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核桃中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3
1
作者 沈一凡 钱进芳 +4 位作者 郑小平 袁紫倩 黄坚钦 温国胜 吴家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2,共12页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林地表层(0~30 cm)土壤的p H值、有机碳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共5个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2008—2013年,山核桃林地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19.4和55.6 mg·kg^-1,p H值从5.5下降到5.3,有机碳含量下降0.2 g·kg^-1,有效磷含量升高0.5 mg·kg^-1;5个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标准差变小,变异程度降低;土壤p H值、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减弱,自相关距离减小,而有机碳和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分布连续性增强,自相关距离增加;海拔、母岩类型、不同乡镇的人为经营对土壤p H值、水解性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P〈0.1),海拔和人为经营显著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含量(P〈0.1),土壤有效磷含量受人为经营的影响显著(P〈0.1);岛石镇土壤有机碳、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幅最大,p H值则以清凉峰镇和岛石镇降低最多。【结论】2008—2013年,临安市山核桃林地的土壤肥力水平总体有所下降;今后在山核桃林生产经营中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并通过施用一定量的石灰、林地生草管理和生态化采收等经营管理技术,提高山核桃林地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土壤p H值 土壤有机碳 土壤水解性氮 土壤有效磷 土壤速效钾 时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山核桃林地土壤生产性能的主要肥力因子及其临界区间 被引量:16
2
作者 袁紫倩 叶正钱 +3 位作者 李皓 董建华 胡俊靖 赵伟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3-171,共9页
【目的】土壤养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探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因子及其对土壤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山核桃的栽植和可持续发展、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山核桃主产区,随机选择58个典型乡... 【目的】土壤养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探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因子及其对土壤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山核桃的栽植和可持续发展、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山核桃主产区,随机选择58个典型乡镇的山核桃林采集土样,测定了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12个肥力因子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它们对山核桃生长、感病等级、产量等级的影响以及丰缺临界区间。【结果】主成分分析前5个因素(PC1、PC2、PC3、PC4、PC5)的累计贡献率达78.49%。PC1的主要荷载为土壤pH、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PC2的主要荷载是微量元素和有效磷含量,PC3是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PC4和PC5分别是有效硼和速效钾含量。林分生长性状中,生长势等级与pH、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显著负相关(P <0.01),干腐病感病等级与pH、有效钙、有效镁显著负相关(P <0.01),产量等级与pH、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磷、有效锌显著正相关(P <0.01)。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土壤pH、速效钾和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是当前栽培措施水平下影响山核桃生长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综合评价后发现,研究区现有约57%的山核桃林地土壤综合肥力低于平均水平。【结论】对山核桃林地土壤生产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土壤pH、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其次是微量元素和有效磷含量,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山核桃主产区的林地土壤关键指标丰缺范围:pH 5.19~5.70、速效钾87~129 mg/kg、有效钙817~1374 mg/kg、有效镁93~145 mg/kg、有效铜1.36~4.39 mg/kg、有效锌0.78~2.3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土壤生产性能 主要肥力因子 养分临界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美国山核桃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被引量:18
3
作者 凌骅 黄坚钦 +5 位作者 温国胜 王正加 杨先裕 袁紫倩 郑超超 沈一凡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4-178,共5页
