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妍怡教授从心肾相交论治心悸经验总结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惠兵 裴豫琦 +1 位作者 崔涛 李妍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9-843,共5页
李妍怡教授认为心肾不交是心悸的主要病机,治疗应以交通心肾为目标,调补阴阳为方法,辨证论治为原则。认为临床多有阴虚火旺、上热下寒、阴阳俱损三种表现,并重视痰饮、气结、血瘀、风邪等病理产物的治疗。现将其经验综述如下,以飨同道。
关键词 心肾相交 心悸 调补阴阳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在治疗慢性痛-抑郁共病中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国定 李旭升 +4 位作者 刘军 裴豫琦 刘鹏 李鹏 张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2期1748-1755,共8页
疼痛和抑郁是对许多有害刺激最常见的神经反应,两者互为彼此的危险因素,疼痛与抑郁的共病关系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寻求一种兼具镇痛、抗抑郁的药物是当前临床管理疼痛与抑郁的迫切目标。松果腺分泌的褪黑素(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具... 疼痛和抑郁是对许多有害刺激最常见的神经反应,两者互为彼此的危险因素,疼痛与抑郁的共病关系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寻求一种兼具镇痛、抗抑郁的药物是当前临床管理疼痛与抑郁的迫切目标。松果腺分泌的褪黑素(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镇静和镇痛。褪黑素作为一种止痛剂和抗抑郁药的高效性、安全性以及基本无毒副作用已经在各种疼痛动物模型中得到证实,这使得褪黑素在不同的病理条件下以及在手术患者中得到了临床应用。褪黑素介导的镇痛、抗抑郁作用可能涉及炎性因子、星形胶质细胞、蛋白激酶C(PKC)/N-甲基-D-天冬氨酸(NMDA)通路。然而,目前国内关于褪黑素在疼痛综合征与抑郁中的作用机制报道较少,故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归纳分析了褪黑素镇痛、抗抑郁的作用机理,为推广褪黑素在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慢性痛 抑郁 共病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