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定市8种乔灌木开花始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积分回归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裴顺祥 郭泉水 +2 位作者 贾渝彬 辛学兵 许格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8,共8页
基于1986—2011年保定市气象和物候观测资料,运用积分回归法研究常见的8种乔灌木开花始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建立开花始期积分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保定市8种乔灌木的开花始期受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等3种气候要素的共同影响,但各气... 基于1986—2011年保定市气象和物候观测资料,运用积分回归法研究常见的8种乔灌木开花始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建立开花始期积分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保定市8种乔灌木的开花始期受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等3种气候要素的共同影响,但各气候要素影响作用的大小不同,总体表现为气温〉降水〉日照。不同气候要素对各树种开花始期的影响方式、"驱动"力度与时俱变。在开花始期前几个月,各气候要素对物候影响的正负效应同时出现;除榆树和栆外,其他6个树种开花始期前几天的气温对开花始期的影响均为负效应。利用积分回归法建立的多变量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对开花始期模拟的结果显示,当3月中旬气温改变1℃,降水量改变1 mm,日照时长改变1 h,8种乔灌木开花始期将改变约0.1~1.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始期 气候变化 响应 多因素 积分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北4种常见阔叶乔木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2
作者 裴顺祥 郭泉水 +2 位作者 辛学兵 刘玮 洪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1-187,共7页
物候现象是指示气候及自然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Peuelas et al.,2001;Moresette et al.,2009)。自然物候记录可以提供全球环境变化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证据。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1952—2000年地中海地区(Peuelasetal.,2... 物候现象是指示气候及自然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Peuelas et al.,2001;Moresette et al.,2009)。自然物候记录可以提供全球环境变化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证据。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1952—2000年地中海地区(Peuelasetal.,2001)、1851—1994年匈牙利(Walkovszky,1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乔木 气候变化 植物物候 哈尔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中条山油松人工林下物种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裴顺祥 法蕾 +1 位作者 杜满义 辛学兵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0-288,共9页
【目的】量化环境要素对山西省中条山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下物种分布影响,为进一步揭示中条山油松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条山油松人工林样地植物和土壤调查数据,分析环境因子对油松人工林下... 【目的】量化环境要素对山西省中条山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下物种分布影响,为进一步揭示中条山油松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条山油松人工林样地植物和土壤调查数据,分析环境因子对油松人工林下物种分布的影响。【结果】环境因子对灌木、草本、藤本物种分布的解释率(校正解释率)分别为45.7%(34.5%)、37.0%(20.4%)、43.4%(30.6%);油松林下物种分布主要受非生物环境影响,海拔和土壤通气性是影响该地区物种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灌木和藤本分布主要受海拔影响,草本分布主要受土壤通气性影响,且随着海拔、土壤通气性的升高油松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下降。【结论】地形(海拔)和土壤(土壤通气性)因子对区域群落生境的关键塑造作用所形成的环境筛是影响中条山油松人工林下物种分布的关键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分布 物种多样性 油松人工林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圃地崖柏出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5
4
