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防火涂料主要组分用量对防火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袁用文 李爱民 张天仪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7-69,共3页
选用氨基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混合体系为基料,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为阻燃体系,钛白粉和硅石粉为颜填料,制备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并研究了基料、阻燃体系、颜填料用量对防火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合基料树脂占30%(质... 选用氨基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混合体系为基料,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为阻燃体系,钛白粉和硅石粉为颜填料,制备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并研究了基料、阻燃体系、颜填料用量对防火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合基料树脂占30%(质量分数,下同),其中m(氨基树脂):m(丙烯酸树脂)=3:1;阻燃体系占32%,其中m(聚磷酸铵):m(三聚氰胺):m(季戊四醇)=2:1:1;颜填料占10%时制得的防火涂料防火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涂料 钢结构 超薄型 防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量比对甲烷预混低旋流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柳伟杰 葛冰 +3 位作者 田寅申 袁用文 臧述升 翁史烈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9,共5页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燃烧的流场结构及当量比对甲烷低旋流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气流在喷嘴出口处扩张,形成有利于燃烧稳定的低速区;预混火焰“悬浮”于喷嘴上方,在剪切区的内侧...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燃烧的流场结构及当量比对甲烷低旋流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气流在喷嘴出口处扩张,形成有利于燃烧稳定的低速区;预混火焰“悬浮”于喷嘴上方,在剪切区的内侧,火焰呈 W 型;富燃时,随着当量比的增加,火焰的推举高度略有增加;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流场具有自相似性,无量纲轴向速度的径向分布几乎不受当量比的影响.同时,燃烧室出口的温度随着当量比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当量比为0.8~1.4时变化较为明显,当量比超过1.4后,增加趋势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旋流 预混燃烧 当量比 甲烷 排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燃气轮机先进低NO_x燃烧技术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葛冰 田寅申 +2 位作者 袁用文 柳伟杰 臧述升 《热力透平》 2013年第4期251-259,共9页
对重型燃气轮机领域中的低NO x燃烧技术进行介绍与说明,首先简要论述了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中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及抑制方法,其次,介绍了贫预混多喷嘴分级燃烧技术、富油/焠熄/贫油燃烧技术和贫预混低旋流燃烧技术等7种可用于重型燃气轮... 对重型燃气轮机领域中的低NO x燃烧技术进行介绍与说明,首先简要论述了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中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及抑制方法,其次,介绍了贫预混多喷嘴分级燃烧技术、富油/焠熄/贫油燃烧技术和贫预混低旋流燃烧技术等7种可用于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先进低NO x燃烧技术,并详细论述了这7种低NO x燃烧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应用进展,可为国内重型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室的设计与研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NOX燃烧 燃烧室 重型燃气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油/焠熄/贫油(RQL)燃烧室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吉雍彬 葛冰 +2 位作者 毛荣海 袁用文 臧述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5-1342,共8页
针对燃气轮机低排放燃烧室的研究,设计了以甲烷为燃料采用预混燃烧的富油/焠熄/贫油(RQL)模型燃烧室。通过对RQL模型燃烧室内轴向温度和组分浓度分布,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及排放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焠熄与主流空气流量之比,富油区当量比... 针对燃气轮机低排放燃烧室的研究,设计了以甲烷为燃料采用预混燃烧的富油/焠熄/贫油(RQL)模型燃烧室。通过对RQL模型燃烧室内轴向温度和组分浓度分布,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及排放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焠熄与主流空气流量之比,富油区当量比对燃烧性能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典型RQL燃烧方式下富油区火焰颜色较暗,贫油区火焰为淡蓝色,燃烧室内轴线方向温度呈M型分布,NO_x主要在焠熄区生成。CO,UHC和O_2浓度在经历焠熄区时发生突变;出口NO_x和CO排放都较低。保持头部当量比不变,随着焠熄与主流空气流量比的增加,燃烧室出口平均温度下降,NO_x排放下降,CO排放上升。保持焠熄与主流空气流量比不变,富油区当量比小于1.4时,不能再实现RQL燃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焠熄 低排放 富油燃烧 贫油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旋流燃油燃烧器火焰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腾辉 葛冰 +2 位作者 袁用文 田寅申 臧述升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0-285,共6页
利用OH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了双旋流燃油燃烧器扩散火焰特征,考察了不同当量比下火焰内部的OH摩尔浓度分布.应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同当量比下,双旋流燃烧器柴油扩散火焰的结构... 利用OH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了双旋流燃油燃烧器扩散火焰特征,考察了不同当量比下火焰内部的OH摩尔浓度分布.应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同当量比下,双旋流燃烧器柴油扩散火焰的结构特点与流场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双旋流燃烧器中,火焰出现在内外旋流器两股射流间的低速区域内;在燃料量不变、进气量加大的情况下,当量比低于0.38时,由于径向速度沿径向持续增大,导致火焰锋面被剪成前后两段;随着当量比的增大,火焰张角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燃烧区域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流 火焰锋面 燃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