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制式DSC测定聚乙烯的结晶度 被引量:23
1
作者 解云川 张乾 范晓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9-182,186,共5页
为探索和建立用DSC测量聚乙烯(PE)结晶度的标准方法,采用调制式DSC(MDSC)对不同PE的固有结晶度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研究了PE在熔融过程中可逆与不可逆热流所对应的可能的大分子结构及运动特征,根据实验确定的包括基线在内的测定方法精确... 为探索和建立用DSC测量聚乙烯(PE)结晶度的标准方法,采用调制式DSC(MDSC)对不同PE的固有结晶度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研究了PE在熔融过程中可逆与不可逆热流所对应的可能的大分子结构及运动特征,根据实验确定的包括基线在内的测定方法精确测定了不同PE的固有结晶度,并与广角X射线衍射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结晶度 PE 力学性能 升温速率 DS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14
2
作者 解云川 范晓东 +1 位作者 孔杰 乔文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7-120,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乙烯(PE)/有机纳米蒙脱土(MMT)复合材料。首先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及透射电镜(T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相态,然后采用DSC分别对高和低MMT含量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MMT在PE基体中得到了...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乙烯(PE)/有机纳米蒙脱土(MMT)复合材料。首先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及透射电镜(T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相态,然后采用DSC分别对高和低MMT含量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MMT在PE基体中得到了较好的分散;在低MMT含量的复合材料中,MMT对聚乙烯结晶过程的影响是诱导成核及阻碍分子链运动的协同作用;而在高MMT含量下,MMT并不影响聚乙烯的晶型及晶胞尺寸,但对其表观结晶度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有机蒙脱土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相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聚乙烯结晶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7
3
作者 解云川 张乾 +2 位作者 范晓东 孔杰 乔文强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3年第4期7-9,共3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乙烯(PE)的结晶度,讨论了测定PE熔融焓过程中由测量重复性、称量过程及PE本身结构的不均匀性等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了测定PE熔融焓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和测定PE结晶度的扩展不确...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乙烯(PE)的结晶度,讨论了测定PE熔融焓过程中由测量重复性、称量过程及PE本身结构的不均匀性等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了测定PE熔融焓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和测定PE结晶度的扩展不确定度。采用DSC法测定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结晶度的扩展不确定度均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测定 聚乙烯 结晶度 不确定度 评定 熔融焓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聚氯乙烯材料的表面光接枝改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解云川 杨青芳 张海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8-120,124,共4页
研究了在不排氧氛围下 ,紫外光照射 ,以二苯甲酮 (BP)为光引发剂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在医用聚氯乙烯 (PVC)薄膜表面的气相接枝聚合。探讨了反应条件对接枝结果的影响 ,并用正交法指出了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用傅立叶红外 (FT- IR... 研究了在不排氧氛围下 ,紫外光照射 ,以二苯甲酮 (BP)为光引发剂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在医用聚氯乙烯 (PVC)薄膜表面的气相接枝聚合。探讨了反应条件对接枝结果的影响 ,并用正交法指出了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用傅立叶红外 (FT- IR)、水接触角作为接枝改性结果的表征。FT- IR谱图表明 GMA已接枝到 PVC膜表面。水接触角由接枝前的 78°下降到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材料 表面光接枝改性 聚氯乙烯薄膜 光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光接枝改善聚合物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解云川 杨青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1,共5页
综述了近几年表面光接枝改善高聚物性能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高聚物 表面改性 应用前景 表面光接枝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水平的影像医学
6
作者 解云川 周翔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7期516-518,共3页
