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原油及石油产品快速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章群丹 李敬岩 褚小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6-850,共15页
石油化工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原油及石油产品的快速分析提出更高要求,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综述近年来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原油及石油产品快速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GC)技术因其高分离效率和高灵敏度,在油品... 石油化工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原油及石油产品的快速分析提出更高要求,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综述近年来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原油及石油产品快速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GC)技术因其高分离效率和高灵敏度,在油品组分分析中占据重要地位;高分辨质谱(MS)技术,尤其是与色谱技术联用,为原油中复杂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手段;核磁共振(NMR)技术在研究原油的结构组成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近红外光谱(NIR)技术以其无损和快速测量的特点,在油品在线监测和实时分析中被广泛应用。此外,还探讨了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现状。最后,展望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未来原油及石油产品快速分析中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石油产品 化学计量学 深度学习 仪器分析 快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船用燃料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
2
作者 刘丹 许育鹏 +1 位作者 陈瀑 褚小立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快速准确测定船用燃料油中脂肪酸甲酯(FAME)含量对船用燃料油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船用燃料油中FAME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基于FAME红外特征峰强度与其体积分数的关联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 快速准确测定船用燃料油中脂肪酸甲酯(FAME)含量对船用燃料油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船用燃料油中FAME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基于FAME红外特征峰强度与其体积分数的关联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分析模型,所建模型准确度及稳定性良好。基于两种不同型号仪器采集光谱所建模型的回归系数均大于0.99,交互验证标准偏差分别为0.2644和0.1517,重复性偏差分别为0.08%和0.17%。结果表明,中红外光谱法可快速准确预测船用燃料油中FAME含量,为船用燃料油质量监控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方法 偏最小二乘方法 船用燃料油 脂肪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原油及渣油中铁、镍、钒含量的研究
3
作者 李贤发 吴梅 +2 位作者 褚小立 章群丹 刘日元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3,共7页
建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原油及渣油中Fe,Ni,V含量的方法,考察基质干扰、定量曲线拟合方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探索固化剂固化原油的可行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剂能避免Fe元素在原油中快速沉降,保证Fe在原油中均匀... 建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原油及渣油中Fe,Ni,V含量的方法,考察基质干扰、定量曲线拟合方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探索固化剂固化原油的可行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剂能避免Fe元素在原油中快速沉降,保证Fe在原油中均匀分布,固化后的原油元素分析数据稳定准确。原油和渣油中的高含量S元素是最大的基质干扰因素,使用经验系数法可较好地对S元素等基质效应进行校正,使所建方法能在8 min左右准确测定原油和渣油中Fe,Ni,V的含量。该方法测定原油和渣油中Fe,Ni,V含量的精密度均小于3%,测定原油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1%~102.7%,Fe,Ni,V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1,0.2,0.2μg/g。因此,该方法分析精度高、速度快,无需进行样品预处理,在原油快速评价、原料质量把控及后期工业生产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 固化剂 基质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0
4
作者 褚小立 陈瀑 +2 位作者 李敬岩 刘丹 许育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1-1188,共8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近红外光谱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析技术之一。振动光谱基础理论、光谱仪器硬件和化学计量学是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3大支柱,近些年,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这3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该文结合上述3个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 在过去的几十年,近红外光谱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析技术之一。振动光谱基础理论、光谱仪器硬件和化学计量学是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3大支柱,近些年,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这3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该文结合上述3个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分析 光谱成像 微型化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五年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40
5
作者 褚小立 史云颖 +2 位作者 陈瀑 李敬岩 许育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3-611,共9页
评述了近五年来(2014~2018)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内容涉及方法研究、软硬件研发、应用特点和趋势等方面,并对今后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97篇。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便携式分析 在线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重整汽油详细族组成 被引量:25
6
作者 褚小立 袁洪福 +1 位作者 纪长青 陆婉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66-870,共5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重整汽油详细族组成 (C3~C+ 9链烷烃、C5~C+ 8环烷烃、C3~C7烯烃、C6 ~C+ 9芳烃 )的分析方法。试验表明 ,该方法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成本低 ,特别适用于中间控制分析。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快速测定 重整汽油 族组成 链烷烃 环烷烃 烯烃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方法在石油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褚小立 陈瀑 +2 位作者 许育鹏 李敬岩 田松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9-1038,共10页
