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光动力疗法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效果: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的观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韩珺琳
张桐梅
+4 位作者
解世勇
丛春霞
李立
王健
韩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及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orence tomography,OCT)评估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及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orence tomography,OCT)评估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CV患者46例48眼的临床资料,患眼均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OCT及OCTA检查,所有患者按照常规剂量先行PDT治疗,3~5 d内再联合抗VEGF治疗,随访3~24个月。分析并比较PCV治疗前后视力、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OCTA上息肉病灶、异常分支血管网(branching vascular network,BVN)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患眼视力均提高,CRT均下降。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50±0.40)logMAR,治疗后24个月为(0.44±0.37)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2,P<0.05)。治疗前CRT为(601.89±183.88)μm,治疗后24个月CRT厚度为(457.54±207.8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8,P<0.05)。治疗前48眼中OCTA上息肉病灶检出率70.8%,ICGA上息肉病灶检出率100.0%;34眼联合OCTA检查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息肉病灶完全消退率分别为79.4%、78.8%、75.8%和83.3%。治疗前14眼在OCTA检查中未发现息肉病灶,在联合治疗后复查OCT,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指状突起消退率分别为71.4%、76.9%、75.0%、87.5%。患者联合治疗OCTA上BVN的面积治疗前为(0.916±0.215)mm^2,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分别为(0.823±0.286)mm^2、(0.909±0.312)mm^2、(1.121±0.389)mm^2和(1.672±0.230)mm^2。结论典型的PCV病变在PDT联合抗VEGF治疗后能安全有效地显著改善和稳定患者的视力、降低CRT、促进息肉病灶消退。无创、快速和可重复的OCTA联合OCT可作为联合治疗后评价PCV病情有用的随诊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动力疗法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效果: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的观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韩珺琳
张桐梅
解世勇
丛春霞
李立
王健
韩梅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8-362,共5页
文摘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及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orence tomography,OCT)评估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CV患者46例48眼的临床资料,患眼均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OCT及OCTA检查,所有患者按照常规剂量先行PDT治疗,3~5 d内再联合抗VEGF治疗,随访3~24个月。分析并比较PCV治疗前后视力、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OCTA上息肉病灶、异常分支血管网(branching vascular network,BVN)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患眼视力均提高,CRT均下降。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50±0.40)logMAR,治疗后24个月为(0.44±0.37)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2,P<0.05)。治疗前CRT为(601.89±183.88)μm,治疗后24个月CRT厚度为(457.54±207.8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8,P<0.05)。治疗前48眼中OCTA上息肉病灶检出率70.8%,ICGA上息肉病灶检出率100.0%;34眼联合OCTA检查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息肉病灶完全消退率分别为79.4%、78.8%、75.8%和83.3%。治疗前14眼在OCTA检查中未发现息肉病灶,在联合治疗后复查OCT,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指状突起消退率分别为71.4%、76.9%、75.0%、87.5%。患者联合治疗OCTA上BVN的面积治疗前为(0.916±0.215)mm^2,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分别为(0.823±0.286)mm^2、(0.909±0.312)mm^2、(1.121±0.389)mm^2和(1.672±0.230)mm^2。结论典型的PCV病变在PDT联合抗VEGF治疗后能安全有效地显著改善和稳定患者的视力、降低CRT、促进息肉病灶消退。无创、快速和可重复的OCTA联合OCT可作为联合治疗后评价PCV病情有用的随诊技术。
关键词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Keywords
polypoid choroidal vasculopath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分类号
R773.4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光动力疗法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效果: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的观察
韩珺琳
张桐梅
解世勇
丛春霞
李立
王健
韩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