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对疾病的认识已从细胞和大体组织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更体现了疾病诊治的标志性进展。依托电子学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影像医学与临床诊治已密不可分。因而 ,将影像医学与基因... 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对疾病的认识已从细胞和大体组织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更体现了疾病诊治的标志性进展。依托电子学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影像医学与临床诊治已密不可分。因而 ,将影像医学与基因诊断和治疗相结合 ,不仅能促进影像医学向分子水平发展 ;同时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更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磁共振成像 分子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伸直链晶体的调制式DSC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孔杰 范晓东 +1 位作者 解云川 乔文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8-181,共4页
采用调制式DSC、WAXD、POM和SEM研究了高压结晶聚乙烯伸直链晶体的可逆和不可逆热流的变化特点及其与结晶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压下聚乙烯结晶生成了高熔点、高结晶度的伸直链晶体;常压结晶聚乙烯晶体的不可逆热流有升温过程中部分结... 采用调制式DSC、WAXD、POM和SEM研究了高压结晶聚乙烯伸直链晶体的可逆和不可逆热流的变化特点及其与结晶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压下聚乙烯结晶生成了高熔点、高结晶度的伸直链晶体;常压结晶聚乙烯晶体的不可逆热流有升温过程中部分结构单元的重结晶放热行为;而高压结晶聚乙烯晶体的不可逆热流中无重结晶放热行为。高压结晶聚乙烯晶体的不可逆热焓值远高于常压结晶聚乙烯晶体,反映了高压下结晶的聚乙烯伸直链晶体在常压下熔融的不可逆性。两种结晶方式聚乙烯结晶度的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与动力学效应有关的不可逆热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伸直链晶体 调制式DSC 高压结晶 不可逆热流 结晶度 偏光显微镜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照射合成高吸水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朱月群 宁荣昌 解云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0-73,共4页
采用光固化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 (PAANa)型高吸水树脂 ,研究了各组分种类及用量对固化产物性能的影响 ,由正交实验分析得出各因素对 PAANa产物性能影响的主次 。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光固化 聚丙烯酸钠 PAANa 合成 紫外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型液晶增韧热固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左瑞霖 梁国正 +2 位作者 常鹏善 解云川 龚兴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5-57,共3页
由于现有的热固性树脂增韧方法存在种种缺陷,热致型液晶正取代橡胶弹性体、热塑性塑料等成为新一类热固性树脂增韧剂,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法增韧效果好,改性体系耐热性、模量高。从液晶聚合物增韧、液晶单体/低聚物增韧、液晶固化剂增韧... 由于现有的热固性树脂增韧方法存在种种缺陷,热致型液晶正取代橡胶弹性体、热塑性塑料等成为新一类热固性树脂增韧剂,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法增韧效果好,改性体系耐热性、模量高。从液晶聚合物增韧、液晶单体/低聚物增韧、液晶固化剂增韧三个方面综述了现阶段热致型液晶增韧热固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型液晶 增韧 热固性树脂 液晶固化剂 液晶单体/低聚物 共混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显示冠状静脉系统形态学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占国 唐光才 +5 位作者 黄新文 高礼明 漆军 解云川 武艳君 郭元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4-747,共4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同时显示心脏静脉系统解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无冠状动脉病变、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的患者70例,男39例,女31例,行舒张中末期二维、三维图像重建,观察冠状静脉...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同时显示心脏静脉系统解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无冠状动脉病变、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的患者70例,男39例,女31例,行舒张中末期二维、三维图像重建,观察冠状静脉窦(CS)及其属支的显示情况,评价各测值与性别的关系。结果70例患者CS及其属支均获得较高质量图像。CS呈管状50例(71.4%),喇叭状20例(28.6%)。所测得CS及其属支的形态学参数均与性别无关。心脏最大横径、心胸比与CS口上下径、前后径及平均径均无相关性。结论64层螺旋CT可评价CS及其属支的形态学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静脉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型成核剂的合成及对聚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Ⅱ)液晶型成核剂对HDPE结晶行为及晶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乔文强 范晓东 +1 位作者 孔杰 解云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8-101,共4页
采用DSC、热台偏光显微镜(HS-POM)和TGA研究了聚4-(4-甲氧基)-二酚氧羰基酚丙烯酸酯(PACDHP)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非等温结晶行为、晶体形态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CDHP用量为HDPE用量的0.25%~0.5%时可以促进HDPE的结晶,从而... 采用DSC、热台偏光显微镜(HS-POM)和TGA研究了聚4-(4-甲氧基)-二酚氧羰基酚丙烯酸酯(PACDHP)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非等温结晶行为、晶体形态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CDHP用量为HDPE用量的0.25%~0.5%时可以促进HDPE的结晶,从而加快HDPE的结晶速度,提高HDPE的结晶度,同时,可降低HDPE晶粒的尺寸并使其分布更为均匀。实验证明PACDHP是高密度聚乙烯的一种有效成核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核剂 液晶 高密度聚乙烯 非等温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及其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婉秦 于德梅 解云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5-178,共4页