化学计量学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理论和方法对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信息。随着石油分析迅速朝向分子水平表征和快速在线方向发展,化学计量学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化学计量学方法... 化学计量学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理论和方法对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信息。随着石油分析迅速朝向分子水平表征和快速在线方向发展,化学计量学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化学计量学方法在石油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包括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绩,并展望了化学计量学方法在石油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石油分析 近红外光谱 色谱 质谱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用于原油快速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褚小立 田松柏 +1 位作者 许育鹏 王京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7,共6页
基于345种原油建立原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通过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快速测定原油主要性质的分析模型。利用原油近红外光谱指纹特征提出原油种类精确识别方法——移动相关系数法,结合原油评价数据库可快速得到单种类原油的详细评价数据。... 基于345种原油建立原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通过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快速测定原油主要性质的分析模型。利用原油近红外光谱指纹特征提出原油种类精确识别方法——移动相关系数法,结合原油评价数据库可快速得到单种类原油的详细评价数据。对于混兑原油,采用库光谱拟合方法,可从原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中解析出一组参与混兑的"伪原油种类"及其混兑比例,结合原油评价数据库可得到该混兑原油的详细评价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原油快速评价 模式识别 移动相关系数法 库光谱拟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向量回归建立成品汽油通用近红外校正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褚小立 许育鹏 陆婉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9-622,共4页
针对目前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成品汽油分析模型存在的问题,采用近几年新兴的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了多种汽油标号通用的校正模型,其预测能力优于对应的偏最小二乘法,对汽油研究法辛烷值、烯烃和芳烃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0.37、1.28%和1... 针对目前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成品汽油分析模型存在的问题,采用近几年新兴的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了多种汽油标号通用的校正模型,其预测能力优于对应的偏最小二乘法,对汽油研究法辛烷值、烯烃和芳烃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0.37、1.28%和1.38%,可应用于实际的汽油管道自动调合近红外光谱在线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调合 近红外光谱 在线分析 非线性校正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催化重整中型试验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褚小立 袁洪福 陆婉珍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29,共4页
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NIR-6000型多通道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同时检测8套催化重整中型试验装置,实时测量重整生成油的RON和芳烃组成等5项物化指标。结果表明,该分析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为催化剂评价提供数据,完成8个通道的全分析时间仅需... 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NIR-6000型多通道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同时检测8套催化重整中型试验装置,实时测量重整生成油的RON和芳烃组成等5项物化指标。结果表明,该分析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为催化剂评价提供数据,完成8个通道的全分析时间仅需6.5min。该系统的投用显著提高了催化剂评价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试验装置 催化重整 中型 在线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应用 重整生成油 同时检测 自行研制 物化指标 实时测量 分析系统 分析时间 工作效率 评价技术 催化剂 多通道 烃组成 R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定量校正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7
11
作者 褚小立 王艳斌 陆婉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96-800,共5页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定量校正模型的建立步骤,从样品集的选择,光谱的采集,定量校正模型的建立和验证,到模型适用性判据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影响近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的因素,并讨论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校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润滑油加氢异构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许育鹏 刘丹 +3 位作者 褚小立 章群丹 陈瀑 吴梅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9-738,共10页
基于大量有代表性的样本,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预测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馏程、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的近红外分析模型,模型交互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配置在线近红... 基于大量有代表性的样本,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预测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馏程、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的近红外分析模型,模型交互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配置在线近红外分析系统和应用所建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多性质近红外分析模型,将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润滑油加氢异构装置,对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进行在线分析,可在30 min内完成对6路物料馏程、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的在线分析。加氢裂化尾油初馏点和终馏点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7和6℃,100℃黏度为0.261 mm^(2)/s,黏度指数为2;基础油初馏点和终馏点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5和6℃,40和100℃黏度分别为1.01、0.151 mm^(2)/s,倾点为3℃,黏度指数为1,满足工业现场快速分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近红外 加氢裂化尾油 基础油 馏程 黏度 黏度指数 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并噻吩的脱硫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于丽 刘泽龙 +3 位作者 褚小立 肖宝清 汪莉 李本高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69,共2页
从茂名炼油总厂周围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可脱除二苯并噻吩 (DBT)的细菌YC -LI -1 ,用GC -MS方法定性鉴定了该细菌脱除DBT的代谢有机产物为2_羟基二苯 (2_OHBP) ,此外BaCl2 实验证明了DBT中的硫原子代谢为水溶性的硫酸盐。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生物降解 脱硫 代谢物 二苯并噻吩 脱硫细菌 2-羟基二苯 油品 煤炭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AG加氢单元原料和产品组成的近红外快速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瀑 祝馨怡 +1 位作者 李敬岩 褚小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102,共5页
