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株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安全性和益生特性分析
1
作者 韦珏 许力士 +9 位作者 吴健敏 秦树英 杨丽华 覃绍敏 朱鹏 陈凤莲 韦珊珊 林俊 杨磊 刘金凤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为研究3株分离筛选芽孢杆菌(编号分别为V1、V2、V5)的安全性及其益生特性,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和耐药基因检测,并对3株芽孢杆菌进行... 为研究3株分离筛选芽孢杆菌(编号分别为V1、V2、V5)的安全性及其益生特性,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和耐药基因检测,并对3株芽孢杆菌进行耐热性、抑菌及产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V1、V2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V5被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3株菌对多种抗生素药物敏感,除菌株V5检测到femA、tetA耐药基因外,菌株V1、V2未检出耐药基因。3株菌均可耐受温度60℃。3株芽孢杆菌对猪霍乱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39和大肠杆菌K88均有抑菌作用。3株芽孢杆菌均可产纤维素酶及蛋白酶,菌株V1、V2在96 h、菌株V5在60 h获得最大纤维素酶活,分别为101 U/mL、92.29 U/mL、82.87 U/mL。3株菌分别在48 h、36 h、72 h蛋白酶活最大,分别为75.37 U/mL、78.83 U/mL和15.38 U/mL。研究表明3株芽孢杆菌相对安全,具有较强的耐热、抑菌及产酶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鉴定 安全性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感病毒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情况调查 被引量:29
2
作者 覃绍敏 梁安莉 +5 位作者 王仰杰 向晖 黄红梅 陈凤莲 马玲 吴健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3期77-80,共4页
应用套式PCR方法对采自广西境内13个市122个不同规模猪场及农村散养户的126份病料,进行了SIV的检测,并对鉴定为SIV阳性的15份病料,再分别进行PRRSV、CSFV、PCV-2、PRV、HPS的检测,以调查广西猪群中SIV与PRRSV、CSFV、PCV-2、PRV、HPS混... 应用套式PCR方法对采自广西境内13个市122个不同规模猪场及农村散养户的126份病料,进行了SIV的检测,并对鉴定为SIV阳性的15份病料,再分别进行PRRSV、CSFV、PCV-2、PRV、HPS的检测,以调查广西猪群中SIV与PRRSV、CSFV、PCV-2、PRV、HPS混合感染的情况。结果发现:猪群中SIV感染率为11.9%(15/126),而在所检测的15份阳性病料中,SIV混合感染十分严重,感染率为73.3%(11/15)。混合感染病毒种类最多达四重感染(SIV+PRRSV+CSFV+PCV-2),占6.67%(1/15);三重感染(SIV+PRRSV+PCV-2、SIV+PRRSV+CSFV)占40%(6/15);二重感染(SIV+PRRSV,SIV+PCV-2)占26.6%(4/15)。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发病猪群中SIV与PRRSV、CSFV、PCV-2混合感染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瘟病毒 圆环病毒 伪狂犬病病毒 副猪嗜血杆菌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红细胞凝集试验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廖文军 吴健敏 +4 位作者 覃绍敏 袁书智 陈凤莲 华俊 谢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165,共4页
以纯化的抗人红细胞单链抗体(Sc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蛋白双功能融合蛋白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的红细胞凝集试验。利用方阵滴定试验筛选出最佳抗原工作浓度为55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作用时间15 min,与猪... 以纯化的抗人红细胞单链抗体(Sc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蛋白双功能融合蛋白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的红细胞凝集试验。利用方阵滴定试验筛选出最佳抗原工作浓度为55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作用时间15 min,与猪瘟(CSF)、猪细小病毒(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乙型脑炎(JE)、猪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阳性血清和PRV gE缺失疫苗接种的猪免疫血清均不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与PRV标准阳性血清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圈。与美国进口的PRV抗体检测gE-ELISA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50份猪血清的阴、阳性检出符合率均为100%。红细胞凝集试验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特点,可用于PRV野毒感染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红细胞凝集试验 GE基因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廖文军 吴健敏 +4 位作者 谭攀 覃绍敏 陈凤莲 马玲 张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16,32,共6页