作者 秦爱丽 郭泉水 +4 位作者 简尊吉 朱莉 裴顺祥 赵志禄 邢继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7,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崖柏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为崖柏种子繁殖和优质壮苗培育基质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在重庆市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繁育圃,以森林腐殖土、耕作土、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为基质原... 【目的】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崖柏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为崖柏种子繁殖和优质壮苗培育基质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在重庆市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繁育圃,以森林腐殖土、耕作土、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为基质原料,按体积比配制成3种育苗基质分别为耕作土∶森林腐殖土(1∶1)(FS)、草炭土(GS)和草炭土∶珍珠岩∶蛭石(1∶1∶1)(GPS),采用种子催芽后条播方式,按照随机区组3次重复试验设计方法,布置育苗基质对崖柏种子育苗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GPS和GS比FS育苗基质的温度调节能力强,GPS能够在温度较低的月份将基质温度调节到较高水平,GS能够在温度较高的月份将基质温度调节到较低水平;不同育苗基质土壤密度表现为FS>GS>GPS;土壤持水量(包括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与土壤密度的排序相反;不同基质的p H值差异显著,FS偏碱性,GS和GPS呈弱酸性;3种育苗基质都可满足崖柏幼苗对土壤肥力的基本需求,但含有草炭土的GPS和草炭土GS的土壤肥力较高;不同育苗基质的出苗率表现为GS>GPS>FS,GS和GPS的差异不显著;FS的出苗率仅为GS的23%,GPS的27%;在崖柏幼苗生长期间,对3次调查的平均苗高、地径、一级侧枝数、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平均单株地上和地下干质量这7个形态质量指标的隶属函数值计算及综合评判的结果表明,GPS育苗基质的苗木形态质量最优,其次是GS,FS最差。【结论】GS的质地疏松、保水性能和透气性能良好,是崖柏出苗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不同基质水、肥、气、热等因素上的差异,以及各因素的协调能力是导致崖柏幼苗形态质量出现基质差别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柏 种子育苗 育苗基质 出苗率 苗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油松人工林竞争指数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超 裴顺祥 +2 位作者 张连金 郭嘉 辛学兵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5-1124,共10页
为筛选北京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的最适竞争指数,获取油松人工林科学经营管理的依据和理论支撑,以九龙山油松人工林内的1 054株油松对象木及4 216株竞争木为研究对象,通过Hegyi竞争指数、Bella竞争指数(CIOi)及基于交角的林木... 为筛选北京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的最适竞争指数,获取油松人工林科学经营管理的依据和理论支撑,以九龙山油松人工林内的1 054株油松对象木及4 216株竞争木为研究对象,通过Hegyi竞争指数、Bella竞争指数(CIOi)及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d_α_CIi)进行生物量回归分析和k折交叉验证,筛选并分析油松人工林的最适竞争指数。结果显示:油松的径级分布呈略正偏的正态分布,88.24%的个体分布在10~25 cm径级内;油松生物量与d_α_CIi,Hegyi竞争指数服从幂函数关系,CIOi服从指数函数关系。d_α_CIi与油松生物量的决定系数(R2)、10次10折交叉验证R2值均最高,R2损失量最小,量化效果最好;Hegyi竞争指数次之,CIOi最差,说明d_α_CIi是量化北京典型油松人工林竞争强度的最佳指标。林木竞争受数量、大小和物种共同影响。随着油松对象木胸径的增大,竞争指数逐渐减小,其上方遮盖所占竞争指数比例也逐渐降低,甚至没有。当油松胸径不小于20 cm时(约总体前1/4),随径级增大其竞争指数变化不显著;据此对油松胸径小于20 cm的个体进行合理抚育间伐,能改善油松林结构。油松所受竞争主要来自种内,占总竞争强度的93.64%,种内竞争木数量、竞争强度随径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种间竞争木数量、竞争强度随径级总体上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表明种内竞争大于种间及两者间的垂直空间分离是物种共存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竞争指数 筛选 k折交叉检验 油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九龙山林下真菌对凋落叶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淑敏 法蕾 +3 位作者 王海霞 裴顺祥 吴迪 辛学兵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0-518,共9页
为研究华北石质山区林下真菌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在北京九龙山林下凋落物层收集真菌,分离纯化得到供试菌种,并选用了杯伞(Clitocybe)、光柄菇(Pluteus)和环炳菇(Lepiota)3个菌种(分别用F1、F2、F3来表示)。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不同... 为研究华北石质山区林下真菌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在北京九龙山林下凋落物层收集真菌,分离纯化得到供试菌种,并选用了杯伞(Clitocybe)、光柄菇(Pluteus)和环炳菇(Lepiota)3个菌种(分别用F1、F2、F3来表示)。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不同菌种对栓皮栎阔叶、油松针叶凋落叶及栓皮栎与油松1∶1的混合凋落叶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菌剂处理下,不同类型凋落叶失重率不同。经过21个月的分解,栓皮栎在F1处理下失重率最大,为49.8%,油松凋落叶在F2处理下失重率最大,为37.2%,栓皮栎与油松的混合凋落叶在F3处理下失重率最大,为45.6%。通过指数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栓皮栎在F1处理下分解最快,95%分解时间为9.92 a;油松凋落叶在F2处理下分解最快,95%分解时间为15.13 a;栓皮栎与油松混合叶在F3处理下分解最快,95%分解时间为10.59 a。