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江盆地二叠系山西组露头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袁红旗 邓馨雨 +2 位作者 杜会尧 于英华 许凤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8-479,共12页
为了深入研究致密砂岩露头储层的非均质性,解决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多、综合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难度大的问题,对柳江盆地二叠系山西组露头储层进行了系统化密集采样。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样品实验分析和显微镜薄片观察等方法... 为了深入研究致密砂岩露头储层的非均质性,解决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多、综合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难度大的问题,对柳江盆地二叠系山西组露头储层进行了系统化密集采样。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样品实验分析和显微镜薄片观察等方法,确定了致密砂岩储层各项性质及相关定量数据。同时基于洛伦兹曲线理论分析处理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渗透率、孔隙度、面孔率、填隙物含量和粒度等影响因素的权重,提出了综合定量表征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研究表明,靶区山西组露头致密砂岩为强非均质性储层,区域垂直层面和平行层面的孔、渗特征近乎一致。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差相关性表明,基于突进系数、变异系数和级差等参数的传统非均质性评价方法不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用新方法得到的结果比传统仅基于渗透率指标所构建的参数能更好地反映致密岩储层和非均质性。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类型非常规储层的非均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定量表征 洛伦兹系数 野外露头 致密砂岩 山西组 柳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肇凹陷白垩系姚一段葡萄花油层浅水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新认识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媛 朱筱敏 +5 位作者 袁红旗 张思梦 方庆 刘云燕 曹海涛 黄德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2,18,共7页
依据地震、测井及岩心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三肇凹陷白垩系姚一段葡萄花油层浅水三角洲相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结果表明:姚一段葡萄花油层对应于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相当于1个完整的中期基准... 依据地震、测井及岩心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三肇凹陷白垩系姚一段葡萄花油层浅水三角洲相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结果表明:姚一段葡萄花油层对应于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相当于1个完整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可进一步划分为8个短期基准面旋回;葡萄花油层的地层发育模式为自下而上逐层尖灭导致地层自北向南减薄;平行物源方向的等时对比应遵循'界面(冲刷面)—岩石—界面(沉积间断面)'的对比原则,而垂直物源方向的等时对比应遵循'岩石—界面'的地层对比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肇凹陷 姚一段葡萄花油层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白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盆地强制性水退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柳成志 袁红旗 +2 位作者 张海燕 赵利华 陈玉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0,共3页
通过研究钻井、录井和岩心等资料认为姚一段地层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SY1)。将其划分成低位域、水进域和高位域3个体系域,每个体系域又细分成3个准层序组。研究发现研究区低位域地层沉积是在强制性水退背景下形成的,此时其西部的龙虎... 通过研究钻井、录井和岩心等资料认为姚一段地层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SY1)。将其划分成低位域、水进域和高位域3个体系域,每个体系域又细分成3个准层序组。研究发现研究区低位域地层沉积是在强制性水退背景下形成的,此时其西部的龙虎泡—大安阶地为沉积滨线坡折带,低位域内3个准层序组依次由老到新向盆地进积,滨岸线也相应的向盆地方向迁移。强制性水退机制作用下形成的砂体大都沉积在沉积滨线坡折带以下的齐家—古龙凹陷内,并逐渐向盆地方向进积迁移。这些砂体直接覆盖在青山口组大套的暗色泥岩之上,青山口组地层暗色泥岩生成的油气直接有效地运移到其上覆的姚一段砂体之中,最终富集成藏。因此强制性水退在松辽盆地北部长垣以西地区对油气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以此为基础可以精确预测非构造圈闭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水退 砂岩透镜体 非构造圈闭 层序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及周边露头下古生界岩溶储集体特征及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毛毳 张云峰 +8 位作者 袁红旗 孟令箭 王有智 何春波 吴海光 李婷婷 刘兴瑀 邓馨雨 张青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4,共11页
