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炼油企业减油增化总流程方案研究
1
作者 刘怀元 史晓迪 +5 位作者 赵德强 房兴 王健 杨万强 吴昊 解增忠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9,共6页
乙烯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为了应对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简称兰州石化)0.24 Mt/a乙烯装置面临淘汰关停的问题,保证全厂石脑油加工平衡,以维持炼油厂原油加工量,对兰州石化炼油系统进行了减油增化一体化总流程方案研究,充分利用... 乙烯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为了应对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简称兰州石化)0.24 Mt/a乙烯装置面临淘汰关停的问题,保证全厂石脑油加工平衡,以维持炼油厂原油加工量,对兰州石化炼油系统进行了减油增化一体化总流程方案研究,充分利用炼油厂现有原油资源、装置资源,结合地区及企业产品需求,选择不同的工艺技术路线和加工流程,对炼油厂进行了柴油加氢装置改造方案和新建蜡油加氢裂化方案的对比研究,探索合适的流程以提高炼油系统乙烯原料供应量,降低成品油产量,实现兰州石化炼油系统生产1.20 Mt/a乙烯配套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油增化 乙烯 总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壳换热器模型库及在换热网络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解增忠 张俊峰 +2 位作者 罗雄麟 陈育昆 季德伟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882-2887,共6页
利用分布参数分段集中化的思想,建立了多管单壳换热器动态机理模型,以此为基础,编程建立了多管单壳换热器两个基本仿真模块,用这两个基本仿真模块可以组合得到所有类型的多管多壳换热器的仿真模块,即而组成多管多壳换热器的仿真模型库,... 利用分布参数分段集中化的思想,建立了多管单壳换热器动态机理模型,以此为基础,编程建立了多管单壳换热器两个基本仿真模块,用这两个基本仿真模块可以组合得到所有类型的多管多壳换热器的仿真模块,即而组成多管多壳换热器的仿真模型库,利用该模型库可以根据换热网络的结构方便地搭建换热网络的仿真系统。搭建了一套实际的原油换热网络的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非常方便地研究参与换热的一种或多种物流温度和流量分别或同时变化时对换热终温的影响情况,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奠定基础。另外,用此方法建立的管壳式换热器仿真模型库可以非常方便地应用于其他管壳式换热网络的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换热网络 机理模型 动态 模型库 仿真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烷基芳烃蒸发损失的结构因素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解增忠 叶蔚甄 +1 位作者 赵毅 龙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12,共5页
针对蒸发损失这一质量指标对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使用性能的重要性以及现有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考虑到基础油蒸发损失与低压沸点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收集整理了106种烷基芳烃基础油的结构和其在1 333.22 Pa压力下的沸点数据,采用分... 针对蒸发损失这一质量指标对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使用性能的重要性以及现有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考虑到基础油蒸发损失与低压沸点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收集整理了106种烷基芳烃基础油的结构和其在1 333.22 Pa压力下的沸点数据,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计算得到了这些不同结构烷基芳烃分子的前线轨道能量和电荷分布等反映分子微观结构特征的参数,并计算了各分子不同类型的拓扑指数。采用遗传函数算法(GFA)对这些烷基芳烃在1 333.22 Pa压力下的沸点与其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物理意义明确的烷基芳烃沸点与其结构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方程。方程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978,交叉检验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962,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预测能力。该方程表明烷基芳烃的前线轨道能隙(LUMO-HOMO)、分子极化率和回转半径是影响其在1 333.22 Pa压力下的沸点高低的主要结构因素。烷基芳烃前线轨道能隙越窄,极化率越高,分子回转半径越大,则其在1 333.22 Pa压力下的沸点越高,导致其蒸发难度越大,蒸发损失越低。