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雪英 陆启峰 +2 位作者 覃后继 黄美金 陆春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8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4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加人工肝血浆置换术;B组36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4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加人工肝血浆置换术;B组36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尿量及血清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尿素氮(BUN)、肌酐(Cr)、血清钾离子(K+)浓度等指标的变化并与健康体检组30例(C组)肾功能、血清钾对比,同时比较治疗2周后的疗效。结果:B组治疗后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改善优于A组(P<0.05或P<0.01),肾功能、血清钾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比治疗前改善,B组总有效率为80.6%,A组总有效率为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1,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肝肾综合征 血浆置换 大黄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大黄灌肠及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雪英 陆启峰 +3 位作者 覃后继 何延专 陆春雷 丘海先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6-77,共2页
目的评价血浆置换、大黄灌肠及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HE)的疗效。方法将106例重型肝炎合并H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加血浆置换术,治疗组联合大黄煎剂灌肠及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 目的评价血浆置换、大黄灌肠及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HE)的疗效。方法将106例重型肝炎合并H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加血浆置换术,治疗组联合大黄煎剂灌肠及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血氨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血氨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置换、大黄灌肠及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能有效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大黄 门冬氨酸鸟氨酸 肝炎 重型 肝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对重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雪英 陆启峰 +3 位作者 覃后继 黄美金 陆春雷 丘海先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8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收治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4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血浆置换;观察组(B组)36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观...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收治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4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血浆置换;观察组(B组)36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比较疗效,并与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C组)比较。结果治疗前A、B两组CD3+、CD4+、CD8+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均较C组降低(P<0.01);治疗后A、B两组CD3+、CD4+、CD8+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B组较A组升高显著(P<0.05或<0.01),其中B组CD3+、CD4+与C组接近(P>0.05);总有效率B组80.6%,A组57.5%,两组比较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淋巴细胞亚群 血浆置换 大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辅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陆春雷 潘兴寿 +5 位作者 黄春合 覃后继 梁烨 李近都 朱启发 李天资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辅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效果及其与细胞因子变化的关系。方法对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13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铁皮石斛处方,连用6月,观察ALT正常率、HBV DNA转阴率和HBeAg血清学转...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辅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效果及其与细胞因子变化的关系。方法对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13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铁皮石斛处方,连用6月,观察ALT正常率、HBV DNA转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与11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30例健康组比较。结果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8.1%和19.5%,较对照组24.5%和10.0%高(P<0.05),治疗组ALT正常率98.2%与对照组9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2水平低于健康组(P<0.01),IL-4和IL-10水平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IL-2、IL-4和IL-10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L-2、IL-4和IL-10水平均有好转,但与健康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铁皮石斛可提高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ALT正常率、HBV DNA转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有效改善患者的IL-2、IL-4和IL-10紊乱,对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慢性乙肝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雪英 陆启峰 +3 位作者 覃后继 黄美金 陆春雷 丘海先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8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联合大黄灌肠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加血浆置换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联合大黄灌肠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加血浆置换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清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PE次数与平均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113,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PE次数及平均住院费用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经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血浆置换 大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雪英 陆启峰 +3 位作者 覃后继 黄美金 陆春雷 丘海先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5期30-31,34,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A组)及对照组40例(B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A组同时给予血浆置换术联合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观察两...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A组)及对照组40例(B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A组同时给予血浆置换术联合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外周静脉血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清AFP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其中A组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两组血清AFP含量治疗2周后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其中A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为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1,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能促进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生长,提高AFP水平,从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 大黄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肺结核患者血中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周耀南 覃后继 +2 位作者 何延专 黄重敏 黄其文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对肺结核患者血中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常规抗结核加用丹参治疗,对照组仅为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其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同时于治疗前后行... [目的]观察丹参对肺结核患者血中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常规抗结核加用丹参治疗,对照组仅为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其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同时于治疗前后行痰抗酸杆菌检测以观察痰菌转阴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中ET-1和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组的痰菌转阴率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能降低肺结核患者血中ET-1和NO水平,提高抗结核治疗的痰菌转阴率,从而提高抗结核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丹参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