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觉性斜视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
1
作者 覃银燕 戴鸿斌 +1 位作者 蔡春艳 黄华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78-381,共4页
目的:分析知觉性斜视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分析2012-01/2013-06我科收治的178例知觉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知觉性斜视的类型,斜视眼视力障碍的病因,斜视度数分布,观察术后眼位及复视现象。结果:知觉性斜视178例中知觉性外斜... 目的:分析知觉性斜视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分析2012-01/2013-06我科收治的178例知觉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知觉性斜视的类型,斜视眼视力障碍的病因,斜视度数分布,观察术后眼位及复视现象。结果:知觉性斜视178例中知觉性外斜视123例(69.1%),知觉性内斜视55例(30.9%),知觉性斜视中109例为屈光参差性弱视,123例知觉性外斜视的平均斜视度为69.32△,其中78例合并垂直斜视,55例知觉性内斜视的平均斜视度为56.45△,其中26例合并垂直斜视。术毕6例患者出现复视,均于2wk内消失。手术设计按内斜欠矫10△左右,外斜过矫10△左右,术后眼位±10△内为正位,所有患者均行斜视眼手术,超过60△者按超常量一截一退手术设计,术后1a随访,178例斜视患者中138例术后眼位达到正位。结论:知觉性外斜视较知觉性内斜视更为常见,知觉性斜视最常见的病因为屈光参差性弱视,通常斜视度数较大,且常合并垂直斜视,知觉性斜视手术可以较好的改善斜视外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外斜视 知觉性内斜视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视术后的眼表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菲 戴鸿斌 +2 位作者 覃银燕 徐伟敏 蔡春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5-768,共4页
目的:探讨斜视手术后患者的眼表情况。方法:选取2015-05/2016-10我院住院治疗的斜视患者188例240眼,按手术切口不同分为3组:A组85例100眼行角膜缘切口;B组35例50眼行跨肌止端切口;C组68例90眼行近穹窿切口(包括Parks切口及改良的Parks切... 目的:探讨斜视手术后患者的眼表情况。方法:选取2015-05/2016-10我院住院治疗的斜视患者188例240眼,按手术切口不同分为3组:A组85例100眼行角膜缘切口;B组35例50眼行跨肌止端切口;C组68例90眼行近穹窿切口(包括Parks切口及改良的Parks切口)。行单条眼外肌手术者75眼,行2条眼外肌手术者110眼,行3条眼外肌手术者55眼。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分别于术前1d,术后1d,1、2、4wk检测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irst noninvasive Keratograph tear breakup time,NIKBUTf)和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术前1d比较,各不同切口组术后1d TMH均明显增高,NIKBUTf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wk时NIKBUTf恢复至术前水平,B、C组术后1wk时恢复至术前水平。A、B组术后2wk时TMH恢复至术前水平,C组术后1wk时恢复至术前水平。单条肌肉眼外肌手术者术后1wk TMH和NIKBUTf恢复至术前1d水平,行2条和3条肌肉手术者术后2wk时各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手术切口选择和手术累及的肌肉条数都会影响斜视患者术后眼表健康情况;选择近穹窿切口行斜视手术恢复较快;斜视手术中所累积肌肉数越少,对眼表的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手术 泪膜破裂时间 泪河高度 眼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涂芳 覃银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124-2126,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8-07/2012-07入住我院的100例118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高压氧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8-07/2012-07入住我院的100例118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高压氧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卵磷脂络合碘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不同时间临床愈合情况、治疗前后视力、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总眼数60眼,治疗有效眼数43眼,总有效率为71.7%;观察组总眼数58眼,治疗有效眼数51眼,总有效率为87.9%,两组临床疗效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治疗后2,4wk及3mo恢复正常眼数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视力(P<0.05);(4)经1a的随访,对照组复发眼数为6眼,复发率为10.0%;观察组复发率为0眼,两组差异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卵磷脂络合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在儿童屈光状态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戴鸿斌 蔡春艳 +3 位作者 覃银燕 黄华林 许菲 周靖晶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735-736,共2页
目的:探讨10g/L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在小儿屈光状态检查中的应用。比较其与阿托品在散瞳验光中麻痹睫状肌的效果,用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方法,对年龄3~12岁118例236眼(其中近视40例80眼,远视78例156眼,合并有散光73... 目的:探讨10g/L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在小儿屈光状态检查中的应用。比较其与阿托品在散瞳验光中麻痹睫状肌的效果,用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方法,对年龄3~12岁118例236眼(其中近视40例80眼,远视78例156眼,合并有散光73例146眼)先采用10g/L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滴眼3次散瞳(每次间隔5min),末次点眼1h后进行检影验光。间隔3d后重新点10g/L阿托品眼膏1wk(每晚1次)重新进行散瞳检影验光。按屈光度分成近视组、远视组、散光组,其中散光度数是将柱镜度数独立分离出来统计。将两种散瞳药的验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近视组使用两种方法散瞳验光后屈光度值分别为-2.25±1.31D,-2.23±1.3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远视组应用两种药物散瞳验光后屈光度分别为3.76±2.4D,4.39±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散光组应用两种药物散瞳验光后屈光度值分别为1.35±1.19D,1.38±2.0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4)。结论: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可用于临床上3~12岁近视、散光儿童的散瞳验光。但在远视儿童初次就诊仍需点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 屈光状态 阿托品眼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眼压致脉络膜上腔出血2例
5
作者 刘勇 赵燕 覃银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脉络膜上腔出血 低眼压 脉络膜脱离 进行性加重 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术后眼压 无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