以纯化的抗人红细胞单链抗体(Sc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蛋白双功能融合蛋白为诊断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物,以羊抗猪IgG包被硝酸纤维膜作为质控带,制作检测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的双抗原胶体金试纸条。利用方阵滴定试验筛选出金标抗原最佳... 以纯化的抗人红细胞单链抗体(Sc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蛋白双功能融合蛋白为诊断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物,以羊抗猪IgG包被硝酸纤维膜作为质控带,制作检测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的双抗原胶体金试纸条。利用方阵滴定试验筛选出金标抗原最佳工作浓度为17.6μg,检测线诊断抗原最佳标记量为1.76μg,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作用时间15 min,与猪瘟病毒(CSFV)、猪细小病毒(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乙型脑炎病毒(JEV)、猪布鲁菌(Brucella)阳性血清和PRVgE缺失疫苗接种的猪免疫血清检测线均不出现红色条带,与PRV标准阳性血清反应检测线出现红色条带。试纸条操作简单,肉眼于15 min内可判定结果;试纸条在室温保存6个月,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没有明显变化;与美国IDEXX和法国LSI gE-ELISA抗体检测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1 164份猪血清的符合率均为90.55%。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具有操作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特点,可用于PRV野毒感染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金标免疫层析法 GE基因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环病毒的检测及与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韦建兴 梁兆强 +6 位作者 欧阳康 白安斌 覃绍敏 钟雅婷 韦丽丽 陆芹章 吴健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7-202,共6页
为了解细环病毒(Torque teno virus,TTV)在广西猪群中的感染情况,本研究运用Nest-PCR方法,对2009—2011年采自广西140个规模猪场的156份血液、流产胎儿及肺脏、脾脏、肾脏、肝脏、淋巴结等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样品的非编码区(UTR... 为了解细环病毒(Torque teno virus,TTV)在广西猪群中的感染情况,本研究运用Nest-PCR方法,对2009—2011年采自广西140个规模猪场的156份血液、流产胎儿及肺脏、脾脏、肾脏、肝脏、淋巴结等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样品的非编码区(UTR)进行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同时对部分样品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典型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检测及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发现,广西猪群中TTV总感染率达到93.6%,TTV2的感染率(76.9%)不仅明显高于TTV1(16.7%),且毒株间遗传变异较大。TTV多与PCV2和PRRSV混合感染,且以与PRRSV混合感染率更高(64.29%)。猪群中存在2重、3重,甚至4重TTV与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临床上TTV与细菌的混合感染(或细菌继发感染)以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多见。本研究证实在广西猪群中存在TTV感染,且存在普遍的TTV与PRRSV、PCV2和CSFV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环病毒 混合感染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中小规模猪场大肠杆菌病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凤莲 赵武 +5 位作者 黄红梅 覃绍敏 华俊 马玲 吴健敏 杨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6-188,共3页
从广西23家中小规模猪场采集病料,分离、鉴定出致病性大肠杆菌56株,并对其进行血清型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鉴定出4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属于16种血清型,其中以O138、O18、O85、O9和O21为优势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69.76%;用20种常用抗菌... 从广西23家中小规模猪场采集病料,分离、鉴定出致病性大肠杆菌56株,并对其进行血清型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鉴定出4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属于16种血清型,其中以O138、O18、O85、O9和O21为优势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69.76%;用20种常用抗菌药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发现高敏的药物有头孢拉啶、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多黏菌素B、新霉素、壮观霉素和阿米卡星;而不敏感的药物有青霉素、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林可霉素。说明这些猪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十分严重,应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等进行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大肠杆菌病 血清型 药敏试验 广西中小规模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阿卡斑病毒NSs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3
