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含量对选区激光熔化制备SiC-Al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解厚波 张家莲 +4 位作者 苑高千 张竞哲 李可琢 李发亮 张海军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3-429,共7页
为研究陶瓷颗粒增强相含量对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制备SiC-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d 50=30μm的SiC为增强相,以d 50=33μm的纯Al粉为基体原料,采用SLM制备了SiC-Al复合材料,研究了SiC含量(w)(10%、15%及20%)对SLM成型SiC-Al复合材料... 为研究陶瓷颗粒增强相含量对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制备SiC-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d 50=30μm的SiC为增强相,以d 50=33μm的纯Al粉为基体原料,采用SLM制备了SiC-Al复合材料,研究了SiC含量(w)(10%、15%及20%)对SLM成型SiC-Al复合材料物相组成、显微结构、致密度、显微硬度、磨损性能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C含量的增加,中间相Si和Al 4C 3的量逐渐增大,孔洞、微裂纹等缺陷逐渐增多,SiC-Al复合材料的致密度逐渐降低;当SiC含量(w)为15%时,所制备SiC-Al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最大,达275 MPa;当SiC含量(w)为20%时,所制备的SiC-Al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低、显微硬度最大,分别为1.3×10^(-5)mm^(3)·N^(-1)·m^(-1)和191.5 HV 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碳化硅增强 铝基复合材料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AlC_(2)陶瓷力学性能强化研究进展
2
作者 解厚波 李可琢 +3 位作者 苑高千 张竞哲 张海军 李发亮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7,共14页
Ti_(3)AlC_(2)具有由边缘共享的Ti;C八面体和二维密排的Al平面交替堆积而成的六方层状特殊结构,既具有陶瓷的熔点高、弹性模量高、耐腐蚀和高温抗氧化能力强等特点,又兼具金属的导电导热性好、剪切模量高和可加工性能优异等优点,被广泛... Ti_(3)AlC_(2)具有由边缘共享的Ti;C八面体和二维密排的Al平面交替堆积而成的六方层状特殊结构,既具有陶瓷的熔点高、弹性模量高、耐腐蚀和高温抗氧化能力强等特点,又兼具金属的导电导热性好、剪切模量高和可加工性能优异等优点,被广泛用作高温涂层材料、高温结构材料、化学防腐材料、电极电刷材料、受电弓材料和MXene前驱体材料等。但是,Ti_(3)AlC_(2)陶瓷存在硬度和强度比传统结构陶瓷低以及中低温区(<1100℃)抗氧化能力较差等缺点,其作为结构材料在工程实际中的进一步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研究者们开发了固溶强化、第二相复合强化以及织构强化等方法对Ti_(3)AlC_(2)陶瓷的力学性能进行强化。通过综述提高Ti_(3)AlC_(2)陶瓷力学性能的主要方法和对比不同方法的优劣,提出了当前方法中亟待解决的难点。最后,基于Ti_(3)AlC_(2)陶瓷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其强化方法可能的改进方向及可行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AlC_(2)陶瓷 固溶强化 第二相复合强化 织构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钙质耐火材料抗水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忍 李可琢 +4 位作者 解厚波 高瑞鸿 黄仲 张海军 张少伟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7-282,共6页
镁钙质耐火材料具有净化钢液、耐火度高、抗热震性好以及在碱性渣中的抗腐蚀性能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钢铁冶炼行业。然而镁钙质耐火材料在制造、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MgO和CaO的水化,严重制约了镁钙质耐火材料的应用与发展。综述了镁... 镁钙质耐火材料具有净化钢液、耐火度高、抗热震性好以及在碱性渣中的抗腐蚀性能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钢铁冶炼行业。然而镁钙质耐火材料在制造、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MgO和CaO的水化,严重制约了镁钙质耐火材料的应用与发展。综述了镁钙质耐火材料的特点及其水化机制,从烧结致密法、表面处理法及密封包装法三个方面总结了目前镁钙质耐火材料抗水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展望了镁钙质耐火材料抗水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钙质耐火材料 水化反应 水化机制 抗水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铁氧体处理废水中Cr(Ⅵ)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竞哲 苑高千 +3 位作者 解厚波 王洪红 张海军 李发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48-2063,共16页
六价铬(Cr(Ⅵ))具有生物积累性、生物持久性和剧毒性三大特性,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污染物,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含Cr(Ⅵ)废水的排放日益增多,Cr(Ⅵ)污染日趋严重,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尖晶... 六价铬(Cr(Ⅵ))具有生物积累性、生物持久性和剧毒性三大特性,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污染物,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含Cr(Ⅵ)废水的排放日益增多,Cr(Ⅵ)污染日趋严重,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尖晶石型铁氧体具有吸附;催化还原Cr(Ⅵ)的能力和特殊的磁分离性能,是一种重要的Cr(Ⅵ)无害化处理材料.本文综述了尖晶石型铁氧体在Cr(Ⅵ)无害化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以期为含Cr(Ⅵ)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及绿色工业的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污染 尖晶石型铁氧体 吸附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