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硅肥对国稻6号的生理影响及增产效果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陶龙兴
裘小荣
符冠富
谈惠娟
-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嵊州市种子公司
-
出处
《中国稻米》
2008年第3期57-59,共3页
-
基金
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06-03-01B)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2006-27-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资金项目资助
-
文摘
水稻生产实践表明,硅有益水稻的生长发育,施用得当增产效果明显。试验结果表明,硅肥处理后,杂交稻国稻6号基部第一节间缩短,植株茎壁厚度增加,重量/长度比值显著提高。硅肥处理延缓了灌浆期功能叶片的衰老,提高了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Fv/Fm)以及PSⅡ能量捕捉效率(Fv/Fo),因而顶部三叶片的光合速率显著提高。硅肥处理的增产在于有效穗数及每穗实粒数的提高。
-
关键词
硅肥
国稻6号
增产效果
生理性状
-
分类号
S51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水稻种子加工检验的方法与作用探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裘小荣
-
机构
浙江省嵊州市种子公司
-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8-89,共2页
-
-
关键词
水稻
种子加工检验
种子精选
检验设备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
分类号
S511.03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嵊州市稻米消费习惯与新品种选用方向
- 3
-
-
作者
裘小荣
-
机构
浙江省嵊州市种子公司
-
出处
《中国稻米》
2002年第6期39-39,共1页
-
文摘
嵊州市地处浙江中部 , 四面环山 , 境内多丘陵山区 , 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 , 现有耕地面积 29320 hm2, 人均占有耕地仅为 401 m2. 由于区域内人多地少 , 历史上粮食供求矛盾突出 , 过去普通农家都留有很多剩饭 ( 俗称留饭娘 ) , 供下一餐再煮 , 以节省粮食 ; 有经验的食堂师傅 , 先把浸透的大米用蒸笼蒸熟 , 然后再下锅煮成饭 , 1 kg米能做成 4 kg饭 , 选用的大米要求直链淀粉含量高、胀性好、出饭率高、蓬松性好 , 因而籼米便成了嵊州市居民的主要食粮 ; 平时 , 人们食用米制品也觉得很奢侈 , 加工量较少 , 把年糕、榨面 ( 米粉干 ) 、粽子视同珍品 , 形成了以籼米为主、粳米为辅的稻米消费习惯 . 改革开放后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从吃饱向吃好转变 , 人们对稻米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 为此 , 我们根据嵊州市城乡居民的稻米消费习惯及其品质要求 , 明确各类型水稻品种的 选用方向 , 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
-
关键词
嵊州市
稻米
消费习惯
新品种
选育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