7
作者 蔡畅 陈赫威 +9 位作者 宋瑞鹏 覃绍敏 刘金凤 秦树英 孙倩 陈童锦悦 欧长波 刘兴友 马玲 吴健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5-2026,共12页
【目的】对新型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NS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而制备抗多克隆抗体,为新型AKAV检测及功能研究提供必要材料。【方法】使用蛋白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网站,对新型AKAV NSs蛋白进行系统... 【目的】对新型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NS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而制备抗多克隆抗体,为新型AKAV检测及功能研究提供必要材料。【方法】使用蛋白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网站,对新型AKAV NSs蛋白进行系统分析。克隆NSs全长基因,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NSs重组蛋白,优化蛋白诱导条件并分析重组蛋白的可溶性;收获破碎菌体,经8 mol/L尿素变性、Ni 2+-NTA亲和层析纯化、透析及浓缩后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ting鉴定;将纯化的重组NSs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应用间接ELISA、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测定多克隆抗体效价及特异反应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Ss蛋白由9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等电点为12.10,属于碱性蛋白,不稳定指数约为79.04,平均亲水性为指数为―0.059,为不稳定的亲水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属于非分泌蛋白。试验成功构建了NSs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ET-32a-NSs,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显示,成功表达重组NSs蛋白,分子质量为29.3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一致;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16384000,Western blotting和IFA结果表明所制备抗体能够与NSs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试验成功获得纯化的新型AKAV NSs蛋白,该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制备获得效价高、特异性好的多克隆抗体,为后续新型AKAV疫苗开发、检测及NSs蛋白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阿卡斑病毒(AKAV) NSs蛋白 生物信息学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急性禽霍乱的诊治 被引量:5
8
作者 黄红梅 陈凤莲 +4 位作者 吴健敏 白安斌 马玲 覃绍敏 谢斌 《广西畜牧兽医》 2011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禽霍乱(Fowl cholera,FC)是一种侵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传染病,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本病常呈现败血性病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也常出现慢性和隐性经过。在多数地区,禽霍乱呈散发或地方流行。该病引起的损失可大可... 禽霍乱(Fowl cholera,FC)是一种侵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传染病,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本病常呈现败血性病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也常出现慢性和隐性经过。在多数地区,禽霍乱呈散发或地方流行。该病引起的损失可大可小。曾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禽霍乱 诊治 接触性传染病 禽巴氏杆菌病 出血性败血症 败血性 死亡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副猪嗜血杆菌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马琳 江涛 +3 位作者 吴其彪 覃绍敏 田娟娟 陆芹章 《广西畜牧兽医》 2009年第3期156-158,共3页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病 药敏试验 分离鉴定 病原菌 广西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多发性浆膜炎 呼吸道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广西部分猪场五种常见病毒性疾病血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浩 秦树英 +6 位作者 张振江 孙菀英 何怡柳 何宇 石胜 覃绍敏 吴健敏 《广西畜牧兽医》 2019年第6期252-254,共3页
