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战国策派研究述评
被引量:
5
1
作者
袁继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106,共5页
通过整理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战国策派"的研究文献,文章对其进行了学术分期,同时就各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特点进行评述;并通过具体的分析归纳指出此类研究中的理论和现实尴尬;因此,该课题有必要在新角度和新理解的前提...
通过整理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战国策派"的研究文献,文章对其进行了学术分期,同时就各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特点进行评述;并通过具体的分析归纳指出此类研究中的理论和现实尴尬;因此,该课题有必要在新角度和新理解的前提下重新予以认识,以便推动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派”研究
学术分期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战时诗歌的“地方性”书写——以阿垅诗歌及诗论为例
2
作者
袁继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66,共5页
通过阿垅在《纤夫》和《地方性》等作品的"地方性"书写,探讨战时诗歌写作中的地方知识资源(嘉陵江、纤夫及大木船等)对新诗的建构意义。事实上,阿垅诗歌对"纤夫"形象的挖掘,及关于"诗人个性"与"地...
通过阿垅在《纤夫》和《地方性》等作品的"地方性"书写,探讨战时诗歌写作中的地方知识资源(嘉陵江、纤夫及大木船等)对新诗的建构意义。事实上,阿垅诗歌对"纤夫"形象的挖掘,及关于"诗人个性"与"地方性格"等新诗理论术语的探讨,可视为地方知识进入新文化格局的努力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垅
重庆
地方性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七年文学史视野下的“风雨楼”——阿垅遗稿与潜在写作
3
作者
袁继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8-150,共3页
文章认为阿垅在17年阶段中的诗歌文学创作基本是以所谓潜在写作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梳理并归纳诸如阿垅这样在文学史中被遮蔽的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就具有了实际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阿垅遗稿
潜在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国际推广的地域性研究
被引量:
12
4
作者
沈荭
袁继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地域性"是笔者用来考察汉语国际推广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地域和文化两个相互依存的层面。笔者认为,"地域性"概念是汉语国际推广中一个潜在的重要命题,一直是重要的存在却从未有学者整理挖掘。以往的学者基本...
"地域性"是笔者用来考察汉语国际推广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地域和文化两个相互依存的层面。笔者认为,"地域性"概念是汉语国际推广中一个潜在的重要命题,一直是重要的存在却从未有学者整理挖掘。以往的学者基本上是从母语是否是汉语这一角度展开论述的,但我们发现这种以语种和文化圈的概括并不能解决所有重要的问题。从"地域性"的角度,一些问题反而可能得到较贴切较合理的解释说明,虽然也不是全部,但这至少是观察和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认知视角,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对理解、研究并提升这个学科具有独特的价值。文章从"地域性"出发,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多种教学形式、教材建设等相关论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国内、国外教学及面临的问题做了可能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推广
地域性
第二语言教学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战国策派研究述评
被引量:
5
1
作者
袁继锋
机构
重庆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106,共5页
基金
2007年重庆大学青年人文社科基金(CDXK2006-28)
文摘
通过整理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战国策派"的研究文献,文章对其进行了学术分期,同时就各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特点进行评述;并通过具体的分析归纳指出此类研究中的理论和现实尴尬;因此,该课题有必要在新角度和新理解的前提下重新予以认识,以便推动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战国策派”研究
学术分期
研究述评
Keywords
Research of Zhanguoce faction
academic stage
literature review
分类号
I109.9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战时诗歌的“地方性”书写——以阿垅诗歌及诗论为例
2
作者
袁继锋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重庆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66,共5页
基金
重庆大学青年人文社科基金(2006-CDXK2006-28)
文摘
通过阿垅在《纤夫》和《地方性》等作品的"地方性"书写,探讨战时诗歌写作中的地方知识资源(嘉陵江、纤夫及大木船等)对新诗的建构意义。事实上,阿垅诗歌对"纤夫"形象的挖掘,及关于"诗人个性"与"地方性格"等新诗理论术语的探讨,可视为地方知识进入新文化格局的努力尝试。
关键词
阿垅
重庆
地方性
诗歌
Keywords
wartime
a long
chongqing
local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七年文学史视野下的“风雨楼”——阿垅遗稿与潜在写作
3
作者
袁继锋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重庆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8-150,共3页
文摘
文章认为阿垅在17年阶段中的诗歌文学创作基本是以所谓潜在写作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梳理并归纳诸如阿垅这样在文学史中被遮蔽的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就具有了实际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阿垅遗稿
潜在写作
Keywords
seventeen-year literature
unpublished manuscripts of a'long
potential writing
分类号
I26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国际推广的地域性研究
被引量:
12
4
作者
沈荭
袁继锋
机构
重庆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18,共5页
文摘
"地域性"是笔者用来考察汉语国际推广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地域和文化两个相互依存的层面。笔者认为,"地域性"概念是汉语国际推广中一个潜在的重要命题,一直是重要的存在却从未有学者整理挖掘。以往的学者基本上是从母语是否是汉语这一角度展开论述的,但我们发现这种以语种和文化圈的概括并不能解决所有重要的问题。从"地域性"的角度,一些问题反而可能得到较贴切较合理的解释说明,虽然也不是全部,但这至少是观察和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认知视角,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对理解、研究并提升这个学科具有独特的价值。文章从"地域性"出发,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多种教学形式、教材建设等相关论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国内、国外教学及面临的问题做了可能性思考。
关键词
汉语国际推广
地域性
第二语言教学
教材建设
Keywords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broad
regionality
teaching of the second languag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分类号
G11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战国策派研究述评
袁继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战时诗歌的“地方性”书写——以阿垅诗歌及诗论为例
袁继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十七年文学史视野下的“风雨楼”——阿垅遗稿与潜在写作
袁继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语国际推广的地域性研究
沈荭
袁继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