作为典型的导电高分子材料,聚吡咯具有良好的光、电、磁特性,其应用已经涉及生物传感器、电致变色、防腐等领域,但聚吡咯天然的难溶熔性和难加工性一直制约着它的规模化应用。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导电聚吡咯已经成为该领域... 作为典型的导电高分子材料,聚吡咯具有良好的光、电、磁特性,其应用已经涉及生物传感器、电致变色、防腐等领域,但聚吡咯天然的难溶熔性和难加工性一直制约着它的规模化应用。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导电聚吡咯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制备吡咯共聚物是改善和提高其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文中介绍了聚吡咯及其共聚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制备吡咯聚合物的方法,近期报道的新型吡咯共聚物的种类、合成方法,性能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导电聚合物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环氧树脂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左瑞霖 常鹏善 +1 位作者 解云川 陈建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9,共4页
液晶环氧树脂是含有介晶单元的环氧小分子固化产物 ,它融合了液晶有序结构与环氧交联网络结构的优点 ,是一种深具潜力的功能材料。文中在大量文献基础上 ,介绍了含有介晶单元的环氧小分子的种类、合成及其固化特性 ,简述了液晶环氧树脂... 液晶环氧树脂是含有介晶单元的环氧小分子固化产物 ,它融合了液晶有序结构与环氧交联网络结构的优点 ,是一种深具潜力的功能材料。文中在大量文献基础上 ,介绍了含有介晶单元的环氧小分子的种类、合成及其固化特性 ,简述了液晶环氧树脂的国内外研究现况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环氧树脂 研究进展 固化 介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侧链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乔文强 范晓东 +3 位作者 李朋朋 孔杰 解云川 刘郁杨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0-364,共5页
以丙烯酰氯和对羟基苯甲酸等为原料,制备了4种具有热致液晶性的单体,并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相应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了表征。利用热失重(TGA)研究了聚... 以丙烯酰氯和对羟基苯甲酸等为原料,制备了4种具有热致液晶性的单体,并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相应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了表征。利用热失重(TGA)研究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HSPOM)研究了聚合物的相转变温度和液晶态织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侧链液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宽的液晶态温度范围,其液晶态织构均为向列相纹影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链液晶聚合物 向列相纹影织构 合成与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La^(3+)、碳纳米管掺杂纳米TiO_2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秀生 于德梅 +4 位作者 张宁 翁博丰 乔春苗 解云川 万炜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04-1308,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La3+掺杂TiO2、多壁碳纳米管掺杂TiO2及La3+与碳纳米管共掺杂纳米TiO2粒子.通过紫外光照射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掺杂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适量的La3+掺杂可以提高TiO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La3+掺杂TiO2、多壁碳纳米管掺杂TiO2及La3+与碳纳米管共掺杂纳米TiO2粒子.通过紫外光照射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掺杂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适量的La3+掺杂可以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佳掺杂浓度为La3+摩尔分数等于0.08%,碳纳米管掺杂也可以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La3+与碳纳米管共掺杂TiO2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10%(碳原子的摩尔分数)碳纳米管、0.08%La3+(摩尔分数)共掺杂TiO2在1 h内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达到84%,而纯TiO2在1 h内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只有约53%.X衍射图谱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制得的TiO2均为锐钛矿型,晶粒直径约为8~2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光催化 LA^3+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型成核剂的合成及对聚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Ⅰ)液晶型成核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乔文强 范晓东 +1 位作者 孔杰 解云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97,共4页
