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基催化剂对胜利褐煤液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传荣 吴诗勇 +3 位作者 聂立 覃小刚 吴幼青 高晋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5,40,共6页
考察了不同温度下,α-FeOOH、FeSO4·7H2O及其混合物对蒙东胜利褐煤液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FeOOH在450℃时液化转化率达到97.47%,FeSO4·7H2O在425℃时液化转化率达到97.21%;当温度低于400℃时,α-FeOOH和FeSO4·7H2... 考察了不同温度下,α-FeOOH、FeSO4·7H2O及其混合物对蒙东胜利褐煤液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FeOOH在450℃时液化转化率达到97.47%,FeSO4·7H2O在425℃时液化转化率达到97.21%;当温度低于400℃时,α-FeOOH和FeSO4·7H2O之间存在协同作用,α-FeOOH和FeSO4·7H2O混合可能生成类似Fe2O3/SO42-超强酸的活性组分,促进煤转化成前沥青烯,同时α-FeOOH的存在促进了前沥青烯向沥青烯和油气转变,提高了油气产率;当温度高于400℃时,α-FeOOH和FeSO4·7H2O混合可能会加剧前沥青烯结焦,导致转化率比α-FeOOH与FeSO4·7H2O单独作催化剂时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褐煤 直接液化 铁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褐煤与玉米秸秆的共液化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野 吴诗勇 +3 位作者 覃小刚 李良 吴幼青 高晋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4-420,共7页
在微型振动反应釜内,在铁基催化剂存在下,考察了玉米秸秆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对胜利褐煤和玉米秸秆共液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液化产物的红外光谱研究了玉米秸秆和胜利褐煤共液化协同效应的机理。结果表明:秸秆和褐煤共液化存在正协同效应... 在微型振动反应釜内,在铁基催化剂存在下,考察了玉米秸秆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对胜利褐煤和玉米秸秆共液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液化产物的红外光谱研究了玉米秸秆和胜利褐煤共液化协同效应的机理。结果表明:秸秆和褐煤共液化存在正协同效应,协同效应随着秸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当反应温度为375℃、初始氢压为4MPa、反应时间为0.5h和秸秆质量分数为90%时,油产率高出对应的加权平均值5.87%;反应温度的变化对不同液化产物的协同效应影响不同,低温时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促进沥青质的生成,高温时则体现在促进油的生成;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液化产物得出秸秆裂解的自由基能促进褐煤中大分子芳香结构裂解,但在促进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供氢反应;共液化过程中协同效应部分体现在前沥青烯中酚类物质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褐煤 玉米秸秆 共液化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生物质气化焦油中酚类化合物提纯工艺研究
3
作者 顾竣文 黄胜 +3 位作者 覃小刚 聂立 吴诗勇 吴幼青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8-313,共6页
采用酸碱抽提法对5 MW工业化生物质气化焦油中的酚类化合物进行提纯。通过常压蒸馏装置将气化焦油切割为3个馏分并测定酚含量,选取酚含量最高的馏分I进行酚类化合物酸碱抽提工艺研究,并利用GC/MS对提纯粗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馏分... 采用酸碱抽提法对5 MW工业化生物质气化焦油中的酚类化合物进行提纯。通过常压蒸馏装置将气化焦油切割为3个馏分并测定酚含量,选取酚含量最高的馏分I进行酚类化合物酸碱抽提工艺研究,并利用GC/MS对提纯粗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馏分(110~180℃、180~210℃和210~235℃)的酚质量分数分别为51.86%、20.46%和12.86%。较优的馏分I酸碱抽提碱洗和酸洗工艺条件分别为:碱液质量分数20%、碱洗时间5min和碱洗温度50℃;硫酸质量分数20%、酸洗时间30 min和酸洗温度22℃。较优酸碱抽提工艺条件下,馏分I的粗酚收率为50.24%,GC/MS分析表明,粗酚中主要含有42种酚类化合物,质量分数合计为98.49%,低级酚质量分数为7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生物质气化焦油 酸碱抽提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湿式氧化试验研究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维成 覃小刚 +4 位作者 房慧 文路 王焕 杨欢 孙登科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优选污泥湿式氧化处理的反应条件并考察反应效果,在反应釜试验装置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和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对产物中的固、液、气三相分别展开了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化学需氧量测试和气体成分分析... 为优选污泥湿式氧化处理的反应条件并考察反应效果,在反应釜试验装置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和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对产物中的固、液、气三相分别展开了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化学需氧量测试和气体成分分析,并对固相和液相产物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优选条件下,污泥的有机质分解率可达90%以上;固相产物残渣的热失重率小于10%,液相产物有一定的化学需氧量,可返回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气相产物无SO_2和NO_x;重金属富集于残渣中;初步经济性分析发现,污泥湿式氧化的综合处理成本约为130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湿式氧化 化学需氧量 技术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式热态实验平台的污泥湿式氧化实验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欢 陈阳 +4 位作者 覃小刚 王焕 文路 房慧 孙登科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584,共9页
为了验证污泥湿式氧化技术的工业可行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建立连续式热态实验台研究典型条件下的污泥湿式处理效果,分别检测了氧化产物中的三相成分和性质并进行反应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典型条件下实验装置稳定运行超过100 h,反... 为了验证污泥湿式氧化技术的工业可行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建立连续式热态实验台研究典型条件下的污泥湿式处理效果,分别检测了氧化产物中的三相成分和性质并进行反应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典型条件下实验装置稳定运行超过100 h,反应后固相残渣有机物降解率达78.62%,重金属含量及浸出重金属含量均达标;液相中COD、总氮、氨氮和总磷超标,可返回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气相中无SO2和NOx;污泥湿式氧化过程分为快速反应阶段和慢速反应阶段,且2个阶段均属于化学动力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湿式氧化 降解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