏为病因,以运动障碍为典型症状的神经退行性病变。PD动物模型对于疾病发病机制、新型治疗方案及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PD大鼠模型主要有有神经毒素诱导模型、脂多糖诱导模型、转基因模型、基因敲除模型、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模型、乙型脑炎病毒所致模型等。然而以上PD模型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并不能完全契合临床的实际状况。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模型结合、共同评价的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模型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