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树断裂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李闽峰 邢成起 +7 位作者 蔡长星 国文秀 邬树学 袁著忠 孟勇琦 涂德龙 张瑞斌 周荣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8-224,共7页
通过实地考察和室内工作,对玉树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段研究。该断裂划分为3段:(1)西北段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以水平左旋活动为主,水平滑动速率达7.3mm/a,沿断裂带展布大量的古地震事件遗迹;(2)中段第四纪以来的主... 通过实地考察和室内工作,对玉树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段研究。该断裂划分为3段:(1)西北段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以水平左旋活动为主,水平滑动速率达7.3mm/a,沿断裂带展布大量的古地震事件遗迹;(2)中段第四纪以来的主体活动时段在晚更新世以前,以正断层活动为主;(3)东南段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以水平左旋活动为主,水平滑动速率约5mm/a,沿断裂带分布有大量的古地震事件遗迹,历史上记载的最大地震为1896年的邓柯7.0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 断层 位移速率 古地震 地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地震的烈度分布及地表破裂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辉 强祖基 +4 位作者 袁著忠 王洋龙 张华 赵翔 谷一山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44-353,T002,共11页
1988年11月6日,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澜沧-耿马断裂带上发生了两次大于7级的地震.地震造成的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于极震区内抗震性能极差的毛石房、砖柱土坯房的大量倒塌所致.澜沧地震的震中基本烈度可达Ⅸ度,耿马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Ⅹ... 1988年11月6日,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澜沧-耿马断裂带上发生了两次大于7级的地震.地震造成的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于极震区内抗震性能极差的毛石房、砖柱土坯房的大量倒塌所致.澜沧地震的震中基本烈度可达Ⅸ度,耿马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Ⅹ度.澜沧地震构造活动的地表证据主要是出现在极震区内的张性地裂缝带和小断层陡坎.地裂缝带和小断坎主要出现在四条相对连续的北北西走向的狭窄地带内,其长度从几百 m 到6km 不等.澜沧地震地表破裂带长约35km,宽约3km,最大垂直位移量和最大右旋水平位移量分别为1.5m 和1.4m.耿马地震地表断裂活动的明显证据包括一系列北北西走向的地裂缝带和一段长约5km的地震断层陡坎.耿马地震地表破裂带长约24km,其最大垂直位移3.5m,最大右旋水平位移为3m.两次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带均具有右旋-正断层性质.本文讨论了这两次地震的 度分布及地表破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烈度 澜沧-耿马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怀来黄土窑古地震剖面 被引量:5
3
作者 方仲景 程绍平 +2 位作者 王景钵 李志义 袁著忠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6-68,共3页
最近,我们在执行国家地震局下达的延庆—怀来盆地活断层填图任务的踏勘中,于怀来县城西北8公里的黄土窑村发现一古地震剖面(图1)。古地震表现为第四纪断层的形式。在剥露剖面的长11米范围内共有十余条断层,它们的走向为北45°西,倾... 最近,我们在执行国家地震局下达的延庆—怀来盆地活断层填图任务的踏勘中,于怀来县城西北8公里的黄土窑村发现一古地震剖面(图1)。古地震表现为第四纪断层的形式。在剥露剖面的长11米范围内共有十余条断层,它们的走向为北45°西,倾向南西,倾角60°到近于直立,主断层宽度达2—4米(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断层 黄土窑 第四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