美国山核桃( Carya illinoensis)又名长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北部,是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型干果树种之一( Lombardini et al.,2009)。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迄今已在20多个省(区、市)有小面... 美国山核桃( Carya illinoensis)又名长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北部,是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型干果树种之一( Lombardini et al.,2009)。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迄今已在20多个省(区、市)有小面积栽培分布。与中国的山核桃相比,美国山核桃具有果实个大、出仁率高、取仁容易、产量高等特点,且果实中的氨基酸含量比油橄榄高,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洪丹丹,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山核桃 光合生理特性 叶绿素荧光 相对叶绿素含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嫁接时间和砧木处理对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赵伟明 张海军 +3 位作者 施娟娟 杨先裕 袁紫倩 王正加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104-106,共3页
以薄壳核桃1年生大小均匀的实生苗作为砧木,通过移栽、断根和不断根3种处理方式,采用切接法,在不同时间对薄壳山核桃进行嫁接,研究嫁接时间和砧木不同处理方式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8号3种砧木处理方式... 以薄壳核桃1年生大小均匀的实生苗作为砧木,通过移栽、断根和不断根3种处理方式,采用切接法,在不同时间对薄壳山核桃进行嫁接,研究嫁接时间和砧木不同处理方式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8号3种砧木处理方式嫁接成活率均出现峰值,其中移栽切接的成活率最高,为86.8%,5月28号到7月28号3种砧木处理方法嫁接成活率基本相同,为33.0%~46.7%。砧木的粗度与新梢的粗生长与高生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嫁接时间 砧木处理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马汉’雄蕊发育特性及花粉储藏活力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先裕 黄坚钦 +4 位作者 徐奎源 夏国华 袁紫倩 凌骅 王正加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8-533,共6页
为解决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花期花粉的采集和有效保存等问题,系统观测雄蕊开花习性,采用荧光染色反应(FCR)法研究了不同散粉期花粉生活力差异,以及不同储藏条件(室温密封、室温密封干燥;4℃密封、4℃密封干燥;-70℃密封、-70℃... 为解决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花期花粉的采集和有效保存等问题,系统观测雄蕊开花习性,采用荧光染色反应(FCR)法研究了不同散粉期花粉生活力差异,以及不同储藏条件(室温密封、室温密封干燥;4℃密封、4℃密封干燥;-70℃密封、-70℃密封干燥)和储藏时间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4月26日薄壳山核桃雄蕊花萼开裂,5月6日花药由绿变黄,5月7-9日雄蕊进入散粉期,5月8日散粉量最大,占花粉总量的75%,至5月10日花粉基本散尽,花药变黑、小花开始脱落;②散粉期花粉生活力大小依次为即将散粉期(花药由绿变黄)>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花粉耐储藏性亦是即将散粉期最优,即将散粉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③储藏条件对花粉活力的保持有显著影响,利于花粉生活力保持的储藏条件依次为-70℃密封干燥>-70℃密封>4℃密封干燥>4℃密封>室温密封干燥>室温密封;在任一储藏条件下,花粉活力均随储藏时间而下降,干燥与不干燥差异不显著。室温下花粉活力下降最快,50 d后花粉已经完全丧失活力;4℃下花粉活力次之,120d后花粉已经完全丧失活力;-70℃超低温条件下保存效果最好,与常温、低温储藏差异极显著,储藏360 d花粉还保持43.55%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薄壳山核桃'马汉’ 发育特性 花粉生活力 储藏条件 荧光染料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pH和主要养分含量与山核桃干腐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袁紫倩 胡俊靖 +3 位作者 李皓 董建华 赵伟明 郑国良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24-31,共8页
为探究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植株对山核桃干腐病Macrophoma caryae感病的致病原因,研究了土壤p H和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与山核桃干腐病感病的条件概率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株的山核桃干腐病感病状况和土壤p ... 为探究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植株对山核桃干腐病Macrophoma caryae感病的致病原因,研究了土壤p H和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与山核桃干腐病感病的条件概率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株的山核桃干腐病感病状况和土壤p H、速效钾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氮钾比(N/K)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整体而言,植株山核桃干腐病感病的条件概率密度等级随土壤p H、速效钾含量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随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升高而呈升高趋势。结合山核桃林经营行为等综合因素分析认为,土壤p H和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是影响植株山核桃干腐病感病概率的主要因子,而其中尤以土壤碱解氮的供应最为重要。本研究拟利用逻辑回归方法,使用Logit模型,通过建立植株山核桃干腐病感病概率的回归模型,分析引发植株山核桃干腐病的关键因子和量化关系,为山核桃林山核桃干腐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优化后的组合模型对植株山核桃干腐病感病概率的预测准确率可达91.01%以上,具体如下:(1)氮适宜区间模型(80~150 mg·kg^(-1)):Logit(p)=-6.446x_(pH)+0.21x_(AP)+1.435x_(N/K)+29.113;(2)氮过量区间模型(150~283 mg·kg^(-1)):Logit(p)=-1.694x_(pH)+1.16x_(N/K)+7.7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山核桃干腐病 PH 土壤养分含量 条件概率密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安区山核桃林不同地质背景下的土壤肥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董建华 赵伟明 +4 位作者 周建金 赵科理 董建明 李皓 袁紫倩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14-20,共7页