南堡凹陷碳酸盐岩潜山是重要的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具有埋藏深、时代老、构造运动复杂、多期岩溶作用的特点。依据唐山周边露头、南堡凹陷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比并分析露头和凹陷岩溶储集体特征。结果表明:唐山周边露头和南堡... 南堡凹陷碳酸盐岩潜山是重要的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具有埋藏深、时代老、构造运动复杂、多期岩溶作用的特点。依据唐山周边露头、南堡凹陷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比并分析露头和凹陷岩溶储集体特征。结果表明:唐山周边露头和南堡凹陷下古生界构造-岩溶背景基本一致,具有很好对比性,露头典型的断控岩溶储集体和岩溶塌陷体为南堡凹陷岩溶储层提供参考;南堡凹陷岩溶储层具有断控和坍塌双重特点,储层位于高角度张扭断裂上升盘,受联合坍塌作用影响岩溶储层范围可达不整合面之下170 m,储层段没有明显的空洞,具有裂缝密度增大、自然伽马升高、泥质含量增加的特点;缝洞充填物类型多样,垮塌角砾岩、碎屑充填砂泥岩较常见,不同类型的缝洞充填物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其中碎屑充填物性较好;断控岩溶及联合坍塌作用,可形成孔-缝-洞复合的储集空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断控岩溶储层 岩溶塌陷体 缝洞充填物 储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地层划分对比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渠永宏 万传彪 +1 位作者 杜恩泽 袁红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9,共7页
2007年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勘探会战以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各凹陷之间的地层对比存在一定的误差.通过地层古生物、电性、地震和地层结构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和总结,落实了新的地层对比方案.通过重新认识地层,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的生... 2007年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勘探会战以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各凹陷之间的地层对比存在一定的误差.通过地层古生物、电性、地震和地层结构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和总结,落实了新的地层对比方案.通过重新认识地层,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的生油层、沉积、构造和成藏等一系列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加快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对比 孢粉古生物 电性 岩性 地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序地层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以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白垩系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文政 袁红旗 +1 位作者 张晟 吕延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2-36,共5页
层序地层学在我国各大油气田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为油气勘探作出了贡献。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岩心、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将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早白垩世地层划分为一个超层序,形成于凹陷断陷发育期,其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个... 层序地层学在我国各大油气田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为油气勘探作出了贡献。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岩心、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将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早白垩世地层划分为一个超层序,形成于凹陷断陷发育期,其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并在层序框架内对各成藏要素进行了详细研究,预测可能发育的油气藏类型,并对油气勘探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预测凹陷可能发育8种类型的油气藏以及3个有利区带。研究结果指出:各个断阶带、斜坡带沉积的冲积扇、扇三角洲砂体、超层序水进域发育的湖底扇砂体是油气储集的良好场所,也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查干诺尔凹陷 早白垩世 层序地层学 层序 油气藏形成 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双城地区白垩系营城组—登娄库组石油勘探突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超 付晓飞 +9 位作者 李扬成 王海学 孙立东 陆加敏 李军辉 孙友海 施立冬 胡慧婷 袁红旗 杨子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6,共12页