为了了解2017年广西部分猪场主要五种病毒病的免疫和感染情况,试验采用ELISA方法对广西6市35个猪场送检的2505份血清进行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口蹄疫病毒O... 为了了解2017年广西部分猪场主要五种病毒病的免疫和感染情况,试验采用ELISA方法对广西6市35个猪场送检的2505份血清进行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口蹄疫病毒O型(FMDV-O)、猪伪狂犬病毒(PRVgB)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合格率)分别为88.0%、89.7%、90.2%、77.3%和93.1%,CSF、PRRS、PCV-2的抗体离散度分别为:38.75%、50.12%、37.80%。结果说明:CSFV、PRRSV、PCV-2和PRV的免疫效果较好,但PRRSV不同个体之间抗体水平仍有较大差异,FMDV-O的免疫效果相对较差。PRVgE高达19.5%,表明PRV野毒在广西普遍存在,应加强猪场PRV野毒的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毒性疾病 血清学调查 ELISA 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红梅 白安斌 +2 位作者 陈凤莲 覃绍敏 吴健敏 《广西畜牧兽医》 2009年第5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病 诊治报告 山羊 寄生性线虫 消化道线虫病 反刍动物 隐性感染 发育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12a-RT-RAA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晶雪 韦珊珊 +9 位作者 覃绍敏 吴健敏 杨丽华 陈凤莲 许力士 秦树英 华俊 韦珏 方芳 刘金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37-3246,共10页
[目的]本研究将CRISPR/Cas12a系统与反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RAA)结合,拟建立一种基于CRISPR/Cas12a-RT-RAA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目的]本研究将CRISPR/Cas12a系统与反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RAA)结合,拟建立一种基于CRISPR/Cas12a-RT-RAA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分析不同基因型PRRSV全基因组序列,在3′-UTR端保守区设计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AA)引物、crRNA及DNA报告底物分子,筛选RT-RAA最佳引物对。表达纯化AsCas12a蛋白,并以质粒为标准品,经RT-RAA扩增后,将产物加入CRISPR/Cas12a系统,建立PRRSV的CRISPR/Cas12a-RT-RAA检测方法,分别以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核酸为模板验证建立方法的特异性,以不同浓度的pMD18T-PRRSV为模板验证建立方法的敏感性。以5.62×10^(6)、5.62×10^(3)、5.62拷贝数/μL的质粒为模板进行重复性试验,最后进行临床效果评价,将所建立的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获得具有良好剪切活性的AsCas12a蛋白,蛋白分子质量大小为196 ku;所建立的CRISPR/Cas12a-RT-RAA方法的检测下限可达5.62拷贝/μL;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特异性检测出PRRSV,不能检出其他猪病病毒PCV2、PEDV、CSFV和PRV,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应用该方法对121份猪组织样品进行检测,与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的阳性符合率为93.75%,阴性符合率为99.05%,总符合率为99.17%。[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基于CRISPR/Cas12a-RT-RAA的PRRSV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性高、重复性好且不依赖复杂设备,可在现场和基层实验室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反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RAA) CRISPR/Cas12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竹鼠源阿卡斑病毒对山羊的致病性
13
作者 秦树英 刘金凤 +9 位作者 马玲 许力士 杨磊 陈凤莲 韦珊珊 陆晨阳 林俊 韦珏 覃绍敏 吴健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53-4561,共9页
旨在观察竹鼠源阿卡斑病毒(AKAV)对山羊的致病性,本研究以竹鼠源阿卡斑病毒GXLCH16-70株分别经颅内、皮下和静脉感染山羊,观察山羊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和病原组织器官分布等指征。结果显示,颅内接种组山羊攻毒第4~9... 旨在观察竹鼠源阿卡斑病毒(AKAV)对山羊的致病性,本研究以竹鼠源阿卡斑病毒GXLCH16-70株分别经颅内、皮下和静脉感染山羊,观察山羊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和病原组织器官分布等指征。结果显示,颅内接种组山羊攻毒第4~9天后,出现间歇性痉挛、抽搐等神经症状;皮下和静脉接种组的山羊于接毒第3~8天出现腹泻、眼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接种GXLCH16-70的所有山羊于感染第2~10天均出现病毒血症,感染第8天后均产生AKAV中和抗体,且一直持续到第21天。颅内组剖检可见大脑非化脓性脑脊髓炎,肺充血出血、脾边缘有出血点等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颅内组呈现为脑膜和皮质血管周围见有多层胶质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样结构。荧光定量RT-PCR对脑组织、脊髓等样品进行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颅内组几乎在大脑的所有区域都检测到AKAV-S RNA片段;同时,静脉组和皮下组在部分脑组织和脊髓中也能检测到病原。结果表明,新型竹鼠源AKAV GXLCH16-70株经人工感染可导致山羊全身多器官和组织系统性病变,并且可引起山羊脑脊髓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鼠 阿卡斑病毒 山羊 致病性 颅内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酸鱼中乳酸菌的鉴定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韦珏 刘金凤 +8 位作者 覃绍敏 秦树英 许力士 林俊 陈凤莲 韦珊珊 马玲 陈童锦悦 吴健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100,共6页