为了解临安区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分布区不同地质背景下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特性,利用Arc GIS对不同地质背景发育土壤的山核桃分布面积进行统计,于2013年3-4月,采用GPS野外定位并采集临安山核桃主产区189个土壤样品,并分析其主要化... 为了解临安区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分布区不同地质背景下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特性,利用Arc GIS对不同地质背景发育土壤的山核桃分布面积进行统计,于2013年3-4月,采用GPS野外定位并采集临安山核桃主产区189个土壤样品,并分析其主要化学性质。结果表明:(1)临安区山核桃主要分布在的寒武系地层,以及与之上接的奥陶系部分地层,其次是侏罗系地层。(2)侏罗系发育的土壤酸化最为严重(p H值4.89),有效养分含量整体较低,其中有效磷(10.19 mg·kg^(-1))、有效钙(359 mg·kg^(-1))、有效镁(52 mg·kg^(-1))、有效铜(0.71 mg·kg^(-1))、有效锌(0.84 mg·kg^(-1))、有效铁(59 mg·kg^(-1))、有效锰(54 mg·kg^(-1))的含量最低;寒武系发育的土壤酸化程度最低(p H值5.57),有效养分含量整体高于其他两个地层,其中有效磷(19.35 mg·kg^(-1))、有效钙(1 313 mg·kg^(-1))、有效镁(137 mg·kg^(-1))、有效铜(2.41 mg·kg^(-1))、有效锌(1.24 mg·kg^(-1))的含量最高;奥陶系发育土壤养分含量水平居中,但有效铁(91 mg·kg^(-1))、有效锰(76 mg·kg^(-1))的含量超过其他两个地层。(3)随着土壤p H值提高,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等中微量元素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与中微量元素整体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地层发育的山核桃林地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特性,特别是中微量营养元素对土壤母质的继承性明显,不同地层发育的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也存在差异,各地需要因地制宜的开展土壤酸性改良和施肥结构调整,制定以地层为管理单位的分区施肥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土壤肥力 土壤地质背景 地层 临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斯特’北美冬青在我国的区域性引种试验 被引量:16
8
作者 查琳 袁紫倩 +2 位作者 董建华 余有祥 雷亦晨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82,共3页
将1年生‘奥斯特’北美冬青种苗分别种植在我国南北10个不同区域,2 a后对其生长适应性等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北美冬青具有很强的耐寒性和一定的耐热性,定植在不同区域其生长情况差异很大。在土壤p H超过7.4的地区,种植后北美冬青扦... 将1年生‘奥斯特’北美冬青种苗分别种植在我国南北10个不同区域,2 a后对其生长适应性等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北美冬青具有很强的耐寒性和一定的耐热性,定植在不同区域其生长情况差异很大。在土壤p H超过7.4的地区,种植后北美冬青扦插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经分析,土壤p H是北美冬青种苗成活的关键,年均气温、空气湿度和日照时间对其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冬青 区域试验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水平对盆栽‘奥斯特’北美冬青生长及座果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查琳 余有祥 +2 位作者 袁紫倩 董建华 赵伟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4,共4页
2014年选用2年生盆栽‘奥斯特’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Oosterwijk’),施用0、50、100、150、300 mg/kg五种不同浓度氮肥,分析其对盆栽苗生长及座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0-N(150),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座果枝长、叶长和叶宽、... 2014年选用2年生盆栽‘奥斯特’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Oosterwijk’),施用0、50、100、150、300 mg/kg五种不同浓度氮肥,分析其对盆栽苗生长及座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0-N(150),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座果枝长、叶长和叶宽、营养枝叶长和叶宽、座果枝叶数、果径、主杆粗、一级分枝数、单位长度座果数都随之增大,而营养枝长、营养枝叶数反而减小;当达到N(300)水平时,单位长度座果数、座果枝长、座果叶数反而较N(150)减少。综合考虑其生长和观赏价值,建议最适的施氮量为15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特’北美冬青 生长 座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胁迫对山核桃苗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立前 曾诗媛 +4 位作者 胡俊靖 袁紫倩 叶正钱 赵伟明 董建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2037-2040,2121,共5页