依据这3个结构参数,利用构建的定量关系方程,能够对烷基苯、烷基萘等芳烃在1 333.22 Pa压力下的沸点高低进行较为准确地预测,对于设计与优化蒸发损失较低的烷基芳烃基础油结构组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芳烃 结构参数 蒸发损失 沸点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在Fe,Pt,Ni表面解离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春璐 解增忠 +4 位作者 赵毅 赵晓光 王丽新 任强 叶蔚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56,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分子模拟手段,以工业常用的金属催化剂Fe,Ni,Pt为代表,构建了催化剂模型,通过对H_2在不同金属表面的吸附构象、解离能垒以及电子密度分布变化情况进行考察,研究H_2在上述模型上的吸附与解离过程。结果表明,H_2在...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分子模拟手段,以工业常用的金属催化剂Fe,Ni,Pt为代表,构建了催化剂模型,通过对H_2在不同金属表面的吸附构象、解离能垒以及电子密度分布变化情况进行考察,研究H_2在上述模型上的吸附与解离过程。结果表明,H_2在不同金属表面的物理吸附构象存在差异,可能与不同金属晶胞结构及其表面结构存在差异有关。解离能垒研究结果表明,H_2在Fe,Pt,Ni这3种过渡金属表面解离的能垒较为接近,其中在Fe(110)面解离的能垒最低。解离过程中的电子云密度分布变化表明,H_2在3种金属表面存在着相同的电荷转移趋势,推测H_2的解离是通过过渡金属的d轨道与H_2的σ~*反键轨道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吸附 解离 过渡金属 分子模拟 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网络操作夹点分析与旁路优化控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雄麟 孙琳 +2 位作者 王传芳 张俊峰 解增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00-1206,共7页
换热网络夹点设计法是从设计的角度,针对某一给定的典型操作条件而进行的,而炼油化工过程的生产条件经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实际的生产中,换热网络的操作夹点和最小温差与设计值往往不尽相同,为换热网络的优化控制带来了一定困难。因... 换热网络夹点设计法是从设计的角度,针对某一给定的典型操作条件而进行的,而炼油化工过程的生产条件经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实际的生产中,换热网络的操作夹点和最小温差与设计值往往不尽相同,为换热网络的优化控制带来了一定困难。因而近年来对于换热网络夹点技术以及旁路优化控制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将夹点技术与换热网络控制集成的方法仍不成熟。本文从操作的角度求解并分析换热网络结构已定或网络正在运行情况下的操作夹点,定性分析操作夹点的变化规律,并提出在操作夹点附近设置旁路实现网络的旁路优化控制,从而将夹点技术应用于换热网络旁路优化控制中。实例仿真表明,这一旁路优化控制方法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同时明显降低了网络的总公用工程,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网络 操作夹点 旁路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油价下典型中东原油溶剂脱沥青组合工艺的市场前景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琪 曾宿主 +1 位作者 解增忠 龙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9-385,共7页
在35~100USD/bbl(1bbl≈159L)国际油价下,针对阿曼原油和沙中原油典型的重油加工工艺路线,如溶剂脱沥青组合工艺、固定床渣油加氢工艺和延迟焦化工艺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当国际原油价格大于35USD/bbl时,溶剂脱沥青组合工艺经... 在35~100USD/bbl(1bbl≈159L)国际油价下,针对阿曼原油和沙中原油典型的重油加工工艺路线,如溶剂脱沥青组合工艺、固定床渣油加氢工艺和延迟焦化工艺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当国际原油价格大于35USD/bbl时,溶剂脱沥青组合工艺经济效益优于延迟焦化工艺,当国际原油价格小于42USD/bbl时,溶剂脱沥青组合工艺经济效益优于固定床渣油加氢工艺;当国际原油价格小于55USD/bbl时,对于氢源不足,延迟焦化装置原料具有进一步劣质化潜力的炼油企业,可考虑采用溶剂脱沥青组合技术实施技术改造,以提升经济效益与提高对加工原油的适应性。溶剂脱沥青装置脱沥青油收率越高,经济效益越好,对于加工原油硫含量较低的企业,可考虑脱沥青油不经过加氢直接去催化裂化装置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脱沥青组合工艺 固定床渣油加氢 延迟焦化 重油加工 技术经济 脱沥青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满足国Ⅴ排放标准汽油的技术路线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曾宿主 解增忠 许友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1,共5页