该研究以分离自酸鱼发酵后期的乳酸菌菌株LP224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其耐药性和抗性基因进行检测,并研究其生长特性及耐受性。结... 该研究以分离自酸鱼发酵后期的乳酸菌菌株LP224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其耐药性和抗性基因进行检测,并研究其生长特性及耐受性。结果表明,菌株LP224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对头孢曲松、链霉素、环丙沙星、磺胺异噁唑、万古霉素、林可霉素等6类15种抗生素耐药,基因组DNA检测出ermC和tetG2种抗性基因,而细菌质粒未检测到抗性基因,说明该菌株相对安全。菌株LP224经55℃水浴处理30 min后存活率为35.06%;p H2.5环境下存活率为52.60%;0.3%胆盐浓度下存活率为31.67%,说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耐热、耐酸、耐胆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耐酸 耐胆盐 酸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鼠源细小病毒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15
作者 唐海波 姜佳佳 +5 位作者 陈凤莲 杨锦兰 白安斌 刘金凤 覃绍敏 吴健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43-2853,共11页
【目的】了解并掌握广西地区竹鼠细小病毒(Bamboo rat parvovirus,BRPV)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变异情况,为BRP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用养殖场患病死亡的竹鼠病料制备组织上清液,采用Vero细胞同步接毒法进行病毒分离,通... 【目的】了解并掌握广西地区竹鼠细小病毒(Bamboo rat parvovirus,BRPV)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变异情况,为BRP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用养殖场患病死亡的竹鼠病料制备组织上清液,采用Vero细胞同步接毒法进行病毒分离,通过细胞病变观察、PCR、透射电镜观察及血凝试验等方法鉴定,设计合成特异性扩增引物对BRPV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分离获得的病毒可在Vero细胞上稳定生长增殖,感染细胞变长、变梭或成拉丝状;病毒纯化后经电镜观察可见呈立体对称、无囊膜、直径20~25 nm的病毒粒子;经PCR鉴定、凝集试验及全基因组测序表明,分离株为BRPV。本研究共获得3株BRPV(GenBank登录号:MF497824、MF497825、MF497826),毒株基因组全长约4758 bp,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发现,其与蝙蝠源细小病毒关系较近。BRPV基因编码氨基酸遗传特征与其宿主特异性有很强的相关性,NS 1基因编码氨基酸变异与蝙蝠及大鼠源细小病毒更接近,与其处于同一分支,核苷酸相似性为96.9%~97.6%,氨基酸相似性为97.5%~98.4%。其中第257和360位氨基酸属于高突变位点;基于VP 2基因编码氨基酸的遗传进化树显示,其进化树处在一个独立的分支上,与大鼠源及犬、猫等动物源细小病毒核苷酸相似性为58.3%~66.8%,氨基酸相似性为51.6%~63.0%。VP2蛋白第8、99、114、118、247和253位氨基酸存在宿主偏好性,第53和386位氨基酸属于高突变位点。【结论】本研究分离获得的BRPV为一种细小病毒,本研究结果明确了中国BRPV遗传特性及病毒粒子形态特征,为BRPV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鼠细小病毒(BRPV) 分离鉴定 全基因组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TAT重组猪细小病毒样粒子的构建及鉴定
16
作者 刘金凤 杜毅超 +4 位作者 覃绍敏 白安斌 张振江 陈凤莲 吴健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6-71,共6页
为表达和鉴定含TAT蛋白转导域的重组猪细小病毒(PPV)样粒子,以PPV N株为模板扩增其VP2基因,将具有穿膜功能的TAT蛋白转导域连接在VP2基因的N端,构建TAT-VP2融合基因,并用Bac-to-Bac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构建含TAT-VP2基因的重组杆... 为表达和鉴定含TAT蛋白转导域的重组猪细小病毒(PPV)样粒子,以PPV N株为模板扩增其VP2基因,将具有穿膜功能的TAT蛋白转导域连接在VP2基因的N端,构建TAT-VP2融合基因,并用Bac-to-Bac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构建含TAT-VP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进行融合基因的表达,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电镜观察及血凝试验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IFA结果显示细胞表达产物能与鼠抗PPV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透射电镜观察到表达产物可装配形成典型的病毒样粒子结构,形态大小与野生型PPV及VP2病毒粒子相似;血凝试验证实融合TAT重组PPV-VLPs具有与全病毒相同的血凝活性。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制高效PPV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重组杆状病毒 TAT蛋白转导域 病毒样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