以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醚和丙烯酰氯为主要原料,通过逐步酰化反应,合成出了一种具有刚性结构并带有极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4-(4-甲氧基)-二酚氧羰基酚丙烯酸酯(ACDHP),并通过自由基引发合成出相应的聚合物PACDHP。利用1H-NMR和FT-I... 以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醚和丙烯酰氯为主要原料,通过逐步酰化反应,合成出了一种具有刚性结构并带有极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4-(4-甲氧基)-二酚氧羰基酚丙烯酸酯(ACDHP),并通过自由基引发合成出相应的聚合物PACDHP。利用1H-NMR和FT-IR对单体和聚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SC、热台偏光显微镜(HS-POM)和TGA对聚合物的相转变温度、液晶态的织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热致液晶聚合物的液晶相变温度范围较宽,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核剂 液晶 聚4-(4-甲氧基)-二酚氧羰基酚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I低张力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凌 解云川 +11 位作者 张泽明 张均 汪义成 王智清 张其林 金斌 龙晓君 李林霞 邢鹏环 罗明凤 邓强民 王奉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讨低张力消化道CT与MR成像诊断胃肠道病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用低张力检查诊断 42 8例消化道 ,并与 10 12例普通扫描进行了对比研究 ,病变者均经临床随访证实。 结果 :(1)低张组明显提高了解剖显示能力(P <0 0 5 ) ;... 目的 :探讨低张力消化道CT与MR成像诊断胃肠道病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用低张力检查诊断 42 8例消化道 ,并与 10 12例普通扫描进行了对比研究 ,病变者均经临床随访证实。 结果 :(1)低张组明显提高了解剖显示能力(P <0 0 5 ) ;(2 )低张组提高了消化道病灶的定位准确性 (CT提高 2 8 7%、MR提高 19 2 % ;P <0 0 1) ;(3 )低张组显著提高了消化管病灶的定性可靠程度 (P <0 0 1) ;(4 )有助于消化道毗邻结构的显示 (P <0 0 5 ) ;(5 )仅 9 6%有轻中度低张药物反应 ,无需处理。结论 :低张力消化道的CT与MR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且安全、易行 ,应予肯定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张力 CT 诊断价值 消化道疾病 病灶 MRI 对消 显示 扫描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口罩用改性长效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压电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晋 张林军 +4 位作者 解云川 王健 贾寅峰 路涛 张志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32,共7页
聚丙烯(PP)熔喷布表面自由电荷易在湿气等作用下流失,导致过滤层及口罩快速失效。针对以上问题,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在PP熔喷布基体上制备压电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纤维层,得到PP熔喷布/P(VDF-TrFE)改性过滤层。探究了纺丝... 聚丙烯(PP)熔喷布表面自由电荷易在湿气等作用下流失,导致过滤层及口罩快速失效。针对以上问题,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在PP熔喷布基体上制备压电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纤维层,得到PP熔喷布/P(VDF-TrFE)改性过滤层。探究了纺丝工艺对压电纤维形貌和结构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改性过滤层经过水洗、蒸汽等耐久性处理后的静电压、烟雾过滤效率和透气性的变化。结果表明:PP熔喷布/P(VDF-TrFE)改性过滤层对PM_(2.5)的过滤效率较PP熔喷布提高了25%,在进风量为85 L/min时的过滤效率提升了27.5%;经过2次水洗、紫外线照射、蒸煮消毒等方式处理后的改性过滤层,其表面电荷具有多次弯折后可再生的特点,过滤效率维持在90%,有效提高了口罩的防护效率和使用寿命,压电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束缚电荷,改善了过滤层负载电荷的稳定性,从而提升了口罩防护的长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 聚丙烯熔喷布 静电纺丝 压电材料 长效过滤防护 呼吸气阻 口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式DSC研究聚乙烯的溶液结晶行为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杰 范晓东 +1 位作者 解云川 贾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0-243,共4页
采用调制式DSC研究了聚乙烯在溶液及熔体环境下的结晶行为、晶体可逆和不可逆热流的变化特点以及其与结晶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聚乙烯不可逆热流表现为升温过程中部分结构单元的重结晶放热和增厚片晶的熔融行为;溶液结晶生成的晶体仍存有... 采用调制式DSC研究了聚乙烯在溶液及熔体环境下的结晶行为、晶体可逆和不可逆热流的变化特点以及其与结晶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聚乙烯不可逆热流表现为升温过程中部分结构单元的重结晶放热和增厚片晶的熔融行为;溶液结晶生成的晶体仍存有一定的介稳度,但其不可逆热焓值远远小于从熔体中形成晶体的不可逆热焓值,两种结晶方式结晶度的显著差别主要是不可逆热焓值差别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式DSC 聚乙烯 溶液结晶 不可逆热流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级单组分无溶剂绝缘浸渍漆的研究
20
作者 左瑞霖 梁国正 +2 位作者 常鹏善 解云川 杜超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4-147,共4页
以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 DAIP)为主体树脂 ,环氧丙烯酸酯 ( VE)为改性剂 ,合成了一种新型 C级单组分无溶剂绝缘浸渍漆 ;利用差热分析 ( DSC)、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 FTIR)、热失重分析 ( TG)等方法 ,系统表征了漆液及其固化产物的... 以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 DAIP)为主体树脂 ,环氧丙烯酸酯 ( VE)为改性剂 ,合成了一种新型 C级单组分无溶剂绝缘浸渍漆 ;利用差热分析 ( DSC)、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 FTIR)、热失重分析 ( TG)等方法 ,系统表征了漆液及其固化产物的性能。结果证明 ,该漆液粘度低、贮存期长 ,固化产物耐热性高、电气绝缘性能好 ,是一种综合性能较高的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环氧丙烯酸酯 C级单组分无溶剂绝缘浸渍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