基于钻井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生产测试资料,采用含油气系统研究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双城地区白垩系营城组—登娄库组含油组合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特征以及烃类生成、圈闭演化和石油充注过程进行剖析。研究表明,研究区烃源岩分... 基于钻井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生产测试资料,采用含油气系统研究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双城地区白垩系营城组—登娄库组含油组合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特征以及烃类生成、圈闭演化和石油充注过程进行剖析。研究表明,研究区烃源岩分布在营城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和藻类,丰度达到优质生油岩级别;原油具有轻质、高凝固点和高蜡的特征,与营城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亲缘关系。储集层包括登娄库组砂岩和营城组砂砾岩两套;直接盖层为登四段泥岩。石油于姚家组—嫩江组沉积期生成,分别于嫩江组沉积期和古近纪—新近纪聚集成藏。圈闭经历了营城组沉积末期、泉头组沉积末期和嫩江组沉积末期3期演化,形成构造和构造-岩性两类油藏。稳定的构造背景、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近距离运移、晚期充注为油藏形成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白垩系营城组 白垩系登娄库组 烃源岩 储集层 石油成藏 双城地区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东斜坡带南一段油富集的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雅春 张晓玲 +2 位作者 袁红旗 韩德金 张振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1-10,共10页
通过对海拉尔盆地乌东斜坡带南屯组一段油富集规律的分析,揭示了该区南一段油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乌东斜坡带南一段发育的优质烃源岩,为南一段油的富集提供了重要来源;南一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有利的沉积相带和砂体... 通过对海拉尔盆地乌东斜坡带南屯组一段油富集规律的分析,揭示了该区南一段油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乌东斜坡带南一段发育的优质烃源岩,为南一段油的富集提供了重要来源;南一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有利的沉积相带和砂体分布区控制着油的丰富程度;研究区从洼槽到断裂坡折带到缓坡带,总体表现为水—油—水的关系,控圈断裂的侧向封闭能力决定着圈闭的有效范围和油水边界。下一步南一段油的勘探和开发应以断圈封闭的油水界限内有利沉积相带和渗透性砂体区域为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富集规律 主控因素 海拉尔盆地 乌东斜坡带 南屯组一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诱发砂体输导油气变径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春波 张亚雄 +1 位作者 于英华 袁红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0-1307,共8页
为了揭示含油气盆地斜坡区浅层油气分布规律,研究了断裂在改变砂体输导油气运移路径方面的作用。通过将盖层渗漏部位、断裂输导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和砂体输导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三者叠合,建立了一套预测断裂诱发砂体输导油气运移路径变化(变... 为了揭示含油气盆地斜坡区浅层油气分布规律,研究了断裂在改变砂体输导油气运移路径方面的作用。通过将盖层渗漏部位、断裂输导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和砂体输导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三者叠合,建立了一套预测断裂诱发砂体输导油气运移路径变化(变径)部位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预测赵北断裂诱发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沙一下亚段)砂体输导的油气变径进入浅层馆陶组的部位。结果表明:赵北断裂诱发的变径部位仅有1处,分布在沙一下亚段的中部,沙一下亚段砂体输导的油气在此处变径沿赵北断裂运移至上覆的浅层馆陶组中汇聚成藏。这一预测结果与赵北断裂附近浅层馆陶组已发现油气主要分布在中部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预测断裂诱发砂体输导油气变径部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输导油气 变径部位 预测方法 断裂 油气运移 歧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水退与不整合的关系--以松辽盆地长垣以西地区姚一段地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利华 袁红旗 +2 位作者 柳成志 刘丹 高鹏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1,17,共4页