不同菌剂处理对凋落叶养分释放动态的影响:添加真菌处理后,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N、P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C元素含量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油松在F2、栓皮栎在F1处理下的K元素含量均显著低于CK,其他各处理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九龙山林下真菌对凋落叶分解有促进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凋落叶,筛选出分解最快的真菌种类,对减少森林火灾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真菌 凋落叶分解 养分释放 九龙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月明 裴顺祥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9期97-100,共4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指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多种病理改变造成的高血压伴有低钾血症、低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nin activity,PRA)、
关键词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 醛固酮 诊断 鉴别 药物疗法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12
8
作者 简尊吉 马凡强 +4 位作者 郭泉水 裴顺祥 秦爱丽 肖文发 赵志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1,共11页
【目的】研究回归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对海拔梯度的响应,为崖柏回归区域选择及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重庆市雪宝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海拔178(白鹤),1 360(营盘)和2 250 m(车场坝)处布设试验地。采用1.5年生崖柏实生容器苗... 【目的】研究回归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对海拔梯度的响应,为崖柏回归区域选择及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重庆市雪宝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海拔178(白鹤),1 360(营盘)和2 250 m(车场坝)处布设试验地。采用1.5年生崖柏实生容器苗作为供试苗木。在各试验地架设1台气温和土温自动监测仪,并逐月调查苗木存活率、苗高和地径。苗木生长结束后,随机抽取部分植株,测定表型生长性状及地上和地下部分鲜、干质量;同时,采集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对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与环境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在研究区域内,海拔每升高100 m,空气和土壤年均温分别下降0.6和0.5℃,≥10℃年积温分别减少205.3和171.7℃;随海拔升高,土壤密度、p H值、速效磷含量降低,其他土壤指标(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增加;中海拔(营盘试验地)苗木存活率最高(100%),低海拔(白鹤试验地)次之(94%),高海拔(车场坝试验地)最低(36%);苗木出现死亡的时间为3—4月,高海拔试验地苗木死亡高峰期为5—8月,低海拔试验地为7—9月份;除最长一级侧枝长和一级侧根数表现为中海拔>低海拔>高海拔外,其他表型生长指标和苗木鲜、干质量均表现为低海拔>中海拔>高海拔,且不同试验地间差异显著(P<0.05);回归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受多种环境因子影响,关联度较大的是空气和土壤温度,其次是土壤p H值,再次为土壤密度,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联度较小。【结论】海拔梯度造成的温度、水分和土壤肥力异质性对回归崖柏苗木的存活和生长有极大影响;过低的气温和土温以及土壤长期积水对高海拔区域回归崖柏苗木的存活和生长起到了制约作用;中、低海拔的环境条件可以满足回归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的基本需求;崖柏回归不宜在海拔2 200 m左右的高海拔区域进行,中、低海拔区域可以作为崖柏回归的首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崖柏苗木 存活率 生长特征 灰色关联分析 响应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刺柏属彩色树叶色参数与色素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玥 裴顺祥 +5 位作者 孙敬爽 郭慧 吴莎 吴迪 褚洋 辛学兵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6,共9页
【目的】研究刺柏属Juniperus彩色树叶色参数与色素变化规律。【方法】以欧洲刺柏‘金叶疏枝’Juniperus communis‘Gold Cone’(JC)和鹿角桧‘金叶’Juniperus×media‘Pfitzeriana Aurea’(JM)2年生扦插苗为对象,测定不同季节叶... 【目的】研究刺柏属Juniperus彩色树叶色参数与色素变化规律。【方法】以欧洲刺柏‘金叶疏枝’Juniperus communis‘Gold Cone’(JC)和鹿角桧‘金叶’Juniperus×media‘Pfitzeriana Aurea’(JM)2年生扦插苗为对象,测定不同季节叶色参数(L*、a*、b*)、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和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叶色参数和色素含量的回归方程。【结果】①不同季节欧洲刺柏‘金叶疏枝’和鹿角桧‘金叶’的叶色参数变化趋势不同。‘金叶疏枝’的L*、b*值变化趋势相同,始终为正值,a*值秋冬季显著升高,由负变正;‘金叶’的L*值春夏显著上升,a*值波动幅度不明显,色相始终偏绿,b*值春夏显著上升,秋冬季无波动,色相始终偏黄;春夏秋季‘金叶疏枝’的L*、b*值显著高于‘金叶’。