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暗地开花:冀鲁豫根据地困难时期中共对伪军的争取 被引量:5
1
作者 翁有为 李金晖 +1 位作者 汤蓉(翻译) (翻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2-237,I0005,共17页
盘踞在冀鲁豫根据地周边的大批伪军,是根据地生存发展的严重威胁。特别是到了根据地最困难时期,伪军数量成倍增加,对根据地进行包围封锁和步步蚕食,根据地形势日趋严峻。为挽救危局,中共适时转变斗争策略,对伪军进行争取、瓦解。通过研... 盘踞在冀鲁豫根据地周边的大批伪军,是根据地生存发展的严重威胁。特别是到了根据地最困难时期,伪军数量成倍增加,对根据地进行包围封锁和步步蚕食,根据地形势日趋严峻。为挽救危局,中共适时转变斗争策略,对伪军进行争取、瓦解。通过研究中共对伪军工作的整体情况并剖析中共争取两个伪军大队的个案可发现:中共与伪军建立"关系"相对容易,而要长时间地维系这种关系和更深一步地掌握伪军则要复杂和曲折得多;与此同时,中共还要应对日军对"与我关系密切之伪军"整军肃内的威胁和国民党对伪军这一力量的争夺。史实表明:中共通过开展对敌伪军工作,掌握了部分伪军,扭转了敌我斗争态势;对敌后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这部分伪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冀鲁豫根据地 伪军 敌伪军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伦理视域下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 被引量:7
2
作者 胡燕 张逸鑫 +2 位作者 陆天雨 汤蓉(翻译) (翻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1-237,260,共8页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物候、气象、天文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时间制度,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安排农民生活。其中蕴含的敬畏天时、施德于地、适度取予、精慎管理的四大农业伦理维度,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现...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物候、气象、天文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时间制度,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安排农民生活。其中蕴含的敬畏天时、施德于地、适度取予、精慎管理的四大农业伦理维度,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现实意义。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然耦合,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方面,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气节精神的追求和民俗文化的认同。在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背景下,赋予二十四节气以生命力,挖掘节气的农业伦理内涵,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基于农业伦理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转型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伦理 二十四节气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3
作者 汤蓉(翻译) (翻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J0001-J0004,共4页
关键词 《江苏社会科学》 英文摘要 期刊 编辑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