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薯抗性淀粉的压热法制备工艺 被引量:10
1
作者 袁腊梅 张海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106,共6页
为提高参薯淀粉转化为抗性淀粉的产率,对参薯淀粉的压热法制备抗性淀粉进行了研究。以参薯淀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各种因素对抗性淀粉产率的影响;经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得出淀粉乳浓度、pH、压热时间对... 为提高参薯淀粉转化为抗性淀粉的产率,对参薯淀粉的压热法制备抗性淀粉进行了研究。以参薯淀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各种因素对抗性淀粉产率的影响;经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得出淀粉乳浓度、pH、压热时间对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大小次序:淀粉乳浓度>pH>压热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乳质量浓度33.00%,pH 7.6,121℃压热处理36 min,4℃下老化处理24 h,80℃烘干18 h,得到的抗性淀粉质量分数为1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薯淀粉 抗性淀粉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紫参薯花青素工艺 被引量:10
2
作者 裴志胜 张海德 +2 位作者 袁腊梅 辛晓晨 盛灵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8-83,共6页
以海南产紫参薯为原料,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紫参薯花青素的超声-微波协同萃取工艺。分别采用时间模式与恒温模式两种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花青素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结果表... 以海南产紫参薯为原料,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紫参薯花青素的超声-微波协同萃取工艺。分别采用时间模式与恒温模式两种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花青素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恒温模式时,在额定超声功率50W、料液比1:48(g/mL)、萃取时间283s、微波控制温度46℃工艺条件下,紫参薯提取率达79.38%,较时间模式下高10.63%,超声-微波协同萃取的总花青素质量浓度为48.42mg/L,即4.37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参薯 花青素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槟榔籽油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辛晓晨 裴志胜 +3 位作者 袁腊梅 盛灵芝 普凤娇 张海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7-71,共5页
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技术提取槟榔籽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所提取槟榔籽油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固比对槟榔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恒温模式、提取时间22min、温... 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技术提取槟榔籽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所提取槟榔籽油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固比对槟榔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恒温模式、提取时间22min、温度65℃、液料比11:1(mL/g)条件下,槟榔籽油的提取率可达14.29%。槟榔籽油脂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表明,其主要成分为豆蔻酸33.50%、油酸20.40%、亚油酸19.19%、棕榈酸15.82%、月桂酸9.51%、硬脂酸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籽油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 响应面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婧 袁腊梅 +1 位作者 何黎琴 王效山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0-411,共2页
用HPLC法采用C18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3%磷酸溶液=8∶2(体积分数),检测波长220nm,流速1.0mL/min,柱温为30℃测定合成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在1~1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氧化苦参碱的平... 用HPLC法采用C18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3%磷酸溶液=8∶2(体积分数),检测波长220nm,流速1.0mL/min,柱温为30℃测定合成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在1~1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33%(n=6),RSD为0.296%。建立的HPLC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有效测定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硫酸葫芦巴碱的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何黎琴 陈维珍 +1 位作者 袁腊梅 王效山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5-206,213,共3页
建立HPLC法测定合成硫酸葫芦巴碱的含量。样品用C18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3∶7(体积分数,三乙胺调pH=8),检测波长265 nm,流速0.7 mL/min,柱温为30°C。结果表明,硫酸葫芦巴碱在1~8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 建立HPLC法测定合成硫酸葫芦巴碱的含量。样品用C18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3∶7(体积分数,三乙胺调pH=8),检测波长265 nm,流速0.7 mL/min,柱温为30°C。结果表明,硫酸葫芦巴碱在1~8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硫酸葫芦巴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30%(n=6),RSD为0.08%。该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有效测定硫酸葫芦巴碱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葫芦巴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镇长的面子
6
作者 袁腊梅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3-63,共1页
镇政府门前广场上塑了一尊山河镇家喻户晓的英雄雕像,那座雕像经过民间艺人赵师傅的精雕细刻,从人物的表情到肌肤的纹理、衣服的皱褶,都栩栩如生。
关键词 面子 镇长 民间艺人 镇政府 雕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智慧装在闷葫芦里
7
作者 袁腊梅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I0001-I0001,共1页
西汉时,有一个叫卫绾的人深受汉文帝的器重。汉文帝在驾崩前,没有担心他的皇子皇孙。反而对皇储留下这样的嘱咐:“绾长者,善遇之。”这里的“绾长者”就是卫绾。
关键词 葫芦 智慧 汉文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