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骏枣组培快繁体系及菌根化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蕊红 汪海花 +4 位作者 郭天然 徐崇崇 解冰芊 李云飞 黄建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骏枣是我国主栽制干枣品种,但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的高效快繁育苗技术体系尚未建立。本文围绕骏枣的腋芽增殖、继代、生根培养基筛选以及生根组培苗的菌根化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改良MS上添加1.0 mg/L 6-BA、0.2 mg/L IBA以及0.012 mg/L ... 骏枣是我国主栽制干枣品种,但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的高效快繁育苗技术体系尚未建立。本文围绕骏枣的腋芽增殖、继代、生根培养基筛选以及生根组培苗的菌根化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改良MS上添加1.0 mg/L 6-BA、0.2 mg/L IBA以及0.012 mg/L TDZ可有效提高骏枣茎段不定芽增殖效率,增殖系数达4.26。在改良MS培养基中添加1.2~1.5 mg/L 6-BA+0.2 mg/L IBA为继代培养基时,增殖和生长状态最佳。在生根培养阶段,茎段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0.6 mg/L IBA和0.5%的活性炭,不定芽的生根率达到86.89%。在生根组培苗移栽时接种含有异形根孢囊霉孢子的内生菌根菌剂,可显著提高其移栽成活率和生物量,接种菌剂的生根苗成活率达96.30%,较对照高出18.52%,菌根接种组平均苗高为8.1 cm,为对照的1.59倍。本研究所建立的骏枣组培快繁体系和菌根化育苗技术,增殖效率高,移栽后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可获得大量生长健壮的植株,为实现骏枣种苗规模化繁殖提供完善的技术体系,为骏枣的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茎段腋芽 组培快繁 菌根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光响应模型及不同物候期光合变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解冰芊 郭天然 +2 位作者 李玉婷 任利慧 黄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7-1626,共10页
【目的】设施栽培极大改变了冬枣生长环境,也对其光合作用进行调控,但是冬枣最佳光合模型以及不同设施栽培模式下不同物候期光合特性变化动态尚不明确。【方法】针对温棚、避雨棚和露地3种冬枣栽培模式,测定光响应参数并用4种光响应模... 【目的】设施栽培极大改变了冬枣生长环境,也对其光合作用进行调控,但是冬枣最佳光合模型以及不同设施栽培模式下不同物候期光合特性变化动态尚不明确。【方法】针对温棚、避雨棚和露地3种冬枣栽培模式,测定光响应参数并用4种光响应模型拟合,同时对冬枣植株不同物候期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指数模型的冬枣光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发现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冬枣的光响应曲线拟合效果最好,能较好地对3种栽培模式下测定的冬枣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此外,通过对比盛花期环剥和未环剥的冬枣,发现环剥显著改变了冬枣植株的生长势,抑制了光合速率,直至脆熟期才恢复至与未环剥植株相近状态。3种栽培模式下冬枣不同物候期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AQE)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均表现为脆熟期较高,而幼果期和采后较低。【结论】通过拟合冬枣最佳光响应模型,阐明了不同设施栽培模式对冬枣光合作用的影响规律,为设施栽培合理调控光合环境、促进枣树生长和坐果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光响应曲线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