考察了2.0 Mt/a蜡油FCC装置采用MIP工艺/常规FCC工艺结合S Zorb、烷基化与MTBE工艺生产满足国Ⅴ排放标准汽油时的成本与效益。结果表明:MIP工艺相比常规FCC工艺可以增产汽油,显著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炼油企业在汽油质量升级过程中虽... 考察了2.0 Mt/a蜡油FCC装置采用MIP工艺/常规FCC工艺结合S Zorb、烷基化与MTBE工艺生产满足国Ⅴ排放标准汽油时的成本与效益。结果表明:MIP工艺相比常规FCC工艺可以增产汽油,显著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炼油企业在汽油质量升级过程中虽然增加了大量成本,但是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经济效益优势的增加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成本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升级 MIP FCC S ZORB 烷基化 成本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厂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小平 龙军 +1 位作者 曾宿主 解增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09-815,共7页
计算分析了典型脱碳型流程"连续重整-蜡油加氢-催化裂化FCC-延迟焦化-汽油加氢脱硫"方案的CO_2排放分布、排放类型以及各装置的排放强度;设计了两个典型的加氢型和脱碳型工艺流程-"连续重整-渣油加氢-催化裂化FCC-汽油... 计算分析了典型脱碳型流程"连续重整-蜡油加氢-催化裂化FCC-延迟焦化-汽油加氢脱硫"方案的CO_2排放分布、排放类型以及各装置的排放强度;设计了两个典型的加氢型和脱碳型工艺流程-"连续重整-渣油加氢-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脱硫、连续重整-蜡油加氢-催化裂化FCC-延迟焦化-汽油加氢脱硫",计算并分析不同工艺路线对CO_2排放的影响;参考欧盟碳交易市场的CO_2价格,测算了"配额"对两方案经济效益和方案间利润差的影响;同时计算了在不同配额下两方案可承受的最高CO_2价格以及方案间经济效益出现拐点时对应的CO_2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厂 CO2排放 碳税 配额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炼油厂大庆混合油替代原油的加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曾宿主 解增忠 +1 位作者 田松柏 龙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为解决国内某大型燃料一润滑油型炼油厂加工的大庆混合油即将断供的问题,将炼油厂线性规划模型与配方原油技术相结合,提出了针对该炼油厂生产现状寻找大庆混合油替代原油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分别在该厂有、无润滑油基础油两种规划思... 为解决国内某大型燃料一润滑油型炼油厂加工的大庆混合油即将断供的问题,将炼油厂线性规划模型与配方原油技术相结合,提出了针对该炼油厂生产现状寻找大庆混合油替代原油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分别在该厂有、无润滑油基础油两种规划思路下,寻找利用合适的进口原油来替代现有的大庆混合油,并利用数学规划模型针对所选替代原油进行全厂模拟测算,评估其加工性能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采用替代原油选择方法确定的替代原油,不仅适合该厂加工流程特点和原油输送限制条件,而且原油资源有保障,可以降低原油采购成本,提升全厂经济效益,加工替代原油可为企业多盈利25.99~137.44元/t,具有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混合油 替代原油 加工性能 原油配方 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喷气燃料可持续性及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立乐 聂红 +4 位作者 吴昊 于博 解增忠 李娜 渠红亮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116,共7页
针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以餐饮废油为原料生产生物质喷气燃料(简称生物喷气燃料)两段加氢(SRJET)技术,基于生命周期的评价分析,确定核算边界,分析了生物喷气燃料生命周期碳足迹(单位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所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 针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以餐饮废油为原料生产生物质喷气燃料(简称生物喷气燃料)两段加氢(SRJET)技术,基于生命周期的评价分析,确定核算边界,分析了生物喷气燃料生命周期碳足迹(单位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所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CO_(2)排放总量)。通过对比生物喷气燃料与石油基喷气燃料的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了生物喷气燃料替代石油基喷气燃料的碳减排效果,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及各环节参数因子敏感性分析,明确了生命周期模型参数对碳足迹评价的影响水平。结果表明,生物喷气燃料的生命周期碳足迹总量为0.55 kg kg,在模型预测结果90%置信区间内,相比于石油基喷气燃料,生物喷气燃料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以CO_(2)计)降低80.9%~93.2%。生物质喷气燃料技术推广和产业链构建对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喷气燃料 生命周期 碳足迹 碳减排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