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指纹图谱的原油溯源
1
作者 张伟亚 陈品 +5 位作者 解伟欣 高儇博 张万峰 代威 林思源 朱书奎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8-695,共8页
原油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而且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挥发性、含量和极性差异显著。传统的柱层析方法通常操作步骤繁琐,有机溶剂消耗大,样品处理时间长,严重限制了分析效率;常用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由于分辨率和峰容量较低,难以对复... 原油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而且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挥发性、含量和极性差异显著。传统的柱层析方法通常操作步骤繁琐,有机溶剂消耗大,样品处理时间长,严重限制了分析效率;常用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由于分辨率和峰容量较低,难以对复杂原油样品中的成分进行理想分离,影响了化合物的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本研究建立了气流吹扫注射器微萃取(GPMSE)对复杂原油样品进行快速前处理的方法,在避免大量有机溶剂消耗的同时将样品处理时间缩短为10 min。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技术,对45个原油样品的化学组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构建了原油的指纹图谱。采用多元统计法对各原油样品的GC×GC-TOFMS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对不同类型化合物进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利用蒙特卡罗置换检验RDA排序轴的显著性,最终筛选出36个能显著反映原油来源特征的生物标志物。从45个原油样品中选取28个作为建模组构建原油来源分类模型,选取4个单一来源样品和13个混合来源样品作为验证组评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判别准确率达到了97.8%。该方法不仅为原油溯源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技术支持,还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可扩展至原油掺假鉴定、溢油事故责任追溯及油田开发动态监测等领域。本研究为解决原油贸易欺诈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为原油品质检测和风险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吹扫注射器微萃取法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生物标志物 原油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固体材料吸附C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佟思琦 建伟伟 +2 位作者 海秋岩 解伟欣 孙易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30-37,共8页
温室效应日渐显著,CO_(2)的捕集与储存(CCS)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减排措施,其中吸附法捕集 CO_(2)是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多孔固体材料因其优异的 CO_(2)吸附性能备受关注。针对吸附法脱除 CO_(2)的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五种不同的吸附材料,... 温室效应日渐显著,CO_(2)的捕集与储存(CCS)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减排措施,其中吸附法捕集 CO_(2)是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多孔固体材料因其优异的 CO_(2)吸附性能备受关注。针对吸附法脱除 CO_(2)的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五种不同的吸附材料,总结了影响它们吸附 CO_(2)的主要因素,以及改性后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温度、压强、孔结构的改变会影响材料的物理吸附性能;还原改性、氧化改性和金属离子负载改性能够改变材料表面官能团的种类或者数量,提高了材料的 CO_(2)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吸附 多孔固体材料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