利用383个催化裂化柴油和加氢柴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及标准族组成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建立近红外混合分析模型,针对LTAG加氢单元中LCO原料和产品的详细族组成进行快速分析,并将该近红外快速分析方法应用于某炼油厂LTAG工艺过程... 利用383个催化裂化柴油和加氢柴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及标准族组成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建立近红外混合分析模型,针对LTAG加氢单元中LCO原料和产品的详细族组成进行快速分析,并将该近红外快速分析方法应用于某炼油厂LTAG工艺过程中。模型验证结果显示预测值与样品族组成实测值非常接近,模型准确性与标准方法相当,重复性测试结果显示模型重复性优于标准方法;对炼油厂LTAG加氢装置原料和产品某些组分含量连续15天的近红外监控结果也证明该快速分析方法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AG LCO加氢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重整装置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京华 褚小立 +2 位作者 袁洪福 冯新国 陆婉珍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4-28,共5页
介绍国内首次将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重整装置先进过程控制(APC)系统的情况,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说明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完全可以实时、准确和完整地给APC提供所需的分析数据,而且分析仪日常维护费用低,几... 介绍国内首次将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重整装置先进过程控制(APC)系统的情况,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说明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完全可以实时、准确和完整地给APC提供所需的分析数据,而且分析仪日常维护费用低,几乎没有消耗品,解决了长期制约先进过程控制发展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对APC实现装置的平稳优化生产,提高目的产品产率、降低能耗,最终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重整 先进过程控制 优化 在线分析 近红外光谱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荧光法测定轻质油品中总硫含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沛 褚小立 +1 位作者 郑煜 王轶凡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102,共6页
建立了紫外荧光法测定轻质油品中总硫含量的分析方法。使用不同型号的紫外荧光法硫含量测定仪考察了轻质油品中可能存在的氧、氯、氮及常规金属元素对硫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荧光法适用于测定甲醇、乙醇燃料汽油、生物柴... 建立了紫外荧光法测定轻质油品中总硫含量的分析方法。使用不同型号的紫外荧光法硫含量测定仪考察了轻质油品中可能存在的氧、氯、氮及常规金属元素对硫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荧光法适用于测定甲醇、乙醇燃料汽油、生物柴油及其调合燃料中的硫含量;适用于测定氯质量分数不大于100μg/g的轻质油品中的总硫含量;氮元素对硫含量测定的影响较大,而且不同仪器厂家生产的紫外荧光法硫含量测定仪受氮元素干扰程度不同,当油品中氮质量分数大于100μg/g时,要考虑氮元素对硫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铅、铁、锰质量浓度不大于26mg/L、硅质量浓度不大于100mg/L时对硫含量的测定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荧光 轻质油品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自动检索算法在快速建立汽油光谱数据库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敬岩 褚小立 +1 位作者 陈瀑 田松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37,共7页
首先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某石油化工企业汽油样本进行适当分类,然后采用光谱库自动检索算法,从RIPP汽油库中有针对性地找到一定量的汽油样本作为校正集,建立汽油重要性质的分析模型。近红外分析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具有测量快速、操作... 首先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某石油化工企业汽油样本进行适当分类,然后采用光谱库自动检索算法,从RIPP汽油库中有针对性地找到一定量的汽油样本作为校正集,建立汽油重要性质的分析模型。近红外分析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具有测量快速、操作简单、无需预处理、重复性好等优点。建立的校正模型对该石油化工企业汽油样本的辛烷值、烯烃含量和芳烃含量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0.3、1.6%和1.0%,满足快速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偏最小二乘(PLS) 近红外光谱(NIR) 库检索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近红外光谱原油快评技术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敬岩 褚小立 +4 位作者 刘丹 董力军 冯保杰 许育鹏 陈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0-717,共8页
开发了Web版原油快评软件,在软件构架层面,由原油快评系统用户应用模块、原油快评近红外光谱库管理模块、原油快评建模模块、原油快评模型库管理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构成。该软件实现了模型库的统一维护和统一发布、光谱数据库和评价数... 开发了Web版原油快评软件,在软件构架层面,由原油快评系统用户应用模块、原油快评近红外光谱库管理模块、原油快评建模模块、原油快评模型库管理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构成。该软件实现了模型库的统一维护和统一发布、光谱数据库和评价数据库的统一管理,对现有的原油快评算法进行了升级,经过对升级算法的综合调试使用,可明显提高预测结果的计算速度和识别准确率。收录石化企业A、B常加工原油并分别建立了石化企业A、B原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将石化企业原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与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原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进行合并,建立快评分析模型,对常加工油种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快评结果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原油 网络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适合我国炼油厂的汽油自动调合成套工艺技术 被引量:23
19
作者 袁洪福 褚小立 陆婉珍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5,共5页
在对国内外汽油自动调合工艺与技术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 ,指出了发展适合我国汽油自动调合成套工艺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即开发和应用适合我国汽油调合实际情况的成套自动调合工艺技术 ,对真正实现投资小、见效大 ,以及避免巨资引进... 在对国内外汽油自动调合工艺与技术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 ,指出了发展适合我国汽油自动调合成套工艺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即开发和应用适合我国汽油调合实际情况的成套自动调合工艺技术 ,对真正实现投资小、见效大 ,以及避免巨资引进不适合国情的技术带来的巨大损失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合技术 汽油 炼油工业 近红外光谱 优化控制系统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和红外光谱快速评价原油性质的可行性比较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瀑 李敬岩 +1 位作者 褚小立 田松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8-102,共5页
分子光谱技术如中红外和近红外光谱已应用于原油性质的快速分析,而拉曼光谱在这方面的应用鲜有报道。为探讨拉曼光谱进行原油性质快速分析的可行性,采用拉曼、中红外、近红外3种分子光谱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来预测原油的密度、残炭和蜡含... 分子光谱技术如中红外和近红外光谱已应用于原油性质的快速分析,而拉曼光谱在这方面的应用鲜有报道。为探讨拉曼光谱进行原油性质快速分析的可行性,采用拉曼、中红外、近红外3种分子光谱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来预测原油的密度、残炭和蜡含量,对3种方法采集原油光谱的重复性和预测原油性质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拉曼光谱采集原油信号的重复性差,分析原油性质的准确性较低,在进行原油性质快速分析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 原油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