为探究山核桃幼苗矿质养分吸收对酸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2年生山核桃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pH处理盆栽砂培试验,测定了不同营养液pH(4.5、5.0、5.5、6.0和6.5)环境下山核桃幼苗各组织的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矿质养分在山核桃... 为探究山核桃幼苗矿质养分吸收对酸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2年生山核桃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pH处理盆栽砂培试验,测定了不同营养液pH(4.5、5.0、5.5、6.0和6.5)环境下山核桃幼苗各组织的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矿质养分在山核桃植株各组织内含量存在一定差异,N、P、K、Ca、Mg、Mn、Zn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分的叶片和茎中,在根系中的含量较少;而Fe、Cu则在根系中富集,地上部位组织含量较少。营养液pH值在弱酸性范围内(pH≥5.5),对山核桃苗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当营养液酸度进一步下降(pH<5.5)时,最新成熟叶N、P、K含量显著降低,Ca含量显著增加,而老叶N、P、K含量明显增加,Ca含量明显降低。最新成熟叶Fe含量随着pH的下降呈现倒“N”型变化规律,在营养液pH值为5.0时达到最大值,根部Cu含量随营养液pH值降低呈增加趋势。Mg、Mn、Zn及茎中矿质元素含量与营养液pH无明显相关性。可见,酸胁迫水平与山核桃苗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密切相关,且影响了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转运,营养液pH值降低到一定范围(pH<5.5)时,山核桃苗最新成熟叶N、P、K的吸收积累受到抑制,导致新叶生长发育不良,并且Fe、Mn、Cu等不可再利用元素在根系大量积累无法向新叶运输,为山核桃养分精准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酸胁迫 矿质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林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皓 董建华 +2 位作者 袁紫倩 胡俊靖 赵伟明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67-72,共6页
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杭州临安区正常生长和不良生长状况2种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林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生长不良山核桃林地与正常林地真菌优势类群相同,不同样地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担... 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杭州临安区正常生长和不良生长状况2种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林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生长不良山核桃林地与正常林地真菌优势类群相同,不同样地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均为优势类群,但相对丰度不同,正常林地土壤中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生长不良林地。在属的分类水平上,正常林地土壤中小画线壳属Monographella、镰刀霉属Fusarium和土赤壳属Ilyonectria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生长不良林地。生长不良林地土壤真菌多样性高于正常林地,Shannon-Wiener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与土壤pH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有机质、碱解氮和交换性酸显著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土壤真菌 群落结构 16S rD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与正常山核桃林土壤细菌多样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皓 董建华 +3 位作者 董建明 袁紫倩 胡俊靖 赵伟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47,共6页
2014年10月,在浙江省临安市选择4个退化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样地和2个正常山核桃林样地,采土样后用16Sr DNA测序技术分析两种林地土壤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6个样地土壤细菌共有36门75纲96目224科924属。在门的水平上,退化和正常... 2014年10月,在浙江省临安市选择4个退化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样地和2个正常山核桃林样地,采土样后用16Sr DNA测序技术分析两种林地土壤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6个样地土壤细菌共有36门75纲96目224科924属。在门的水平上,退化和正常林地细菌主要类群基本一致,主要类群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但不同林地中各类群相对丰度明显不同;在属的水平上,退化和正常林地差别很大。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6个样地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的排序各不相同,分析说明山核桃林退化程度与土壤细菌数量和多样性无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CE指数与交换性H+显著相关,其余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与细菌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退化 土壤细菌群落 16SrDNA测序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