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甲状腺肿MR诊断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田荪 沈比先 +2 位作者 李元歌 谢井文 褚千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171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MRI特征性表现及主要鉴别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11例,总结其部位、病变形态、信号特征、囊壁及间隔强化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11例卵巢甲状腺肿发生于右侧附件区3...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MRI特征性表现及主要鉴别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11例,总结其部位、病变形态、信号特征、囊壁及间隔强化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11例卵巢甲状腺肿发生于右侧附件区3例;左侧附件区8例;囊性有间隔,囊壁及间隔较厚8例;完全囊性,囊壁较厚2例;囊实性混杂1例;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囊壁及分隔明显强化,囊内未见强化;其中5例盆腔少量积液,3例盆腔积液合并双侧胸腔积液。结论:卵巢甲状腺肿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检查是诊断卵巢甲状腺肿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性小胰腺癌并急性胰腺炎与单纯性急性胰腺炎的CT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游红莲 闫明艳 +4 位作者 褚千琨 王芳芳 陈文晶 于根建 王静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7期63-6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症状的隐匿性小胰腺癌并急性胰腺炎(SPC-AP)与单纯性急性胰腺炎(S-AP)的CT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症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SPC-AP患者34例,并随机抽取随访1年以上诊断... 目的对比分析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症状的隐匿性小胰腺癌并急性胰腺炎(SPC-AP)与单纯性急性胰腺炎(S-AP)的CT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症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SPC-AP患者34例,并随机抽取随访1年以上诊断为S-AP患者68例,均在初诊时行胰腺CT增强三期扫描。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CT特征的差异。结果SPC-AP组年龄大于S-AP组(P<0.05)。SPC-AP组CT胰腺实质动脉期截断强化、局限性低强化区、主胰管扩张及截断发生比例较S-AP组高(P<0.01);SPC-AP组周围血管累及、侧支循环形成、结构清晰发生比例较S-AP组高,胰腺形态增大、胰周局部液体聚集发生比例较S-AP组低(P<0.01);2组肾前筋膜增厚位置及胆总管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胆总管扩张、肾前筋膜增厚与胰腺周围淋巴结显示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发生不明原因轻度胰腺炎并左肾前筋膜增厚,多期CT增强扫描出现胰腺实质动脉期截断强化、局限性低强化、主胰管扩张及截断征象,需警惕隐匿性SPC-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急性胰腺炎 CT检查 增强扫描 影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法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的效果对比
3
作者 曾娘华 易伟宏 +2 位作者 王尔天 杨大志 褚千琨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135-137,共3页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2、4、12、24 h,研究组疼痛评分分别为(1.25±0.15)、(3.11±0.98)、(2.54±0.52)、(1.64±0.3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6±0.68)、(5.13±1.57)、(4.63±1.65)、(3.79±1.03)分(P<0.05)。结论 对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来说,在其治疗过程中加以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干预,止痛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泵 切口浸润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