在分析松辽盆地长垣以西地区姚一段三级层序(SQ1)、体系域及准层序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强制性水退沉积模式下姚一段内部地层及其与下伏青山口地层的接触关系.结果表明:长垣以西地区姚一段地层在强制性水退背景下形成,低位域内3个准层... 在分析松辽盆地长垣以西地区姚一段三级层序(SQ1)、体系域及准层序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强制性水退沉积模式下姚一段内部地层及其与下伏青山口地层的接触关系.结果表明:长垣以西地区姚一段地层在强制性水退背景下形成,低位域内3个准层序组逐渐向盆地进积,滨岸线向盆地中心迁移;在强制性水退机制作用下形成的侵蚀不整合面穿时性强,姚一段地层与青山口地层之间在滨线坡折带之上为侵蚀不整合,在滨线坡折带之下为整合接触;在滨线坡折带之下姚一段地层内部水进域与低位域之间存在局部侵蚀不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水退 侵蚀不整合 坡折带 三级层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注入下CO_(2)沿断层泄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斌 崔勇 +1 位作者 袁红旗 孙军昌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11期131-139,共9页
地质封存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地壳中广泛发育的断层增加了二氧化碳泄漏的风险,研究断层结构及其性质对二氧化碳泄漏的影响极为必要。建立了二氧化碳沿断层泄漏的场地模型,深入研究了分层注入下注入速率、破碎带和断... 地质封存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地壳中广泛发育的断层增加了二氧化碳泄漏的风险,研究断层结构及其性质对二氧化碳泄漏的影响极为必要。建立了二氧化碳沿断层泄漏的场地模型,深入研究了分层注入下注入速率、破碎带和断层核孔隙度、渗透率对二氧化碳泄漏时间、泄漏量的影响。相同封存条件下,随着注入速率的增加,二氧化碳泄漏时间提前、泄漏量增加:注入速率增至9.51 kg/s,泄漏时间提前94 d,泄漏量增加了1 608 kg;破碎带渗透率的增加能够加快二氧化碳在破碎带中的运移:破碎带渗透率增至500×10^(-3)μm^(2),二氧化碳到达断层顶部的时间提前了36 d;断层核渗透率的增加可以使得二氧化碳更早突破断层:断层核渗透率增至0.01×10^(-3)μm^(2),二氧化碳提前36 d突破断层核。研究发现,二氧化碳泄漏时间、泄漏量与注入速率、破碎带孔渗和断层核孔渗正相关;高孔渗破碎带对二氧化碳起着垂向疏导作用,低孔渗断层核对二氧化碳起着侧向封闭作用;多层注入能够大幅提高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能力,但同时会增加地层形变、地表位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封存 分层注入 二氧化碳泄漏 破碎带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水膜厚度确定致密油储层物性下限新方法——以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为例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伟明 卢双舫 +5 位作者 田伟超 周能武 李吉君 单俊峰 胡英杰 袁红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5-140,共6页
伴随着致密油开采工艺技术的提高,其储层的可采物性下限也正逐渐降低,开采极限越来越接近致密油的成藏物性下限。引用水膜厚度理论,采用实验分析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致密油储层物性下限。研究表明:大民屯... 伴随着致密油开采工艺技术的提高,其储层的可采物性下限也正逐渐降低,开采极限越来越接近致密油的成藏物性下限。引用水膜厚度理论,采用实验分析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致密油储层物性下限。研究表明:大民屯凹陷沙河街组四段致密储层以油页岩为主,在相同地质条件下颗粒表面吸附的一层水膜(由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组成)与储层喉道同处纳米级别。当喉道半径小于水膜厚度,相应孔喉及其所控制的微小孔隙则被束缚水所饱和;当喉道半径大于水膜厚度,喉道才能成为致密油有效的充注通道。通过对水膜厚度的受力分析,根据力平衡关系,可建立不同地层压力下水膜厚度与喉道半径的关系,进而求取致密油充注的临界喉道半径。通过借鉴土壤学中水膜厚度与孔隙度、比表面积及束缚水饱和度关系,又可把临界喉道半径下限值转化为适用范围更广的孔隙度下限值。该方法不仅理论依据强,又有实验数据支撑,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水膜 物性下限 孔喉分布 致密油 大民屯凹陷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下古生界表生岩溶和埋藏岩溶储层识别标志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兴瑀 孟令箭 +7 位作者 毛毳 刘晶晶 张云峰 袁红旗 何春波 李婷婷 吴海光 张青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4期73-81,共9页
