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读懂叶澜教授及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被引量:
3
1
作者
裴娣娜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6,共3页
叶澜老师及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核心的关键词是"生命自觉"。人化而为人,聚人的生命气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丰富了中国教育的思想库,更新了教育领...
叶澜老师及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核心的关键词是"生命自觉"。人化而为人,聚人的生命气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丰富了中国教育的思想库,更新了教育领域的思维观念,促进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叶澜老师及其团队致力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躬耕,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这将在中国的教育研究历史上写下非常重要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境教育学派:教育本质的生动展现
2
作者
裴娣娜
《教育家》
2012年第5期9-10,共2页
李吉林老师开创的情境教育学派是教育本质的生动展现。何谓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师的价值弓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行为过程,是最富创造性、最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活动。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最大的问...
李吉林老师开创的情境教育学派是教育本质的生动展现。何谓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师的价值弓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行为过程,是最富创造性、最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活动。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本质的迷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本质
教育学派
情境
人类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
社会活动
行为过程
自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课程引爆教育活力
3
作者
裴娣娜
《教育家》
2017年第48期75-75,共1页
当课程改革将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权利下放给学校时,我们看到了学校作为课程领导者生发出的旺盛的教育活力。劲松四小虽然是一所普通的小学,但是它深厚的课程内涵、强大的课程表现张力,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强大的生命力,感受到了学生发展的...
当课程改革将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权利下放给学校时,我们看到了学校作为课程领导者生发出的旺盛的教育活力。劲松四小虽然是一所普通的小学,但是它深厚的课程内涵、强大的课程表现张力,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强大的生命力,感受到了学生发展的深厚课程源泉。学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育人目标,并且将育人目标深深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学校看到了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将传统文化与课程紧密融合,通过系统的传统文化课程,让传统文化能触摸,能吟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
12
4
作者
裴娣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43,共5页
中国传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法论思考裴娣娜中国的教育如何实现跨世纪转换,其中重要问题在于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改造,这也是中国教育一个世纪以来现代化艰难历程中始终面对的一个问题。基于对20世纪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的整体反思,我认...
中国传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法论思考裴娣娜中国的教育如何实现跨世纪转换,其中重要问题在于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改造,这也是中国教育一个世纪以来现代化艰难历程中始终面对的一个问题。基于对20世纪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的整体反思,我认为当代中国教育的现代化,首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教育
教育研究方法论
现代化发展
教育实验
现代教育
中国教育
教育现象
教育体制
外来文化
西方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
5
5
作者
裴娣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31-35,30,共6页
这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人才研究的重视,随着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的不断深入,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这些变革究其实质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方法论上的深刻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问...
这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人才研究的重视,随着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的不断深入,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这些变革究其实质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方法论上的深刻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问题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
人才研究
科学技术
改革运动
科学领域
世界范围
教学过程
教育研究
心理学
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懂叶澜教授及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被引量:
3
1
作者
裴娣娜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6,共3页
文摘
叶澜老师及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核心的关键词是"生命自觉"。人化而为人,聚人的生命气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丰富了中国教育的思想库,更新了教育领域的思维观念,促进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叶澜老师及其团队致力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躬耕,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这将在中国的教育研究历史上写下非常重要的一页。
关键词
叶澜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突破
Keywords
Ye Lan school of "Life ~ Practice"
breakthrough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5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境教育学派:教育本质的生动展现
2
作者
裴娣娜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出处
《教育家》
2012年第5期9-10,共2页
文摘
李吉林老师开创的情境教育学派是教育本质的生动展现。何谓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师的价值弓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行为过程,是最富创造性、最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活动。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本质的迷失,
关键词
教育本质
教育学派
情境
人类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
社会活动
行为过程
自主建构
分类号
G40-01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课程引爆教育活力
3
作者
裴娣娜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出处
《教育家》
2017年第48期75-75,共1页
文摘
当课程改革将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权利下放给学校时,我们看到了学校作为课程领导者生发出的旺盛的教育活力。劲松四小虽然是一所普通的小学,但是它深厚的课程内涵、强大的课程表现张力,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强大的生命力,感受到了学生发展的深厚课程源泉。学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育人目标,并且将育人目标深深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学校看到了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将传统文化与课程紧密融合,通过系统的传统文化课程,让传统文化能触摸,能吟诵,
关键词
育人目标
分类号
G62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
12
4
作者
裴娣娜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43,共5页
文摘
中国传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法论思考裴娣娜中国的教育如何实现跨世纪转换,其中重要问题在于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改造,这也是中国教育一个世纪以来现代化艰难历程中始终面对的一个问题。基于对20世纪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的整体反思,我认为当代中国教育的现代化,首要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传统教育
教育研究方法论
现代化发展
教育实验
现代教育
中国教育
教育现象
教育体制
外来文化
西方教育理论
分类号
G5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
5
5
作者
裴娣娜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31-35,30,共6页
文摘
这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人才研究的重视,随着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的不断深入,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这些变革究其实质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方法论上的深刻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
人才研究
科学技术
改革运动
科学领域
世界范围
教学过程
教育研究
心理学
教育理论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读懂叶澜教授及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裴娣娜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情境教育学派:教育本质的生动展现
裴娣娜
《教育家》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课程引爆教育活力
裴娣娜
《教育家》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传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法论思考
裴娣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谈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问题
裴娣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