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宫、腹腔镜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失败患者的再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覃春容 姚吉龙 吴琳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56-858,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宫、腹腔镜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的不孕患者进行再评价,分析其临床特点,了解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方法收集自1994年1月 ̄2004年4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因IUI失败的不孕患者21例,先后或同时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 目的探讨联合宫、腹腔镜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的不孕患者进行再评价,分析其临床特点,了解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方法收集自1994年1月 ̄2004年4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因IUI失败的不孕患者21例,先后或同时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对其临床特点及其手术后妊娠率及术后获得妊娠时间分布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盆腔炎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57%)是引起IUI失败的不孕患者的主要盆腔病变;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是IUI失败的不孕患者的主要宫腔病变。IUI失败的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妊娠率为47.6%(10/21),术后18个月内获得妊娠者占90%。结论在IUI失败的不孕患者病因诊断中,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明显优于单独的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宫、腹腔镜联合可以手术矫治可逆的输卵管及宫腔病变,提高IUI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宫腔镜 宫腔内人工授精(IUI) 不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育男性精子中的顶体酶活性及精液参数研究
2
作者 成艳君 李雪梅 +5 位作者 杨则宝 覃春容 杨宇霞 吴正中 周永红 杨蔚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研究不育男性精子中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参数。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育男性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按照顶体酶参数是否正常划分为两组,观察组1(n=68)为精液参数正常组,即精液量、液化时间、外观、精子活力、外形以及数量等均无明显异常,... 目的研究不育男性精子中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参数。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育男性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按照顶体酶参数是否正常划分为两组,观察组1(n=68)为精液参数正常组,即精液量、液化时间、外观、精子活力、外形以及数量等均无明显异常,观察组2(n=72)为精液参数异常组,即抗精抗体为阳性或上述检查有不少于1项明显异常,且存在生殖系统急慢性炎症史;选取1年内正常生育男性7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应用手淫法对所有男性精液予以收集,且应用改良Kennedy法检测精子顶体酶活性,对比3组男性精子顶体酶活性。结果观察组2(a+b)级精子活动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组精子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顶体酶活性明显高于观察组1与观察组2(P<0.05)。结论顶体酶活性低下密切关联于男性不育,检测不育男性精子中顶体酶活性临床价值重大,可将精子质量全面反映出来,进而评价其功能状态,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男性 精液 顶体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例不育男性精液检查分析
3
作者 成艳君 李雪梅 +2 位作者 周永红 杨宇霞 覃春容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122-122,127,共2页
目的分析89例不育男性精液检查现状,探讨有助于提升不育男性精液检查整体精准性的重要手段。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精液检查的89例不育男性,通过观察其检查结果分析其不育诱因。结果有11.24%不育男性精液液化... 目的分析89例不育男性精液检查现状,探讨有助于提升不育男性精液检查整体精准性的重要手段。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精液检查的89例不育男性,通过观察其检查结果分析其不育诱因。结果有11.24%不育男性精液液化总时长超过半个小时;有74.16%不育男性精液超过5个/HPF;有66.29%不育男性精子整体活动率低于60%;有24.72%不育男性的异常精子比例超过20%;有56.18%不育男性整体精子活力低于50%。结论基于不育男性而言,予以精液检查表现出重要价值,有助于总结其不育诱因,是病患接受早期诊治的重要保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男性 精液 检查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
4
作者 张春晖 古衍 +1 位作者 覃春容 余国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6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活性的变化,以及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PAF受体(PAF-R)的表达。方法对10例女性不孕患者采用生物法检测血浆中PAF含量,酶水解底物显色法测定PAF-AH活性,...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活性的变化,以及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PAF受体(PAF-R)的表达。方法对10例女性不孕患者采用生物法检测血浆中PAF含量,酶水解底物显色法测定PAF-AH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上PAF-R的表达。并与10例有正常生育功能的女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不孕患者血浆中PAF含量(5.21±1.81)μgPL,PAF-AH活性(24.50±7.76)μmol/(min.L)、PBMC上PAF-R的表达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F、PAF-AH、PAF-R三者在女性不孕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不孕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生长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正中 李雪梅 +2 位作者 成艳君 刘兰云 覃春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生长激素(GH)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120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促排... 目的探讨外源生长激素(GH)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120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促排卵过程中有无使用外源GH,将其分为处理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结局。结果处理组促性腺激素总使用量、使用天数低于对照组(均P<0.05);处理组取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正常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获卵数、卵裂率、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GH预处理有助于改善PCOS患者的IVF-ET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长激素 促排卵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诱导大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6
作者 夏燕 刘露 +3 位作者 林丹换 张梦莉 练冰 覃春容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6期35-37,共3页
目的: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对大鼠进行宫腔灌注,尝试构建更符合子宫内膜损伤条件的大鼠子内膜损伤动物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选取SD大鼠24只,将其分为LPS 10 mg/mL组、LPS 20 mg/mL组(此二组合称为LPS处理组大鼠)和对照组... 目的: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对大鼠进行宫腔灌注,尝试构建更符合子宫内膜损伤条件的大鼠子内膜损伤动物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选取SD大鼠24只,将其分为LPS 10 mg/mL组、LPS 20 mg/mL组(此二组合称为LPS处理组大鼠)和对照组。分别向LPS 10 mg/mL组、LPS 20 mg/mL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宫腔内注射10 mg/mL的LPS、20 mg/mL的LPS、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干预48 h后处死三组大鼠,切除其子宫,并对子宫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子宫内膜的形态学改变。结果:造模后,与对照组大鼠相比,LPS处理组大鼠的子宫内膜层明显变薄,宫腔腔隙增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间质充血水肿,腺体数量明显减少,且LPS 20 mg/mL组大鼠的子宫内膜层变薄尤为明显。造模后,LPS处理组大鼠子宫内膜和肌层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且随着LPS诱导剂量的加大,大鼠子宫内膜和肌层中TNF-α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论:LPS可有效地诱导大鼠子宫内膜损伤,LPS的最佳诱导剂量为20 mg/mL。LPS可作为一种损伤诱导剂成功构建大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大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