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中华鳖养殖的发展史谈名、特、优水生动物的生态养殖 被引量:1
1
作者 袁重桂 《水产科技情报》 1999年第2期94-96,共3页
我国的中华鳖养殖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最后形成一个稳定的产业,从中给名、特、优水生动物养殖的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借鉴和启示。一、中华鳖人工养殖的发展简况在我国,有意识地进行中华鳖的人工养殖,最早是在本世纪70年代末,而... 我国的中华鳖养殖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最后形成一个稳定的产业,从中给名、特、优水生动物养殖的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借鉴和启示。一、中华鳖人工养殖的发展简况在我国,有意识地进行中华鳖的人工养殖,最早是在本世纪70年代末,而且仅局限于很少几个大学或科研单位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动物 生态养殖 中华憋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鳗鲡生态节水式白仔培育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田田 李金秋 +2 位作者 赖铭勇 袁重桂 郭贤平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7,共2页
白仔培育是欧洲鳗鲡养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规格鳗产量、养殖周期及养殖成本,而做好水质调控工作又是白仔培育取得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笔者于2009年在龙岩市三华养鳗场参与“鳗鱼精养池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示范”课题.
关键词 欧洲鳗鲡 白仔培育 水式 生态 健康养殖技术 养殖过程 养殖成本 养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对中华鳖的危害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再福 胡锦矗 袁重桂 《水利渔业》 1999年第1期35-35,共1页
目前中华鳖在冬季多为温室加温饲养。在加温条件下,密度高,投饵量大,换水少,光照不足,导致水体铵氮浓度上升,有的甚至超过150~200mg/L,为此,笔者1996年4~5月在浙江丽水进行了氨对中华鳖的危害实验。1材料与... 目前中华鳖在冬季多为温室加温饲养。在加温条件下,密度高,投饵量大,换水少,光照不足,导致水体铵氮浓度上升,有的甚至超过150~200mg/L,为此,笔者1996年4~5月在浙江丽水进行了氨对中华鳖的危害实验。1材料与方法幼鳖为7月龄,均重124g,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带石斑鱼人工海水淡化养殖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阮成旭 袁重桂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2-153,156,共3页
采用不换水的养殖模式进行点带石斑鱼的淡化养殖试验,经122d的养殖,点带石斑鱼的平均体重由4g增至115.5g,存活率71.2%,平均产量4.11kg/m2,饵料系数0.757。
关键词 点带石斑鱼 淡化养殖 换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和9‰盐度条件下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正反交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成伟 袁重桂 +1 位作者 阮成旭 张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2330-2331,2334,共3页
[目的]探讨淡水和盐水对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杂交子代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方法]在淡水和9‰盐度条件下通过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正反交试验,测定F1代成活率、日均增重量、特定生长率、体色比和雌雄比,并探讨淡水和9‰盐水对正反不... [目的]探讨淡水和盐水对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杂交子代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方法]在淡水和9‰盐度条件下通过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正反交试验,测定F1代成活率、日均增重量、特定生长率、体色比和雌雄比,并探讨淡水和9‰盐水对正反不同杂交组子代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正反交淡水组F1代日均增重量、特定生长率均低于9‰盐水组,9‰盐水更能促进罗非鱼的生长。正交淡水组子代花斑色个体占82%,全红色与全黑色比例接近1∶1;9‰盐水组F1代以全红色和花斑色为主,分别占39%和48%,全黑色占13%;反交组无黑色子代出现,淡水组全红色个体占58%,花斑色占42%,而9‰盐度组以全红色个体为主,为84%。9‰盐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子代红色和花斑色个体的出现。正反交淡水组雌雄比例接近1∶2,9‰盐水组后代雌雄比例接近2∶3。9‰盐水促进子代雌性个体的出现。[结论]9‰盐水对罗非鱼种内正反杂交后代性别决定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正反杂交 红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