南堡凹陷碳酸盐岩潜山是重要的深层油田勘探领域,具有埋藏深、时代老、构造运动复杂、多期岩溶作用的特点。通过研究南堡凹陷下古生界岩溶储层的岩心、钻井、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生岩溶储层和埋藏岩溶储层的识别标... 南堡凹陷碳酸盐岩潜山是重要的深层油田勘探领域,具有埋藏深、时代老、构造运动复杂、多期岩溶作用的特点。通过研究南堡凹陷下古生界岩溶储层的岩心、钻井、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生岩溶储层和埋藏岩溶储层的识别标志,确立识别方案。结果表明,表生岩溶储层主要分布在寒武系—奥陶系潜山顶部的马家沟组石灰岩中,表生岩溶影响范围可达不整合面之下170 m,储层段有漏失无放空无明显的空洞;具有岩心发育角砾、淡水方解石;测井响应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高中子孔隙度、低电阻率、低岩石密度;地震反射呈不连续或杂乱反射的特征。埋藏岩溶储层主要分布在寒武系毛庄组的内幕白云岩中,储层段缝合线发生扩溶,并伴生粗大方解石充填其中;见成藏期流体淬灭方解石;测井响应具有低伽马、高密度、高电阻率特征。受岩性和断裂控制,埋藏岩溶多沿断裂、缝洞发育。以钻井、测井响应特征为首要识别标志,岩心和地震反射特征为次要识别标志,地球化学特征为辅助识别标志,实现岩溶储层精准识别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下古生界 表生岩溶储层 埋藏岩溶储层 识别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move模拟构造裂缝预测技术在川西新场构造须二段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天鹤 袁红旗 《矿产勘查》 2018年第6期1276-1280,共5页
新场须家河组气藏为典型的特低孔低渗裂缝性气藏,裂缝的发育情况对气藏的勘探开发有重要作用。从新场地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着手,利用3Dmove构造建模软件对须二段储层裂缝分布规律进行预测。研究表明:不同构造时期各层的裂缝普遍发育,T... 新场须家河组气藏为典型的特低孔低渗裂缝性气藏,裂缝的发育情况对气藏的勘探开发有重要作用。从新场地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着手,利用3Dmove构造建模软件对须二段储层裂缝分布规律进行预测。研究表明:不同构造时期各层的裂缝普遍发育,Tx_2~2砂组现今时期应变量最大,裂缝主要发育在背斜的两翼。裂缝走向主要有近EW、NE和NW向3个方向,裂缝分布主要受地层形变和断裂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裂缝预测 3Dmove 须二段 新场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选煤厂技术改造和生产过程控制以降低介质消耗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迎林 袁红旗 《煤质技术》 2014年第6期67-69,共3页
结合朱仙庄选煤厂对重介质使用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对磁选机、脱介筛、洗水系统循环水池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指出通过加强控制磁铁矿粉的各项指标,并根据生产情况调整重介质回收系统的生产工艺以及对磁选机、脱介筛等回收设备进行有效维护... 结合朱仙庄选煤厂对重介质使用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对磁选机、脱介筛、洗水系统循环水池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指出通过加强控制磁铁矿粉的各项指标,并根据生产情况调整重介质回收系统的生产工艺以及对磁选机、脱介筛等回收设备进行有效维护、利用,可优化设备管理以进一步降低选煤厂的介质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 重介质 介质消耗 技术改造 磁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洼槽带腾格尔组二段轴向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勘探潜力
16
作者 于训涛 邢雅文 +3 位作者 魏岩 张云峰 袁红旗 周长啸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53,共10页
轴向重力流沉积作为断陷湖盆斜坡与洼槽带的一种特殊存在,可形成一定规模的岩性油气藏。近年来在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西斜坡与赛汉塔拉凹陷东洼槽均发现该类油藏。主要以赛东洼槽赛83X井区为例,刻画了轴向重力流的沉积特征,证明了轴向... 轴向重力流沉积作为断陷湖盆斜坡与洼槽带的一种特殊存在,可形成一定规模的岩性油气藏。近年来在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西斜坡与赛汉塔拉凹陷东洼槽均发现该类油藏。主要以赛东洼槽赛83X井区为例,刻画了轴向重力流的沉积特征,证明了轴向重力流沉积体的勘探潜力。结果表明:充足的物源供给、构造坡折带的发育及箕状负向地形为轴向重力流的形成提供了地质条件;研究区轴向重力流可划分砾岩相、砂岩相、泥岩相3大类岩相及11类二级岩相;主要存在4种岩相垂向组合,分别对应水道轴、水道砂坝、近源漫溢、远源漫溢4种沉积微相;在箕状地形内从陡翼向缓翼侧水道轴、水道砂坝、近源漫溢、远源漫溢4种沉积微相里呈“轴向推进”式沉积;轴向重力流具备良好勘探潜力,有利区带主要分布于轴向沉积体的下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赛东洼槽 轴向重力流 岩相特征 沉积模式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治疗杂症验案3则
17
作者 袁红旗 王会丽 +1 位作者 史文华 刘天骥 《国医论坛》 2012年第3期8-9,共2页
笔者喜读仲景书,于临证也善用仲景经方治病兹择经方治验3则于后,以示其用。1苓桂术甘汤治疗腰腿痛王某,女,60岁,2011年4月8日初诊。述其腰腿痛20余年,近1个月加重。患者20 a前因淋雨后始发腰痛,后延及右髋,
关键词 腰腿痛 痤疮 慢性荨麻疹 经方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