②‘金叶疏枝’的花色素苷相对含量与L*、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金叶’的光合色素与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③逐步回归结果表明:a*值与b*值可以准确预估‘金叶疏枝’花色素苷相对含量的年变化和秋季变化,b*值和L*值可以准确预估‘金叶’光合色素质量分数的年变化和夏季色素变化。【结论】2种刺柏属彩色树的叶色参数与色素含量关系显著相关,不同树种不同时期存在差异;‘金叶疏枝’叶色观赏性整体好于‘金叶’。建立的叶色参数与色素含量回归方程,可以实现以叶色参数精确预估叶片色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树 叶色参数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花色素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天然元宝枫在我国的适生区区划及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怡彤 郭慧 +3 位作者 裴顺祥 吴莎 吴迪 辛学兵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24,共12页
【目的】探究天然元宝枫在我国的适生区区划及生态阈值,并通过实地考察样本点对区划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为天然元宝枫人工栽培合理选址、天然种质资源调查和保护、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经筛选得到的138个天然元宝枫... 【目的】探究天然元宝枫在我国的适生区区划及生态阈值,并通过实地考察样本点对区划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为天然元宝枫人工栽培合理选址、天然种质资源调查和保护、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经筛选得到的138个天然元宝枫代表性样本点数据,结合15个生态因子,基于MaxEnt模型,采用刀切法分析影响天然元宝枫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及阈值范围,结合GIS模拟天然元宝枫在我国的适生区区划,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结果,评估后实地考察样本点,对区划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1)天然元宝枫适生区区划结果的ROC曲线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分别为0.968和0.947;(2)影响天然元宝枫适生区范围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最干季平均温度、最湿季降水量、海拔、最干季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累计贡献率达82.80%,土壤因子对天然元宝枫的分布影响较小;天然元宝枫适宜在最干季平均温度−12.50~3.82℃、最湿季降水量230~547 mm、海拔0~1465 m、最干季降水量5~53 mm和年平均温度4.04~15.41℃的区域生长;(3)天然元宝枫的主要适生区跨越34°—46°N,108°—126°E,集中分布在内蒙古、陕西、河北、吉林、山西、辽宁、山东、河南和甘肃等省(区、市),面积约1642247 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7.11%,其中,高适生区主要位于河北、辽宁和山东,面积约277792 km^(2),占全国适生区总面积的16.92%;(4)通过实地考察样本点对天然元宝枫适生区区划合理性进行分析,天然元宝枫的总体区划精度为0.82,Kappa系数为0.61。【结论】天然元宝枫适生区广泛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生物气候因子和海拔因子是天然元宝枫在我国境内生长的主要限制生态因子。本研究模拟的天然元宝枫适生区区划结果能够较好反映天然元宝枫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充分利用天然元宝枫资源、实现元宝枫经济价值最大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元宝枫 最大熵模型 适生区 生态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元宝枫种仁主要营养成分及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庆华 王兴红 +4 位作者 刘慧慧 辛学兵 裴顺祥 杜满义 孔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87-193,共7页
以3个产地的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果实为材料,比较其种仁活性多糖、三萜、矿质元素(锌、铁、钾和磷)和蛋白质含量及18种氨基酸组成,并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九龙山、内蒙古赤峰两产地元宝枫果实翅长和种仁... 以3个产地的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果实为材料,比较其种仁活性多糖、三萜、矿质元素(锌、铁、钾和磷)和蛋白质含量及18种氨基酸组成,并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九龙山、内蒙古赤峰两产地元宝枫果实翅长和种仁百粒重显著高于陕西杨陵产地,翅长高12.64%~15.71%,种仁百粒重高14.15%~17.94%。3个产地的元宝枫种仁中锌、铁、钾和磷的含量丰富,其中,铁和钾含量在不同产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锌和磷含量没有明显差异。3个产地的种仁均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依据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北京九龙山和内蒙古赤峰两产地元宝枫种仁(EAAI>95)为优质蛋白源,陕西杨陵产地元宝枫种仁(86<EAAI≤95)为良好蛋白源。此外,3个产地的元宝枫种仁中活性多糖(1.04%~1.58%)和三萜(20.75%~21.22%)含量均较高。3个产地的元宝枫种仁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多糖和三萜含量较高,且均达到理想蛋白源标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药用价值,其关键成分和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 种仁 多糖 三萜 氨基酸 矿质元素 蛋白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